看大佬回答,說只狼之所以能火,是因為趕上直播時代,觀眾喜歡看受苦,但是仁王的受苦程度比只狼更高,觀眾不是應該更愛看嗎?為什麼反而沒有隻狼的熱度高呢?

這兩天仁王2發售,我看很多知名主播都開始播仁王2,也是全程受苦,但是沒有去年只狼那麼火爆啊。


說實在的,我要是主播我也不會想繼續直播《仁王2》,我自己都玩著累,觀眾看著只會更累。

只狼半小時能打過好幾個地方,但是仁王2可能只是剛剛打過一座橋,懂吧?你是觀眾你願意重複看一個非常無聊的過橋活動嗎?

不是菜不菜的問題,哪怕我已經謹慎到「遇門先扔雷,見草先鎖定」了,還是會被各種各樣的「巨坑」瞬間送回神社,過圖時間長到想讓觀眾打瞌睡,你覺得觀眾會想看這個?


真要客觀評價這兩款遊戲,仁王2屬於那種看起來像是黑魂,實際上是動作版的暗黑破壞神;只狼就不必贅述了,正統魂like,還是簡化版那種。

這兩遊戲本質上就不一樣,你覺得玩家更傾向於哪種呢?

仁王2最大的問題是這遊戲實際內容不多,但是戰鬥和養成系統臃腫得不像話,直接導致這鳥遊戲學習成本和上手難度太高,如果不是親自上手玩,單看直播你根本看不懂這遊戲戰鬥機制是什麼。

簡單舉幾個例子:

  • 大太刀適合用哪個攻擊段位?
  • 下段長槍優點和缺點分別是啥?
  • 哪個魂核的妖怪技最全能,而且消耗最低?

有沒有感受到惡意了?這三個問題或許玩過的玩家會吵起來,但是路人無論如何也是看不懂的,所以這就相當於是把純路人攔在門口了。

更何況仁王2本質就是個RPG刷刷刷遊戲,無時無刻不在給玩家設卡,一個地圖等級建議是多少,玩家必須到了那個等級,遊戲才是正常難度,否則怪打你有加成不說,還花式免傷,你覺得這是一個動作遊戲應該有的樣子?

最坑爹的一點,仁王2容錯率為0,對,你沒看錯,就是0。如果不是等級和裝備碾壓的話,只要一失誤就得從頭來,對玩家的耐心和容忍度簡直就是一種無情的消耗。

遊戲自己都把玩家得罪了,誰還願意去為你宣傳,你要不信你問一下仁王2的玩家,願意玩多周目的有多少?

仁王2的數值策劃組和地圖策劃組全都應該被叉出去弔死,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PS:答案分別是:

  • 大太刀上段過圖,中段PVP,下段打boss
  • 下段長槍靈活度極高,就是輸出乏力
  • 姑獲鳥,妖力消耗少而且是多段傷害,還能逼退怪物強行拉開距離

當然最後說一句,火車的……是真的大


因為只狼真的是一個出圈的遊戲,仁王2不是。

只狼保留了魂系列核心玩法的同時極大程度上簡化了其他系統,上手更加簡單易懂。無論是魂系列還是血源,依舊存在複雜的數值系統和武器系統,以及有爭議的捷徑開關(關於這個,有些玩家很喜歡這種地圖設計精妙的感覺,有些玩家則恨之入骨)

