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寫作時分析主題不是太淺,就是太深,並且主觀意識與正確主題相離甚遠。結合影片內容細節也不能很好的找到電影正確的主題,有什麼方法和技巧嗎?


瀉藥,藝考影評主題這方面,你抓的正不正確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因為藝考影評,他在意的重點在你的理解能力上。

為什麼藝考要考影評?是要考察你影視編導類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嗎?

是,也不是。

老師們更多的想考察你對於影片表達要素的感受能力。他們更想看到你是否能夠注意到導演在燈光、調色、音效、故事情節等一系列方面的精巧的設計。

所以在藝考的影評創作中,過分的去強調運鏡手法、景別、故事創作等專業的知識其實大可不必。

更重要的是在說出這些知識的同時,分析導演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一般影評創作的技巧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寬度和深度。

第一個維度是影評的寬度。通俗來說,就是把這部短片有深度的鏡頭或者說相似的內容表達,和一些著名影片結合在一起橫向比較。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比較考察你的觀影量的多少。比如,在《我不是葯神》這部作品中,導演有意展現了程勇這個人物的角色變化,使他與《辛德勒的名單》裡面的主人公辛德勒一樣,從一個最開始只關注享樂的紈絝子弟變成了一個心繫羣眾的「救世主」形象。

相信我,當老師看到你這樣的文字的時候,他對你的評價一定不會低。

第二點就是影評的深度。你可以抓住其中的一個具體物象,進行一個具體的分析。或者具體分析一個讓你印象很深刻的鏡頭。比如說這部影片當中,主人公正在坐在鏡子前面梳妝打扮。那你就可以在影評裏寫鏡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象,一方面它用這樣一個鏡頭方式反映出了主人公此時正在進行的動作。另外一方面,鏡子裏成的像為虛像,代表他所經歷的一切,其實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境,是他自己夢想中的一個環境,與他最後的結尾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呼應。

當然具體內容需要具體的去分析和刻畫,但是這樣的方法在影評當中往往是很有效的。

影評創作作為很多幕後專業學生必須經歷的一門考試,其實很多人會寫,但並不能把它寫的完美、寫的優秀。原因就在於你對於影片深度的理解和一些技巧上的運用。

老師判卷的時間一般會非常的短暫,所以盡量在你的開頭提出你的最主要的,或者說你覺得可以最能夠讓考官給你高分的句子和你的觀點。

同時注意標清你的段落,而且把你的字兒好好寫著。讓考官能夠清楚的看到你想要表達出來的內容。

這樣做,只要你的內容沒有太大的問題,基本可以得到一個相對而言比較高的分數。

都這麼詳細了,不來個贊同嗎?


為了給你更有用的建議,我採訪了一位上戲的學姐,快來看看她關於影評的經驗之談吧~

我是上戲影視編導專業在讀生,關於編導筆試方面,在我作為考生的時候,總以為要寫的多專業,看起來有格調,纔有優勢,但經歷了藝考之後,我才知道。其實老師要選的並不是多麼專業的學生,因為我們就算在外面報了一些學習機構,我們學習的也只是非常入門的東西,強行套用專業術語,反而弄巧成拙,倒不如在寫影評的時候,多寫寫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關於電影的看法。大部分老師都更喜歡這樣的白紙類的學生。

影評的方面我想跟大家說說我的經驗,我因為本身不喜歡背文藝常識,所以很多時候,影評都沒有用到什麼文藝常識上的專業術語,類似什麼「平行剪輯」或者「蒙太奇」什麼的,在當時的我,還沒能完全懂的這些詞語的意思,所以我寧可不用,免得打腫臉充胖子反而扣分。比如我當時在考重慶郵電(這所學校我也是獲得了錄取資格的)的時候,筆試最後一個部分就是寫影評,他會給你幾部影片讓你從中選擇一部來寫,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積累閱片量,經典影片一定要看,出題機率非常的高。我選擇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的。為什麼選擇這部呢,首先是因為平時經典影片影評練習的更多,老師講的也比較多,所以更容易抓取影片的切入點來寫影評。沒有報什麼學習機構的,也可以自己去看看別人寫的優秀影評,網上和各種書上都有很多。

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切入點是讓我印象深刻的色彩,以及影片里老爺這個從來不露臉的角色。所以我的影評大致是從這兩個點來寫的,關於色彩,大家可以說比如「視覺衝擊」「影片的點睛之處」現實讚歎導演對色彩運用,其次就是深入一些說到色彩對主題呈現的幫助,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裏,陰森灰暗的宅邸,卻點上鮮艷如血一般的紅燈籠,突兀又扎眼,但是也就是這樣的突兀感,才會讓人體會到影片中封建思想所帶來的窒息感,陰森中的一抹紅,也讓人和宅子裏的女人一樣,對紅燈籠,對那一抹紅有著莫名的渴望和執念等,深入一些說到色彩作用。最後再是提到象徵,色彩的象徵,比如影片中鞏俐穿的裙子,剛開始是純白的,象徵她最開始是一個純潔如白紙的小姐,隨著電影的推進,她的衣服顏色也在變化。再來就是燈籠,血紅色的燈籠,象徵著宅院裏女人們的慾望,象徵著她們渴望的至上權利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是顏色所象徵的東西,很多部影片都可以通過顏色來寫影評,這是個一通百通的技巧,因為一位大導演,對色彩的運用和把控一定有他的想法的,絕不是隨便的。

