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日线

作者:尼可/矽谷,Bonjour! 

“Don’t be shy or humble about your strengths and achievements.  Remember you are in a very verbal culture.”(不要对自己的优势和成就感到害羞或谦逊。记住你在美国,这是一个标榜「口头文化」的国家。)

今年是我从美国研究所毕业的第 12 年,过去曾在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网路新创公司、台商、日商和德国公司待过。最近我开始全面远距工作的新起点,脑中却不断浮现美国第一份实习工作时,主管 W 对我说的这句话。

毕业求职,体验美国「口头文化」挂帅的冲击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 Austin)广告研究所毕业后,我每天投出至少 20 封履历、积极透过朋友介绍工作,并勤练面试技巧。但往往在第二关电话面试或实体面试(Onsite Interview)迅速被淘汰,找了 3 个多月竟没拿到任何一个 offer,信心全失。

我于是向本文开头提到的主管寻求咨询,W 透过关系介绍了一间位于美西的公关公司给我,人资部马上来信安排电话面试。W 当时特别提醒我要「收起亚洲的谦虚文化」:如果过去的实习工作为自己打 80 分,面谈时则要说成100分,且姿态要不卑不亢、眼都不眨一下。W 在美国职场打滚了 10 余年,深谙个中之道,笑说这样才能符合一般美国人说话的标准。另外,若能将过去的小成就描述成一个如何克服困难、最后成功的精彩曲折案例,挺进下一关的机率将大为提高。

和一般亚洲学生相比,我已经算是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了,从小在演讲、辩论比赛屡获名次;但我曾在研究所模拟面试时,亲眼见识过老美如何舌灿莲花地,将高中时代一个微不足道的科学竞赛,描述成有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那样突出的惊人案例后,不得不说,我完全被美国人的口才震摄了!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言谈之间还有高低起伏的故事和重点,表情和手势更是到位。

对照之下,我研究所 GPA 虽接近 3.9、排在全系前 10%,找工作时却仿佛毫无用武之地──我观察当中差异不只是英文口语能力的高低,而是心态上的差异。我们亚洲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多是「少说多做、沉默是金」;但在美国社会,大部分情况之下,「会说」比「会做」更为重要,君子慎言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是否能言善道,直接影响美国职场的升迁速度

美国人际关系大师卡内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 15% 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技巧,另外 85% 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这句话用于美国职场,简直有如圭臬。

时序转到我研一暑假那一年,我有幸进入奥斯汀一间美国大型公关公司(PR Agency)实习,当时招聘我的主管就是 W,他是位新加坡裔美籍人士,拥有美国名校的行销传播硕士学历,头脑如电脑般灵光、对于数据熟稔于心,能在短时间提出有效的公关传播策略,是公司数据解读分析的第一把交椅,不到两年即擢升为数位媒体部门的资深 AE (Senior Account Executive)。

美国广告圈的职等划分和台湾不太一样,AE 等同于业务专案经理,新人一般必须从 Account Coordinator 做起,有的人 4 年还不见得能爬到 AE 的位置──我担任实习生的夏天,正是 W 入职的第 5 年。他虽然有优异的资料分析能力,但输在个性内敛、不太擅长说话,我亲眼目睹他如何因「不够能言善道」,在职涯上面临卡关的困境:

我进去实习的第二个月,公司宣布升另一位资浅的 AE 为数位媒体部门总监(Director),这位新总监是个金发的美国年轻女生,毕业于 UT Austin 策略传播大学部,除了具备美国人能言善道的特质之外,还勇于向客户要资源,更有「把一说成十」的技能。我曾在会议中,见识她如何将一份对客户不甚讨喜的数据,解读为进军新产品线的机会,和趁机投放更多数位媒体公关预算的筹码。这位「会说话」的小姐,只花不到 3 年半的时间就拿下我主管梦寐以求的总监位置,拔升速度之快,成为公司内部的大新闻。

反观 W,在一场对潜在客户年度简报(pitch)的重要会议中,因照实传递网路口碑质化、量化数据的背后缘由,而错失让客户签约买单的大好机会──顿时,我老板被「雪藏」了,在大客户面前的能见度变低,公司主要决策也渐渐没他的份。

我毕业时得知 W 后来决定离开美国、回新加坡工作,我猜到他多少是因在公司无法继续晋升,黯然决定回亚洲发展。

美国扎根于校园教育的说话力

究竟美国人能言善道的「标准人设」,是打哪来的呢?