只狼直接捨棄了數值系統:可以提升的只有攻擊力,血條,傷葯葫蘆數量,玩家不用考慮走什麼流派。甚至取消了精力系統,玩家不用再糾結精力不夠無法暢快連招的問題

只狼把豐富的武器系統融進了義肢:玩家不用糾結怎麼花資源強化武器,義肢對新手玩家只是輔助,boss大部分還是只能一刀刀鐵打過去

只狼加入了新的技能系統:但是主動技能欄只能放一個技能,避免了玩家的選擇困難症

精簡系統的好處就是,這個遊戲真的很好上手,哪怕是雲玩家也能看的津津有味,因為這遊戲的戰鬥核心就是拼刀打鐵,節奏感強戰鬥爽快程度高,不需要多複雜的操作。

反觀仁王2則是一直在做加法。仁王1的數值系統已經在魂系列的基礎上複雜了很多了,除了各種武器對應數值補正以外,還有各種武器裝備的詞條和專屬套裝詞條,再加上每種武器對應的複雜武技系統(很多武技還是衝突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取捨),1代的複雜程度就已經遠超魂系列了。別說是新手玩家,哪怕是一個已經通關一周目的玩家,看到主播拿不一樣的武器玩都會感到一臉懵逼

2代則是在一代的基礎上繼續做加法,而且加入的妖反和妖核系統直接成了核心玩法,讓1代的高周目玩家都看的一臉懵逼。

高複雜度直接影響就是提高了入門門檻,而且仁王系列開荒前期真的不那麼舒服,沒武技精力少,初期基本上是當黑魂玩的,中後期屬性高了點起武技了才開始體驗到仁王的內核(1代飛緣魔和海坊主勸退很多人)

我覺得只狼有點把動作遊戲返璞歸真的味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節奏把控和boss設計上,突出玩家和敵人有來有回互有攻防的緊張刺激感,再加上創新的架勢條處決系統,讓大多數玩家眼前一亮,大呼卧槽動作類遊戲還能這麼玩的。

相比之下仁王2複雜的系統就容易造成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非常喜歡,討厭的人瘋狂diss。再加上暗榮一貫的地圖設計和怪物配置,仁王2雖然質量過硬但終究無法出圈

兩年前還有一個出圈的遊戲,怪物獵人世界,也是保留了核心玩法的基礎上簡化了系統(取消了喝葯的原地勁霸男裝硬直,簡化了採集養殖系統),出圈成功成為現象級大作(真有你的啊,冷飯天王卡普空,mh系列一個勁地橫跳)


只狼:我來到葦名城,這裡有熱情好客的葦名眾,還有會自爆的寄鷹眾,我在角落裡找到了一個孤影眾,嗯,看來內府的探子已經潛入了。

仁王:我來到佐和城,這裡有敷次郎、妖鬼、輪子、天狗、獨眼鬼、生剝鬼、一反木綿。

我又來到安土城,這裡有敷次郎、妖鬼、輪子、天狗、獨眼鬼、生剝鬼、一反木綿。

我又來到大阪城,這裡有敷次郎、妖鬼、輪子、天狗、獨眼鬼、生剝鬼、一反木綿。

……

(生剝鬼是dlc的,有點忘了~)


這段時間趁著steam夏促入了仁王1,剛通關一周目開啟強者之道(二周目),而只狼我打了三周目(修羅、斷絕不死、龍之返鄉,還剩一個沒做,不過也沒啥流程上的區別),成就還差點沒全。

因此,我僅就兩款遊戲的一周目體驗來說下吧。

難度

假設是個沒接觸過任何魂類遊戲的新玩家,啥也不知道的情況下開始玩這兩遊戲的一周目,那麼毫無疑問仁王會更難,更容易被勸退。不過仁王的這種難我覺得沒啥技術含量,跟玩家本身的操作關係不大。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技術操作流只是讓你打得更快更華麗,而這遊戲不會針對你手殘就卡關,你只要保持好心態認真玩,再手殘也能過的,相信我。