大家也不要害怕說,自己萬一顏色的象徵什麼的寫錯了怎麼辦,所以不敢寫,其實沒關係,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可以寫的和別人不一樣,和你看到的範文不一樣,這些都沒什麼關係,只要你能說出自己的道理,自己的看法,能說通的,。都可以寫上去,說不定新穎的觀點反而能吸引老師對你的青睞。所以大可以大膽的去寫自己對電影的看法。

影評最後,我也稍微提及了人物,沒有太大篇幅,大概是這樣寫的:宅子裏的權力象徵——老爺,是個不露臉的人物,張藝謀刻意不拍他的正臉,就是想要通過這個告訴我們,帶來封建思想的不是單純的某一個人,而可能是那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的思想所結成的牢籠,老爺也不單單是一個人物而已,他是封建思想的集中具像化象徵,大宅院也不僅僅是一個宅院,而是通過宅院以小看大,從宅院從而看社會看國家,將一個時代的悲劇濃縮到一個宅子裏。

像這樣把整個片子概括一下,最後稍微升華一點,就是一個藝考是非常不錯的影評作品了,其實大家可以看到,我沒有用什麼專業辭彙,同樣寫出了分數較高的影評,所以大家完全不用害怕自己的專業性不夠,重要的是你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多看片,多思考,影評肯定不會什麼大難題!

最後提到一個小技巧,大家在考前準備的時候,去背也好,去反覆寫也好,準備這麼兩到三篇自己非常熟練的經典影片的影評,最好熟練到,如果考場遇到,你不費腦子就能流暢寫下來最佳,這個不止在你筆試的時候可能會幫到你,面試的時候也會有考官和你問及一些關於經典電影的看法,如果你提前準備了老師說的影片,那你的優勢就是非常好的!我當時準備的就是:《肖生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霸王別姬》,所以大家也可以在編導生必看影片裏,找找自己喜歡的準備起來。

以上內容來自「之談藝考」小程序,上面還有更多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快去看看吧!


藝考影評和電影批評是有區別的,藝考影評的應試模式更貼近電影觀後感。出題人考察的是你看沒看懂,而不是真的指望你能批評什麼。

給你幾個建議哈。

1.原片導演之前有了解的話,列舉作品做對比,分析導演在不同創作時期作品的區別,該片處於怎樣的時期,高於或低於該作者的平均水平,為什麼高於或低於。

2.分析影片受眾,這片子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商業片的話節奏怎麼樣,情緒怎麼樣,妥協了哪些地方的藝術性,導演流露出的妥協情緒是懷纔不遇還是樂在其中。藝術片的話,討論了什麼人羣?什麼事件?導演的個人觀點有沒有摻雜其中,摻雜了哪些觀點,為什麼導演的視角會有這些觀點,這是那些羣體的故事,他們有什麼特殊性

3.分析視聽:這片是商業片的話就誇一誇視聽成熟或者罵一罵視聽套路,是藝術片就聊聊有沒有視聽突破,是什麼路子什麼主義什麼風格,參考了誰突破了誰,列舉若干具有先鋒性的段落論證

然後收尾

(這三板斧是我當年影評滿分的最高忠助力…)


名校寫影評的現在已經很少了。主要集中在導演系。現在對電影解讀能力的考察基本都放在了面試。除此之外,影評現在主要是分方向。不同學校的不同系其實寫的內容要求並不一致。比如現在還在堅持考影評的國戲導演(今年停招,明天恢復與否不知道),影評就是以視聽語言方向為主的。放的電影也是視聽語言比較紮實的電影。但是中戲戲劇導演的影評就是寫表演為主。如果你只準備一套方法就應對很有可能是哪個都對不上。但是歸根結底影評是一個議論文。他的結構和骨架其實和高考議論文沒什麼區別。只是一個加長版的議論文,內容換成電影。因此根據每個學校寫影評的具體要求,進行論證纔是合理的。電影本身主題是什麼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這個方面我覺得你需要去專門培訓一下。如果自己幹寫其實非常困難些2000字。一開始我就是自己寫影評。平常語文作文湊八百都費勁。最高的技巧就是往上湊古詩和名人名言。更別說2000的影評了。真的寫半天都不知道寫什麼。後來我去影路上課才知道很多東西我能看出來但是我意識不到,更別說轉化成文字了。當時那是個北電導演系的師哥,他就著重帶我們寫鏡頭運動和剪輯帶來的效果。你就是把你想說的段落準確描述一遍都要很多字。再加上感想啊,分析啊。兩千字真的輕輕鬆鬆。但是如果沒人點撥我,自己弄。我覺得非常非常難。


這個問題是所有一開始寫影評的人的通病,總覺得自己抓的主題不夠牢,說得不夠深。

本質其實是對自己不夠自信,學得不紮實,書看得少了,對生活的感悟少了。

至於一個電影的主題,在一定範圍內,寫什麼都可以 取決於你的思考。

思考沒有對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