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红楼梦的时候很喜欢探春,因为探春识大体,护著自己手下人,遇事有主见不盲从。可是再读红楼梦,我竟然不喜欢探春了。不因为她是庶出,只因为他竟然连自己的亲妈都嫌弃。赵姨娘确实不是省油的灯,可是谁的女儿养在别人身边,自己心里能好受呢?这点心理不平衡,在遇事的时候就表现在嘴上,数落自己的亲女儿,不小心说的真的是真心话,也还要被别人说,这得多气啊。尽管当时的社会礼法是有这种理念,但是探春这么有反抗精神的女子,竟然对这种理念没有丝毫怀疑,反而对庶出表现出自卑,非要挣挣脸面,嫌弃自己的亲妈给自己丢人?这就说不过去了。老太太的婆子奶妈凤姐都敬著,探春对自己亲妈和亲弟可否有一点关照,一丝关心,看他不上可否有帮扶领路?都没发现。喜欢探春的红迷们,你们有想过这件事吗?不要说当时礼法是那样的,这不是借口,礼法规定的事多了,红楼梦里私下苟且的大有人在。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敲了半天字,想了想又都删除了。

删除的原因是我看到了题主的一句话:「尽管当时的社会礼法是有这种理念,但是探春这么有反抗精神的女子,竟然对这种理念没有丝毫怀疑,反而对庶出表现出自卑」!

我以前回答其他知友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任何脱离了时代背景的对古人的评论,都是耍流氓。」

探春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专治主义达到高峰的时期。封建礼教基本等同道德和法律,题主张口即言突破,实在是上帝视角加道德帝。让人无言反驳。

这就好比若干年后,假如世界大同,物质极大富裕,人们废除货币。会有后人笑话我等缺乏反抗精神,居然用彩纸(纸币)来做物品交换?!

再者,探春并非不爱赵姨娘和贾环。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就比如玫瑰露茯苓霜一节。众人其实早就知道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可是碍于一个人的面子不好说破,才由宝玉一人承揽。试想,倘若三妹妹平日里如题主所言是嫌弃赵姨娘的,众人还会担忧她的感受么?!

仍旧是这一节,赵姨娘亲自下手与众戏子撕打,探春看到是又急又气。你看探春怎么说的?「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你瞧周姨娘,怎不见人欺他,他也不寻人去。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儿,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活。」

探春这段话,还不明确么?

-------------—————手动分割线————-----------

再次审阅题主的观点,我决定推倒自己之前所说的。用题主的观点分析一下红楼梦中的人物。

先说林黛玉,著实可恶。

林家四代侯爵,到林如海又是探花出身。五世为官,且林如海担任的是天下最肥的巡盐御史。用文中话说那也是公侯之家世代书香的门第,家资必定殷实。如此出身的林黛玉,饱读诗书。却竟然在父母双亡以后选择寄人篱下,受尽委屈。按题主的意思,这林黛玉应该具有当前社会独立女性的思想。住什么贾府,就应该携带奴仆,回家继承家业。开书馆,办实业,推行男女平等。没准过几年金陵市政协开会,林黛玉会被选为政协委员,为大观园众女子大声疾呼!

再说这个薛宝钗。满嘴的都是仁义道德,世俗功名。人家林黛玉看个西厢记你就巴拉巴拉一大堆,你管的也太宽了吧!而且一味迎合长辈,点个戏还得琢磨贾母的喜好。

再就是贾元春,居然给皇帝老子当小妾。知不知道这根本不符合一夫一妻制?而且面对自己的祖母爹妈跪在自己面前,居然毫无波动,还大言不惭的喊平身?!要知道,羊羔跪乳乌鸦反补,禽兽尚且知道报父母之恩,这个贾元春,简直禽兽不如!

还有那个王熙凤,骄横霸道,欺压奴仆。知道什么叫人权么?不懂得人人平等么?!像这样的封建地主婆子,红楼梦这部书居然为她大书特书,真真是气死人了!

还有逆来顺受的二木头,虐待子女的老学究贾政,压榨贫苦农民的贾珍,为封建礼教歌功颂德的薛宝琴,主动贴近地主阶级的刘姥姥……

呀呀呸!

气死我了,这部「破书」!