更具體地說就是,仁王的關卡設計完全是為了難而難、為噁心而噁心,加上仁王賊長的流程,能把你折騰得夠嗆,把你心態打崩!裡面的陰人怪、地形殺和繞暈人的捷徑岔路數不勝數,有些地方的設計都不是說給你增加難度,而是擺明了就要送你回上個存檔點,比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坊主那個圖(玩過的都知道這圖有多噁心),我就說一個點,boss門左篝火那後面有個梯子當你下去的時候,如果搖桿多推一下(真的就一下,我專門試過),那麼你百分百必落水,而仁王主角又是遇水即溶的旱鴨子,所以你懂的。再有伊吹山那個圖的弔橋有兩個如果不走近看極難發現的缺口(摔死你),然後製作組還特意放了只烏鴉天狗移你的注意力,其用意真的是太陰險惡毒了。佐和山地下室的走道有塊踩下去就必摔死的木板。我流程後半段推圖基本都是按著防禦鍵走路,身上必帶感應敵人的配件(一開始還覺得這詞條是廢物,慢慢你就會發現對於一周目開荒有多好用了,簡直是推圖神器!),血量一定得滿(木靈加護點藥師),優選加體力的詞條,以免突然被大石頭滾死、被轉角懸崖摔死、被天上掉下來的蜘蛛咬死等等,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再說仁王地圖的岔路和捷徑,絕對是路痴的噩夢。例如大宰府的地下墓地、伊賀忍者城裡的暗門室,我想大部分人都肯定跟我一樣繞暈了。佐和山這個圖,我是真的繞了快兩小時,都沒找到蛇口,無奈去看了攻略視頻,跟著走才走通的。

所以仁王當你第二次再打同一關卡的時候(我一般會帶個感應木靈的裝備重搜一次圖),難度會大大降低,因為坑你都踩過了,大概的路線你知道了,亂繞也有個大方向。有個up主說什麼左路掃圖、右路通關原則,根本不好使,三岔口、四岔口怎麼說?

反觀只狼,難的地方都難在點子上,一是規劃暗殺路線清雜兵,二是打BOSS,沒了。只狼基本沒有什麼陰人怪(就算有你都能馬上跑掉重來)、沒有地形殺(起碼摔不死人)、地圖不繞、流程也短,特別是可以傳送,真的不要太舒服!

只狼的玩家基本只需要專心攻略BOSS就行,雜兵基本沒啥威脅,反正你要跑沒人攔得住,就算死了,影響真的不大。加上關卡場景設計的匠心獨運,只狼整體的遊戲節奏就是愉快地清雜兵跑圖,痛苦又刺激地練BOSS。

仁王呢,BOSS反而不難,難的是如何見到BOSS。反正在我打完中國篇有了遲鈍符後,沒有一個BOSS打超過三次,妖怪BOSS配合混沌流打法基本都是無腦砍一次過,而只狼我一周目就算配合逃課打法也不可能這麼輕鬆過BOSS的,但仁王真的就是這麼誇張,妖怪BOSS打混沌、人類BOSS封氣符配合劍氣打處決,反正比只狼要無腦得多。石田三成、織田信長我真的是初見過,八岐大蛇翻了一次車,後面懟神曲、磕靈石也莽過去了。最後的女王之眼,嘿嘿,我一瓶葯都沒吃、99也沒開,混沌流一波就把他砍到死了,它連眼球都放不出來。反而是立花宗茂,當時沒遲鈍符沒封氣符,我跟他還練了個十幾次(這狗比氣絕了還能到處亂滾我是真服),還有雜賀孫一也是練了十來次(唯一感覺遲鈍符不好用的一個boss),他倆給我的感覺就是閹割版的弦一郎和閹割版的劍聖一心,應該是我最費勁的兩個boss了,對了,一周目初見的話怨靈鬼和飛緣魔也挺噁心的,加強版的赤目和閹割版的蝶夫人,海坊主說實話我也打了好久才過(不知道噴火硬砍過的),還有一個羿慶,當時被倆鬼頭弄翻車了好幾次,後面知道了用劍氣清鬼頭,跟打房人一樣的無腦居合就過了。所以仁王里就這麼幾個boss讓我頭疼過。其他真的是EZ case。仁王一周目如果你被boss卡了,只會是三個原因:1你沒用陰陽術符(遲鈍氪金封氣),2你不學替身術,3你不開99。

