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看不下去,玩遊戲玩不下去,什麼都想做但又非常浮躁,做了兩下就沒了興趣,感覺什麼都沒有意義


虛無就對了,世界本來就虛無,看似萬物生長,生機勃勃,可是歸根結底,還是虛無,起碼我認為虛無,

我的建議是

不考慮意義

只服從於感官,

如果感官也讓你覺得沒有意思,

那就什麼都別做,

乾坐著,感受虛無,思考虛無,然後繼續虛無,懲服於虛無,

懲服於很多東西,感受萬物互相牽制,虛無又有力地牽制,是我目前的認知裏,這個世界最真實的真相。


人不一定都會去尋找人生的意義,但內心都需要秩序。

有些秩序就是社會給與的,比如約定成俗的生活形式。

當你對這種形式有質疑,必然會讓內心的秩序動搖,有浮躁情緒,感覺一切虛無。

這是拋開羣體依靠,獨自去面對人生與世界問題的開始

希望你能找對出路

推薦讀書,科普(從宇宙大爆炸到量子力學)?圓覺經、心經,療效不錯


這不是你個人的原因,也不是你一個個體的現象。

最近我也存在這樣的困擾,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跟你探討一下。

1.原因

現在娛樂信息太專業太嘈雜了,每一條抖音快手短視頻、每一條八卦新聞微博熱搜,都爽點密集,不斷挑逗著我們的神經。

一是密集的興奮點讓我們欲罷不能,讓我們一條一條地刷下去,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轉眼回頭時間空耗,腦袋空空,十分空虛。

二是精密編排,精準推送的娛樂信息,導致我們的閾值不斷提高,讓我們難以忍受長時間不能提供反饋,不能分泌多巴胺的活動。

2.方法探討

我們現在要對抗的是自己的天性,也是無數立志將奶頭樂的娛樂文化送到我們嘴邊的精英團隊,他們那裡有我們海量的數據。

他們有我們的年齡、身高、體重、生日、手機號碼,也有我們在知乎關注的話題、淘寶的瀏覽記錄、追更的電視劇等等。

他們甚至比我們更瞭解自己,更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更精準的將奶嘴放到我們嘴邊,用我們的時間換取他們的瀏覽量。而且他們的水平還在飛速進化著。

雖然很難我還是想努力改變現狀。

1.放下手機。離開它,它沒有那麼不可或缺,你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忙。給自己一段完整的離開手機的時間,至少半小時以上。離開抖音那些嘈雜的BGM,我發現腦袋清醒了很多。

2.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我現在每天練字半個小時,不能每天看到自己的進步,但是我知道我在路上。前進的路上需要一些肯定,那些寫滿的紙頁就是其中一部分。

3.冥想。冥想十五分鐘,現在真的太需要大腦清空了。冥想極大地緩解了我焦躁的情緒。

4.跑步以及早睡早起。我現在沒有做到,我相信是有效果的,這也是我的努力改善的目標。

加油。


是你的心靈在給你發出信號,告訴你:不要再去追尋那些註定會失去的外在的東西了,你應該去尋找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存在。

補充:你知道佛陀是怎麼走上覺醒之路的嗎?當他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不完美,人會老會病會死會有痛苦,即使有快樂也轉瞬即逝,他決定去尋找一場永遠不會散的宴席。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終於證悟了宇宙的真理,去到解脫的彼岸,不會再有痛苦,也不再有老病死,一切都自在而幸福。出離是覺醒的開始。


那是因為你太久沒有進步了,每天原地踏步,待在舒適圈,很容易就會感覺幹什麼都沒勁。

你可以試試為他人、為集體做出點貢獻,幫家人分擔家務也好,為團隊做點事也好,總之就是付出點什麼。別人隨口的一聲謝謝都能讓你感到愉悅。即使沒有人說什麼,你自己默默的付出,你也能感覺到自己的意義。

你可以嘗試做出些改變。學點新技能,嘗試些新愛好,做一些你平時不可能做的事。既然看不進書,那就去社交。覺得手機無聊,就出去走走。儘力讓自己每天積極向上一點點,你是能改善現在的狀況的。

每個人都會經歷迷茫期,我也試過。那是一個長假,我的學習態度日漸惡化,什麼都不想做,感覺很痛苦。後來我著自己去做擱置已久的任務,慢慢的那種不安的感覺沒有了。後來上學投入學習中,纔算真正度過這段糾結的時期。所以你必須得做些什麼,必須逼著自己去做什麼。