越看它越不符合当前社会的价值标准。如此封建糟粕,如何忝列四大名著之中,刊行古今中外。你我芸芸众生受其害久矣!

倘或秦皇在世,亦或金圣叹重生,必将这本「破书」焚之批之。让它万劫不复,永远从这个世界消失…


探春的个人能力自然是优秀的,性格脾气放在她这个身份上也是合情合理的,除去黛钗,她在三春里综合水平排第一没什么疑问。

不过探春理家的一些措施,倒未必像一些评论家说的多么高明多么革新,也只是权力下放公务外包风险缓释而已,总体上并不能化解贾府的财务危机。许多评论家把探春理家的段落捧到天上去,不过是借名著的名头迎合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一套,拍政策的马屁而已。观者不可盲从。


都是赵姨娘每次给探春没脸。如果没有探春,赵姨娘,贾环只会更让人踩低,探春总是有礼在先。众人都是看探春的面子,不与那个苦瓢理论,赵姨娘就是众婆子的枪,指哪打哪。探春说,你看人家周姨娘,也没人议论,偏偏姨娘自己不尊重。真是为探春叫屈。


探春的优秀和其他几个主角比比就知道了。

责任感上面,探春比宝玉好多了,宝玉前期不想走仕途之路,说什么就算倒了也有他的一份,探春是实实在在地担心贾家的前途命运的,在大观园查抄的时候可见一斑。你说她一个庶女,操的什么嫡子的心,这不是责任感是什么!

管家能力上,比黛玉强,黛玉是仙女,和王熙凤比输在学历,和宝姐姐差不多。

为人处世方面,比王熙凤正直,也懂得中庸之道,讨王夫人欢心。比宝姐姐少一份圆滑,但是也很直爽讨人喜欢。

才华方面,大观园就没有不识字的,不过起诗社的是她,说明号召力和人缘都不错。才华当年除了林薛突出以外,其他都差不多,反正也是不差的。

她女工也不错,会做鞋子

有远见,能居安思危

她唯一差一点的地方就是出身,有一个不堪的娘和弟弟,但就是因为这样,获得这些成绩才觉得她格外的不容易和优秀。


探春内心很自卑 才会处处跟人强调自己是正妻之女 贾府那样捧高踩低的环境也没有办法 幸而她出色要强 不然就是下一个迎春 如果她事事依赵姨娘 口碑会比贾环还差

赵姨娘虽然猪队友 探春跟赵姨娘划界限却只在明面 私下关系紧密 赵姨娘常去看她 跟雪雁借衣裳就是从秋爽斋出来顺路碰到 赵姨娘在周围无人时抱怨探春 探春不过笑笑而已

探春如此行径也是为了示好王夫人 期冀王夫人对她婚事更上心 将来能嫁个好人家

红楼无完人 黛玉会奚落宝钗 宝钗也会嫁祸黛玉 这是曹公的高明之处 如此著墨 人物方有真实感


现在知乎上还有好多人认为抄家是应该的,被抄是光荣的可以被洗清嫌疑,不被抄有嘴说不清……由此可见探春有多优秀。

探春贵在『探』上,探春主政大观园时的革新。中华大地在1978年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严氏『托孤』悲壮的形式实践了探春在大观园的模式!!!曹雪芹真是现实世界中的伟大!这仅仅是《红楼梦》中发掘出来的一点点……!


只对其中一句话商讨一下,不觉得她有反抗精神,反而她是非常拥护的,她的恨只是自己不是男儿身,不是反抗男性才能读书工作的制度。她比封建官僚还要拥护封建制度,比男儿还要更喜欢当男儿。

我对探春从来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我觉得她不聪明。智商情商眼界格局,大局观,对人性的洞悉,综合考量,等等所有方面都不行。笨是不笨的但当真做点什么却也是万万不行的。她是哪种表面能干实则蠢笨的人。而这种人最为祸国殃民,大家看她厉害推举她管理,让人们过的很好,她呢,出一堆馊主意让所有人过的更糟糕。

比如看看知乎上对她改革大观园的讨论。

PS:我不是《红楼梦》粉丝,对书中人物也没有粉也没有高看,就平常心看书。


绝对有,我相反了,开始读的时候喜欢薛宝钗,再读比较欣赏林黛玉,读到现在反而最喜欢探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