一周目你也不用糾結能力點,主用什麼武器主加它的點就行,其他看裝備和修行要求點,而且可以洗,不用擔心點歪。

仁王BOSS雖然簡單,但裡面雜兵就真的不好對付了,我只能說很猛,比只狼的雜兵要兇悍的多。兩三刀說不定就能帶你走,這真不誇張,同樣的雜兵,換個地圖,攻擊力也跟著大幅提升,而且一周目什麼裝備等級壓制基本不存在,反倒是你不及時更新裝備的話會被雜兵教育得很慘。雖然仁王也可以背刺處決,但機會很少,大部分都得剛。所以我推薦新手朋友一周目開荒仁王時,帶足彈藥箭矢打爆頭秒怪,能減輕不少壓力。

仁王一周目里的雜兵戰,就有點類似於車打卒,雖然你是車,但一個不小心還是會被卒拱死。特別是那些長槍兵斧子兵,冷不丁就來個連招颳得你嗷嗷叫。那些妖鬼更是雞賊得一批,各種假動作試探步騙你失誤,再碰到個什麼雙刀鎖鏈妖鬼都能跟你玩Crossover跳街舞了,某些雜怪敷次郎長舌鬼之類的還會使投技!總之,只要你一個疏忽大意被它們逮到,就咬你大半管血,弄不死你也瘋狂耗你葯,這些雜兵又是一波接一波等著你,所謂常在河邊走難免會失足,總有會讓你罵爹的一天。

總結就是,仁王雜兵難,推圖苦,boss易。只狼雜兵易,推圖樂,boss難。

估計很多人可能要噴我遲鈍符逃課是彩筆了,可問題是既然遊戲里給我提供了這方法,我為啥不能用?為啥我用了就是彩筆?你這麼牛逼,你有本事只狼打無首七面別擦紙啊,有本事你仁王打信長夫婦也別用符啊?你這麼喜歡秀操作,求你去打電競打排位跟人pvp去好嗎,擱這單機PVE找什麼優越呢?你看仁王線上PVP基本找不到人打,就可見一斑。很多人就是PVE練得飛起,PVP又慫得一批。我只狼二周目開始也是各種爽上、擦紙、捏糖啊,葦名一心說的很明白了,要的是勝利,手段不重要。你追求的是見招插招靠手指取勝,我追求的是簡單粗暴高效輸出,僅此而已。

我只狼一周目就是不逃課硬剛打過的,結合我仁王的boss體驗來說,只要你只狼能剛過,那麼仁王你也能,就單個boss的難度而言,仁王並沒有比只狼強,大部分都很簡單。也因此,才搞了幾個雙boss的關卡,兩個打你一個,強行堆boss上難度。問題只狼要是給你搞個義父+劍聖,你確定能玩?

可玩性

這方面無疑是仁王要更好。豐富的武器、裝備、鍛造等RPG系統,以及操作性十足、技能豐富、邏輯嚴密的戰鬥系統,讓仁王的可玩性都比只狼要高很多。

而且仁王不得不誇的一點就是,戰鬥的碰撞系統做的很精確,模型沒打到就是miss,打到頭就破角,打到弱點就爆輸出,打背有傷害加成,總之就是十分硬核!

不過只狼也不算差,雖然沒有仁王這麼優秀,裝備只有忍具系統、武器沒得選,技能只有武技、忍殺技兩種,戰鬥系統也僅僅打鐵、跳踩、識破三板斧,但配合鉤鎖、潛行暗殺,實際體驗也是樂趣滿滿,操作感也很足。只不過跟仁王一比,還是相形見拙。

劇情

就整體的劇情體驗和遊戲氛圍來說,只狼比仁王好。

仁王如果你對日本的戰國歷史沒啥興趣的話,其劇情完全可以忽略,你只需要進關卡殺殺殺、刷刷刷就行。特別是仁王使用了地圖選關制,關卡與關卡之間就靠一張大地圖連接,有點類似憤怒的小鳥。很多人物劇情,也只是PPT式的剪影畫配台詞,代入感極差。

