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哲學愛好者,已經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但在基礎理論(大方向)上始終有些疑惑。我個人持宇宙無限論觀點,認為宇宙中的物質是無限的(所以我覺得《三體》之類的書看著很彆扭),任何一個事物只要依然存在就一定會趨勢向好,因此社會道德總體有變好的趨勢,但苦於難以用邏輯和數據進行論證。請問各位怎麼看?


你比較適合去做相聲愛好者。

你的所謂哲學大抵是過去早就存在的,「宇宙中的物質無限」是缺乏觀測事實支持的,事物只要存在就向好的說法純屬虛構,但人類社會的道德在變好還需要論證?

一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顯示至少12%的人被人類的武器打得傷及骨頭,意味著很高的犯罪率和兇殺率。

現在,聖佩德羅蘇拉是宏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兇殺率達0.169%,多次被評為世界最暴力的城市。


人類整體的道德趨勢正在越來越好。雖然仍有不良的行為存在,但未來可期。


只有死恐龍才是最好的恐龍。。不斷變好,直到滅亡。

好是一個價值判斷,而演化的倖存者,活著自然比死了好。

只要存在,就不斷變好。看起來是一個循環論證。

畢竟羅馬至今一直都在變好。(迫真)


第一個問題,首先你需要去定義什麼是好,這是你DIY的哲學體系里,價值判斷的根本。既然題主提到想量化,那我舉個例子吧。

比如,小明是個低熵主義者(隨便DIY個名詞 不要在意),他認為文明活動範圍向外界的熵排放速率用熵流衡量,越大就越好。此價值判斷下,並非任何一個事物都會變得更好,比如即將被太陽吞噬母行星卻無力跑路的文明,在它快掛掉的那些時間裡,熵流可不會繼續變大。

第二個問題,如果已經有了一個最根本的可量化價值判斷,那道德的好壞就是在說,一套人類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道德),對於你給的可量化的好壞,會產生如何的影響。

比如,假設有個文明,主張保持現狀的道德規範(比如美麗新世界),包括通過計劃生育使人口保持現狀,科技盡量保持現狀,人的需求保持現狀,社會結構保持現狀等等。如果這樣,那這個文明對外界的熵流就不再漲了,所以用熵流這個評價就是 這樣不好。

但是,這個美麗新世界,要麼趕在滅絕前,放棄保持現狀的道德,發展跑路科技,為文明續命;要麼保持現狀,然後文明掛掉,也就道德一直都沒變的更好。

總結一下:

  • 好不好是價值判斷 人定義的,你個人可以定義一個
  • 在個體看來,可能不是萬物都會變好
  • 道德是人類的行為規範,來自人們的約定俗成
  • 社會的道德可能會偏離你個人的最根本的價值判斷,此時在你看來道德就不好了
  • 有時會持續沒有偏回來,知道文明掛掉,那在你看來道德就持續沒變更好。


社會道德的發展並不是直線進步的。

人的追求有:生存,物質欲,還有精神(快樂、幸福)。

原始社會沒有私有財產,到私有制出現,社會道德不可能是直線進步的。

hu-ou:東西方文明之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hu-ou:生命的深度秘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新版三體

個人道德是智慧、情緒、需求三體平衡的結果,

社會道德取決於社會制度,

社會制度是統治階層的群體智慧、情緒、需求平衡的結果

人類智慧隨著文明的進步,對客觀規律的認知度不斷提高,

人類的需求也隨社會進步也不斷膨脹,情緒也因此變得更複雜,

所以隨著文明的進步,社會道德的呈螺旋上升趨勢。


起碼奴隸的道德在現在的道德的奴隸身上並沒得到體現。


「任何一個事物只要依然存在就一定會趨勢向好」

事物出現某種趨勢,不是因為「依然存在」,而是出現了推動該趨勢的因素。你應該在得到這個結論之前,都已經有了足夠的理由,而不是現在才「苦於難以用邏輯和數據進行論證」

你這個是為了得出某結論,把腦補和實際調查中順著你心意的部分強行拼接在一起。你得重新梳理一下。


會變得更高,在後人眼裡。在我們眼裡嘛就不一樣了


社會道德的趨勢是變高還是變低,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說,你自己聽起來彆扭不彆扭??

我這麼說吧,道德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阻礙,即將退出歷史舞台。

道德是用來律己的,不是用來約束別人的,用道德要求別人那是道德綁架,而且還有一句老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被別人道德綁架,那就更不應該道德綁架別人。

前人之所以搞出道德這個東西,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地球的邊界在哪裡,不知道人類活動的邊界在哪裡,人與人之間誤解和隔閡沒法完全說清楚,為了維繫自己家族或者說國家的存在,搞出了感恩,道德,讓「自己人」都向著自己,一致對外。現在都已經是信息時代了,地球村,都是一村人了,道德感恩那些也就逐漸會失去生存的土壤,慢慢消失在歷史中。


可以了解一下熱力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