我想这份肯说敢言、口才好的特质是源于从小的教育:在台湾,我们自小被教导要「顺从听话」,还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我是老师的头痛名单,每天家长的联络簿上写的是「上课太爱发言」,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从小被「警告」话不要太多,久之丧失了敢于表达想法的动机了。 

反观美国教育,从幼稚园就培养孩子自在表达与回答问题的能力,只要上课发言,老师一定投以「戏剧式的赞美」,学生还常能获得小奖章等礼物,久之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学校里也经常有 「Show and Tell」的活动,通常由老师订定主题,比如说第一周展示的对象是自己:Who am I?(我是谁),等于让小朋友自我介绍。接下来展示宠物、书、手工作品、旅游纪念品等等──学生可以带真的狗、乌龟甚至毛毛虫到学校对全班解说,再让同学自由发问讨论。

透过这种互动性高的上课形式,孩子也在无形间培养了说故事和运用词汇、5W1H (What, Where, When, Who, Why and How)等表达技巧。

基本上这种「互问互答」的教学形式,贯彻了美式教育的精髓:我在德州大学广告系的第一堂课叫创意策略,上课有如一场互动式座谈会,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完全不需点同学发言,台下就此起彼落的有人抢著回答。可以想见美国人自小就被锻炼需具备说话力,其重要性在大学或研究所入学评估的比重,甚至比考试成绩还重要,日后自然被落实到美国的生活和职场。

欣赏美国人的滔滔不绝,是一种文化包容力

当时在研究所为获得好成绩,我强迫自己每堂课必定要发言一次。后来在美国找工作

入了职场后,我开始思考为何求学阶段没有的文化冲击,突然排山倒海迎面而来?

我想原因在于职场是一个更为现实的世界,会不会说话直接影响在公司的地位。回顾我在美国第一份正职工作,虽然因自己不会对客户提案(present)而吃过亏,但我具备美国人不见得有的仔细和认真,且正是因为知道无法走能言善道路线,特别加强观察最新的数位行销趋势操作策略,并投入 Google Analytics 证照的考取。当中粹炼的实力,让我日后有机会为公司转型的具体执行方案献技,而获得办工作签证的机会。

当初的文化冲击,给了我从另一面相著手努力的动机,同时不断「打掉重练」,提醒自己说话时尽量大方无畏,丢掉原本的包袱。后来有机会在规模不等的跨国公司历练,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共事之后,对于美国人讲话「膨风」这件事,也渐渐觉得稀松平常。

毕竟每个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独特的沟通说话模式,没有绝对的标准。例如多数印度人讲话,明明嘴上说的是 Yes,却不断左右摆动头部;墨西哥人或日本人有时则说话比较拢统(或过度客气),需要进一步确认对谈的要点,避免造成认知的落差。

如今的我,每当老美在我眼前展现口若悬河的完美演说时,我会 sit back and relax,好整以暇地看他们「表演」、学习当中的说话技巧,同时为当中的内容打一点折扣,然后在心中为他们默默叫好。

※本文由换日线网站授权刊载,原标题为《 15% 靠实力、85% 靠口才:从我的职场经历,解读美国人的「口头文化」》,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更多换日线文章
「为什么明明有 90 分的实力,却只说得出 70 分的话?」──嘴砲的美国人与沉默的台湾人
总是「不好意思」说话?小心被美国同事边缘化──「直接的话委婉说」,美国商务社交技巧

作者简介:

尼可,本名黄乃珈,白天为矽谷科技人,晚上做文化观察。嗜吃嗜喝与嗜写,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广告硕士,当过 DJ、广告人跟产品经理,现定居旧金山湾区。肆意在旧金山/矽谷这座异常丰富的城市,穿梭猎奇,擅长用人文的角度探索城市现象与饮食背后的故事。认为米其林食肆、街头小食、咖啡红酒与农夫市集等种种饮食风景,都赋予了味蕾和灵魂的座标,著有《旧金山人的口袋地图》。

______________

【Yahoo论坛】系网友、专家的意见交流平台,文章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Yahoo奇摩立场 >>> 投稿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