而且仁王的洗白味真太重了,德川家康賣人都賣得那麼大義凜然,明智光秀這二五仔更是白得不要不要的,小早川秀秋雖然確實二五仔不白可那段「好無聊,就讓我在這亂世里盡情搗亂吧」的內心獨白也真夠噁心的。你要這樣其實也沒問題,畢竟主角是德川家康這邊的人,白一點有利於玩家正向代入。可尼瑪敵對陣營的那些人,立花宗茂「雖然我被綠了但我和老婆很恩愛」、刑部「為了義」、島左近「為了義」、石田三成「為了義」、黑哥「為了義」、雜賀孫一「我沒義,但你就是殺不了我,嘻嘻」,這體驗感真的是讓人一言難盡、渾身不舒服。特別是對石田三成介錯行刑時,號稱誓死效忠的島左近居然現身靜靜觀看??!!我真不知道製作組為啥要搞這一幕?既然要殺石田,當初被主角打敗後又為何要救他?就為了讓他被示眾介錯?既然島左近瘋狂立flag誓死效忠石田,為何讓他苟且偷生後,還能冷漠地出現在石田的介錯現場觀看?兩個人的形象全毀了。

最最最讓人惱火的是織田信長,我特么都快把他打爬了,結果一頓不講理的劇情殺,我反被打倒在地,變成織田信長繞我一命?裝完逼拍拍屁股即是走人?這真的是shit,我嚴重懷疑製作組是織田信長的舔狗粉。

而且別看仁王的流程又臭又長,其主線劇情的內容十分線性單薄,阿勝老婆的戲份簡直少得可憐。

只狼的劇情就做得很好了,雖然流程短,但代入感、故事性、人物刻畫都做得很出色,過場動畫恰到好處,對生與死主題的探討也十分動人,唯一可能有點不好的就是人物對話節奏緩慢,不過這也是魂系列一貫深沉的說話風格,當你代入其中就會十分享受。

兩者劇情體驗下來,仁王就是一部注水的電視劇,而只狼則是製作精良的電影。

畫面場景

仁王的畫面和場景會讓你清楚地意識到,你就是在玩遊戲,就是在闖關打怪。每次落水死亡、膝蓋高就走不過去的坎、和只能老老實實打開的小木門,都讓你十分齣戲。整體的畫風也是偏小巧玲瓏,基本上沒啥大場面。也就最後的魔王耀變算是有點視覺衝擊力,其他都平平無奇。

而只狼的畫面感染力、代入感就很強了,細節做得也很到位。特別是當你站在天守閣樓的房檐上,俯瞰城下之時,真的是凄美又壯麗。當你在仙峰山的楓樹林穿梭、在菩薩谷飛盪、在水下潛游時,都能讓你身臨其境感受其中,再加上只狼地圖可見即可達的無縫連接設計,能讓你很好的沉浸在遊戲的世界觀當中。很多暗示做得十分巧妙,例如葦名郊外山崖上掛著的巨大蛇皮、三年前的盜賊小哥、被人鞭炮搞死的馬兒、天守閣里引雷的掛畫以及不在乎手段只追求勝利的葦名流劍術,等等,都在暗示著你將來會遭遇到什麼樣的情景。最畫龍點睛的當屬葦名眾旗幟上的那句話「無生之恥,有死之榮」,把遊戲的核心主題一語道盡。

總結

就難度、遊戲性上來說,仁王更甚。

就畫面、場景、劇情上來說,只狼更甚。

整體體驗上,我個人覺得只狼更好,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榮獲TGA年度最佳遊戲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因此仁王輸得並不怨,仁王同樣是一款出色的遊戲,耐何它比較的對象是只狼。


最近把仁王2也白了,至此仁王全系列和宮崎的魂系列全部白金。來發表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我這個仁王2是22號晚上拿到的(中間得上網課不能一直推),不得不說這一作雖然的確比起前作沒多大區別。但是全新的戰國劇情,強勢的妖技,(超級)好看的捏臉。讓我很舒服的打了兩個周目(真的很舒服),這種arpg真的很對我胃口。然後我就把它出了。