其實那種虛無感,或者說是頹廢感。是因為你長期渾渾噩噩,你的內心討厭這樣的你,就在不斷的鞭打你,就產生了那種感覺。是因為在你內心深處希望自己變好,如果你真的自我放棄,就不會感到自責了。


是不是樓主目睹了親人離世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事去做。或者追個劇,看本書,或者愛一個人(不求回報的那種)


瀉藥。

前段時間看到兩句話,是B站視頻裏的。

第一句:「世界是一片荒原。」

第二句:「2020年了,我們拿什麼對抗虛無。」

先說第二句吧,2020年了,人類文明不斷發展,技術不斷革新,我們為什麼還在虛無中掙扎呢?物質生活的富足並不能解決虛無,甚至只會讓虛無感更甚。

說我一個朋友吧,家裡相當有錢,整個中國至少在T1梯隊吧。出生就沒什麼需要努力的了,更加不用為生計擔憂,所以什麼都不用幹。學習一般,出國學了藝術,心性不錯,只是喜歡喝酒,也不算亂花錢。他常和我抱怨,不喝酒這麼長的夜晚怎麼度過?又和我說,我不知道人活著幹嘛?沒有事做,就會虛無。

再說我自己,家境不錯,也有目標,乾的事很多,同樣遭受虛無的折磨。為什麼?因為我所努力的不過是更多的錢、更好的職業,和愛人結婚,成家立業生子。但是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呢?找不到意義,就墮入虛無。

那麼說最窮苦的人,他們做事情的意義就是為了賺錢使自己能夠活下去,但是他們也有可能承受虛無。他們的生活太痛苦了,並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有逃離過虛無嗎?有!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萬卷書,萬里路,萬人斬。」

讀書讓我變得智慧,讓我思考,讓我變得更加智慧,這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去到不同的地方,讓我感覺來到這個世界見得夠多,不虛此行,很有意義。

愛上很多人,每一段熱烈的情感,都讓我覺得那一刻是值得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抗虛無的方式,首先要認識虛無,然後找到自己對抗虛無的方式。可以從我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中獲得一些啟發,但是終究要找到自己的道。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由得各自賦予意義。


空虛是因為沒有成長。如何成長?先把手頭的事情不斷做好,精益求精,然後不斷收穫進步的喜悅,也許會遇到失敗,遇到打擊,但是絕對不會空虛。空虛其實是一個信號,告訴你活錯了,告訴你沉迷於感官享受的生活是不對的,要你改。那些堅決不改的人,大都走向了放縱和自毀。


有時候,在明明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的時候,依然不想去做;甚至連玩遊戲、刷手機都變得厭煩,但又不想什麼都不做。

這種虛無感,大概率源自內心的焦慮。或者說是,心裡有很多你想解決但是還沒解決、甚至解決不了的事。比如工作非常棘手、家裡瑣事多、缺錢等問題壓在你心裡。

問題越是解決不了,越是想逃避,不想去想這些東西,久而久之,導致對其他事物都沒有了興趣。

有這種心態是正常現象,關鍵是要儘快調整走出來。

越是什麼都不想幹,越要去幹些什麼!即使是一些小事!

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小計劃,寫在紙上:

1.每天7點起牀,必須喫早餐;

2.每天找一個好朋友聊聊近況;

3.每天去散步40分鐘;

4.每天去一趟超市;

這種小計劃有很多,每天制定10條,可以根據自身愛好來,一定要嚴格執行。

做完一條劃去一條,劃的時候你會非常有成就感。

慢慢的,你就會喜歡上這種有小目標的生活,對於各種事情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切不可自暴自棄!要動起來!


1.首先,並不需要怎麼辦,如果你此刻虛無感強烈,那麼可以選擇加劇這種感覺,具體操作為喪到只想睡覺,那就睡個昏天黑地,無論此刻想做什麼加劇他。

2.這個過程中需要保持觀察自己,然後你作為以負熵為食的有序生物,你的生物本能會告訴你這種狀態很讓你不爽,(類似你現在的提問)

然後思而不學則殆,以及負面帶來糟糕的事實就會變成你現在的知

3.然後接下來是重點,(自控力,村上春樹的跑步時,窮查理寶典)等書中會有接下來我要說的類似的概念

替換概念

以跑步為例,跑到半途時,你的身體會告訴你,我累了跑不動了,但實際情況是你還可以再跑一會,類似你現在的虛無,當身體告訴你跑不動時,你需要再跑一段,這樣身體告訴你跑不動的「事實」就變更為我還在跑這一事實,即自控力中我失控時再強制執行一次一樣

