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动汽车续航不会有很大发展了。

政策层面看。国家的补贴正在减少,再过2年大概就会取消了。而且补贴也不再以续航长短为标准了。

电池路线看。磷酸铁锂最近强势回归,很多车企和电池企业重新加大了对磷酸铁锂的投入和研发力度。因为补贴即将取消,降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才是重中之重。

电池技术看。三元锂也即将接近极限。NCM811电芯基本可以看做是NCM电芯的极限了,再提高镍的占比,安全性会进一步变差。如今厂商调整思路,开始在电池包成组技术上做研发了,提高成组效率,提高成组后的能量密度,更加务实。 CTP技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

车的续航来看。续航五六百公里已经是当下电动汽车的主流。实际续航大约在300~500公里。已经足够应对所有的用车场景了。如果某些特殊场景依然不够用,还有别的车可选,死磕续航已经不再明智。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分纯电和插混,插混其实就是燃油车最后的存在形式。

车的价格看。长续航的车价格偏贵,市场认可程度低。如果400公里完全够用的话,用户就不会选择500公里的。

未来5年电车的续航,中低端会保持当下的续航水平,高端车型会进一步提升,大概是800公里~1000公里的样子。


相对于手机类消费电子平均1年的迭代生命周期

首批新能源汽车全寿命周期(8年)即将到来,在生产制造环节才开始构筑一条闭环链路;

很多生命周期内未暴露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相较于续航里程的需求,在未来五年对汽车安全的需求会逐步占据上风;

知乎用户:什么时候大部分电动汽车续航能达到 1 千公里以上??

www.zhihu.com图标


不会有太大变化。

因为限制充电汽车发展的唯一要素是:充电速度。

如果充电速度能够尽可能的缩短,续航就变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电池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能量密度已经到瓶颈期了,未来除非有比比亚迪刀片电池更加革命性的能量电池解决方案,否则就只能是完善车机结构和电池布局来尽可能的多塞电池了,电动汽车2.5吨是个界限吧,普通家用汽车加电池加到2.5吨以上就要慢慢陷入不合理,说句难听的太重了就是小牛拉大车了,加电机重量再增加成本升高,总而言之,电动车电池技术还是要不停革新,接下来要做的是车企联合国家带头完善全国充电网路,因为燃油车发展这么多年也没见油箱拉一吨汽油上路的


个人感觉快充速度,电桩分布密度是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关键,若提升到30分钟快充能充回40%-60%的电量,估计续航需求稳定维持在500km以上就足够了,毕竟30分钟休息时间能冲回50%电量刚好作休息和过渡. 而充电桩分布密度就如在非繁华市郊,城乡结合边缘都能快速满足充电需求.那么长途自驾的需求就能很好满足。毕竟不是每辆车都需要扩充到1k公里续航,当然某天电池发展飞跃,普通电车随便1k公里续航,充电20分钟可跑500km,那绝对是吊打油车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