這是因為上一次預購的仁王1最後沒出,最後跌價太嚴重了讓我有些失落。除此之外都很香,雖然我們一直罵仁王狗屎地圖狗屎設計,但吃起來是真的香。這一次同樣如此,也是心裡很糾結,但最後還是買了(我看仁王2視頻,已經是發售十天後了,看打完馬頭鬼就沒敢看直接買來玩了。)這次出仁王2也是為了日後有閑錢買仁王2完全版。

我的想法是呢:不管是魂系列的老玩家還是仁王甚至以前忍龍的老玩家因為對一個遊戲有什麼成見而去不客觀地踩一捧一。

我們總是說仁王地圖設計不行(點名批評海鳴又起和這次妖怪一夜城裡的水坑),但其實轉念一想,恰恰是製作者「想」得太好了。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這次仁王2第二個勾玉支線。橋上的姑獲鳥,鑰匙門外躲著的鐵鼠,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到的第二神社,還有最後鐵打的巨僧和旁邊的兩個鐵炮骷髏(和消滅了其中一個會出現的烏鴉天狗),讓當時練度不夠的我腦殼疼了不少時間。再想想其他地圖上樹上躲著的,水裡藏著的,橋上站著的,不得不感嘆製作組陰人的水準也是一套一套的,難為我這種星際玩家了。這個我必須平反一下,仁王1的時候這種情況比較明顯,但2有了明顯改觀,一個原因是我們隨時可以藍墳招人(咳咳,少用),還有一個原因其實是新加入的妖技提高了我們的下限,讓我們有充分的實力以一敵多(製作組到現在還沒有削夜刀神,恐怕也是有這樣的考慮)。不管怎麼說,在這一個領域,地圖設計這方面,還真比不太過魂系列,不管是地圖的藝術設計(只狼儘管低模,但每個場景都很有藝術氣息,仁王明顯感覺地圖不如只狼精細【不是指貼圖】)還是陰人的安排(不是陰的不好,還是陰的太多。)

還有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一點是之前第一段說過:仁王2很像是仁王1的一個大型dlc,也不能說這一點不好,畢竟無功無過的中庸之道也無可厚非,可心裡總覺得有些莫名失落。

說完缺陷,說一下優點:這次仁王2武器和防具之間的平衡做的還是不錯的。提到這裡,我想說其實仁王不管是rpg要素還是act要素都要遠遠超過黑魂。黑魂擅長的並不是像動作天尊一樣的華麗絢爛的武技和光榮濃厚憂鬱的歷史傳統(和捏臉),而是在動作方面做減法,給玩家講一個沒有敘述者的故事。

仁王是一個有一條明確主線貫通的遊戲,劇情方面魂系列與仁王是不能夠進行比較的(是經過一個人主觀判斷,而並非是可以客觀進行變數計算的),仁王劇情一向公道,都是在歷史基礎上改編,讓我印象很深的是這次訪談中製作人說:因為如果要做源平合戰的話很多武器不能放過去所以就沒做。我們一直戲稱光榮魔改歷史,但仁王里(雖然這些武將打的時候一個個和從無雙里出來似的,比如信長耍刀和戰國無雙一個味兒,雖然是一家公司但是味兒太沖了笑)一切都是以歷史走向為線索走的,再結合日本古代的妖魔鬼怪,有這味兒的恐怕除了光榮還真沒其他公司做的能有仁王這麼好。

僅僅只是個人看法,但我希望大家善待仁王。也請多多善待像嗜血代碼這一類的類魂遊戲。我們給予一個遊戲最大的尊重,不是把他罵的狗血臨頭,一邊把只狼捧上至高神壇,也不是像某些仁王粉絲群體一樣(最近看太多了,對於仁王優點使勁特化,別人指出一點點我都覺得很合理的設計失誤也要跟人家對線,天天說別人魂小將,但自己也馬上要變成仁小將了)。

(最後:麻吉麻……啊不,前田大哥您怎麼來仁王2片場客串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