4.用事實替換掉雜思後,跑步本身疲憊也是事實,但是我們可以再加一個概念,類似延遲滿足,當我跑回宿舍時,我可以買一個雪糕(窮爸爸富爸爸中先支付自己),而你的身體會感知雪糕比以往還要甜。

現在,概念已經從(我不去跑步,跑步很累,我跑不動)的虛擬思維變成了你親身自證的(我已經在跑步,跑回宿舍可以喫到甜甜的雪糕,我還可以再跑一會)的事實

即行動提供動力繼續行動,而非想動提供動力

打破靜止狀態需要外力做功,但虛擬的想法是無法提供這份改變慣性的功,但當你處在運動狀態時,虛擬狀態也無法改變你的運動狀態,這樣就可以很輕鬆保持運動。

即行動改變認知(知行合一)

以上是當你想改時的方法

再來說下底層抉擇

你作為有序個體,生來的慣性是保持生

無外功情況下,個體只會保持生的慣性

愚1.選擇死亡,這需要很大的外功,因為需要對抗生這一系統,而非渺小的個體,所以大概率,作為有序個體是無法在無外功情況下選擇死亡的

魚2.選擇生存,這需要對抗外界摩擦,獲取負熵維持自身有序級別,在生死線沉浮的眾生

當然摩擦足夠大時,會發生第一種情況,被生活壓死

愉3. 選擇回歸自身,當自身就是負熵的製造者時,個體就不需要恐懼無序(虛無)的吞噬

這需要個體向高位有序靠近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當你不選擇死亡時,本就是選擇生,那為什麼不生的更舒服一點。

再跑一段,再跑一段,才能體會村上春樹那越跑越遠,生命泉湧的本能愉悅


虛無是什麼,要具體到一件事比如覺得世間一切存在沒有意義?這是一種理解,因為遵循科學規律,人類的出現是被宇宙法則操控,身不由己,但是當下自身的情緒感受又是如此真實,活在當下,讓自己變得幸福快樂,而不是痛苦就很好,當然我們不能自大,認為人類就是宇宙之王,但是自己不能否定自己的存在,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就做好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功能。


讓自己做這個年齡段該做的事情。

讓自己忙起來,把充實自己作為第一己任。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樹立新的目標。或者是認真的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幹活去!


「世界無意義」的合理性不會導致你虛無感強烈,你虛無感強烈的原因是你沒按能讓人類充實的生活方式生活。人類是種生物,有他的生物性,由此,針對生物性又會有很多的對策。

如果你不採取對策,然後虛無感襲來,覺得世界無意義很難受,那麼具體分析一下,我想沒有任何人敢說世界出現(假如它的確需要「出現」這個行為)時頭上頂著「意義」兩個字,也就是說,出於合理的角度,世界本就該沒意義。所以說在你最充實的的時候,世界依然沒意義。世界虛無影響不到你,但你由於脫離了思辨而感到難受會影響到你,你不能把自身侷限了主觀能動性帶來的生理性負面感受歸罪於世界無意義。處理人的事務就要從人的出發點。


無論什麼年齡段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虛無感,無聊加空虛的感覺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應該承擔的責任,有些顯而易見,而有些卻被我們視而不見,

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把自己打磨的更好,單純這一件事就足夠我們一生來戰勝虛無感


你根本不想為自己做點什麼?或者連自己在哪都不知道。


把你的時間給我吧


首先,虛無感就是覺得目前所追求的東西沒有意義,而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東西是什麼呢?用一個高人的話來說就是名,利,情,前兩種大家都知道是虛幻而不能長存,而情卻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標和最高的期望。

事實上,雖然人間的情有美好的一面,但都是有私的,都懷著每個人自己的執唸的,一旦不能滿足,也許就會變成怨恨了。

所以實際上,大多數人追求的所有東西,都是不能永恆和值得勞心追求的。那麼何必在每天你爭我奪地去糾結煩惱這些東西呢?

所以題主說的沒錯,人世間大部分人追求的東西和狀態本質都是虛無的。

但這不等於一切都是虛無的。想想,看到剛出生的小貓小狗是不是心中也會有一陣暖意,感受到嬰孩軟乎乎的手貼在你的臉上,心中會不會一陣柔然,看到慈祥的老人對你微笑關懷的時候,會不會也發自內心的感動?

其實這都是人本性中光明、美好、善良、給予的一面的展現,而其中你的心,你的感受是絕對真實不虛的。

當你放棄對外在的索取和期望,逐漸去發現去茁壯自己內心的感受和美好平靜,虛無感就可以轉化為一種更美好的狀態了,可以稱之為靈魂的蛻變和成長。

感興趣可以看看我其他的回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