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留問題肯定有,但主要想說的是一些思想上,政治上,經濟文化上的問題。(標準是對現在有所影響)

如: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選擇的問題。

其實主要想表達的,是近代以來各家各派對於中國問題的思考。有些問題是至今也沒有解決的,一直延續至今。以便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取代資本主義。

沒有在全球範圍內取代人喫人的資本主義

並且在今天資本主義的發展勢頭似乎還沒有減緩。

天下人人都成為了資本的奴隸,無產階級如此,資本家也是如此


先說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迄今為止人類羣體生活的最基礎的政治制度仍然沒有完美。甚至連完美都談不上,西方體制只能說是最不壞的制度。而東方國家只能說在某些領域有一定的優越性,但仍然不敢說是最優越的制度。到今天為止,幾千年來的政體演變仍在進行中,為了哪種模式更好,改革天天都在進行,人們眾說紛紜,沒有哪個學派,領袖敢說能夠創建一個完美的政體,完美的解決所有人類生活問題。

在經濟上,是計劃經濟更好還是市場經濟更好,還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更好,還是混合經濟更好,仍然沒有完全分出勝負。市場經濟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仍然沒有解決。

思想上,在古代的君臣父子等的儒家倫理體系瓦解之後,在現代仍然沒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系統的倫理道德體系來作為標準。現在的倫理道德體系非常混亂,是和父母一塊住?夫妻之間誰照顧孩子?生不生孩子?是錢重要還是家庭重要還是愛情重要?現代社會對金錢的重視,大家庭的解體,使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仍然處於震盪期。


近代以來救亡大於啟蒙,如今國家無危亡之險,民眾啟蒙卻遠未到來,


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

李約瑟難題,是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的,主要內容就是古代中國在世界發展一直遙遙領先,然而近代卻沒有出現(首先出現)工業和科學革命,而落後於其他國家。

錢學森之問,是在溫家寶看望錢學森,錢學森感慨:「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就是錢學森之問。


實現共產主義


民族復興。正在進行中。
所有的所有都在延續啊,改變了表現形式而已,請睜大眼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