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办公室聊到了过年的话题,南方人感叹「马上就小年了,一年过得真快…,过完小年就春节了」。有个北方的妹子(河北)说她们那元宵就是小年,连小年日期都有这么多不同嘛?


今天,农历腊月二十三

是我国北方民间的小年

这是春节的序曲

红红火火的中国新年

进入倒计时

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

归家的号角已然吹响

你是否开始打点行囊?

回家的行囊中

又装了哪些「甜蜜」的负担?

在我国北方地区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地区

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其实

不论小年是哪天

人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盼望团圆

虽为小年

可小年的习俗却一点儿也不小

小年·习俗

吐旧:重要节点,辞旧迎新

腊月是祭祀之月。小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的祭祀日:祭灶节。而这个祭祀日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在清代,有「官三、民四、疍民五」的说法,后来又有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之说。但不管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一天,大家都要恭敬地摆好供品,送神归去,也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里这家人做的善事和恶事,等著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们便在灶头的灶王像前供奉糖瓜,既是送神上天的仪式,也希望吃了糖的灶王爷黏住了牙齿,不会向玉帝说坏话。在很多灶王爷的画像两边,更是写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样。

纳新:打扫除尘,干净过年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

年事临近,把家里一年都不曾打扫到的角角落落都彻底进行一次大扫除,再擦洗玻璃,贴上窗花,挂上中国结,窗明几净,赏心悦目。

扫尘,既拔除了不祥,也是一种迎新的仪式。通过扫尘,我们不仅做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在心理上也做好了迎接新年的准备。

扔掉了家里不必要的杂物,洗好落满尘埃的窗帘,一切都焕然一新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新的一年,真的要来了。

「小年」点亮「大年」

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

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按著这个节奏,准备过年吧!(来源:央广新闻)


嘉兴地区。没有小年,只有小年夜,腊月二十九。

我个人猜测太湖平原,也就是苏锡常沪杭嘉湖应该都是没有小年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也请宁镇,淮扬泰通,绍甬舟,金衢严,台丽的同志们谈谈。我简单查了查,似乎有些地区还是有小年的……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

庚子鼠年开始7天倒计时

不少地方称这一天为小年

它让人们感觉到年越来越近

回家的脚步也越来越轻快

坐标山东,民间说法是:官辞三,民辞四

大致意思是小年当天要辞灶,做官的或者将来想做官的就在腊月23过小年,普通的人家在腊月24过小年。之前妈妈还说,要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才能过,有人还没回来的话,就不过这个年啦。

我还记得去年,我在公司上班,妈妈在医院陪生病的姥姥,只有爸爸在家,小年过的冷冷清清。

俗话说,「小年」不小。

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有年味儿啊!

祭灶

这算是一个民间传说了,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么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贴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著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

如今在城市,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了,少了一丝喜悦,也少了一种剪窗花的那种年味。

扫尘土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要过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一下下喽!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但是,小南提醒,粉尘颗粒本身含有可溶性物质,还能在空气中吸附其他有害物质,容易使呼吸道黏膜萎缩性病变;有些粉尘作用于皮肤可形成毛囊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咳嗽、咳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定记得开窗,并戴上口罩。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一个传说是,「小年」是上古神兽「年」的伙伴,喜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多吃灶糖是有坏处的,特别是小孩子,不可以多吃哦~

▲灶糖很粘,易粘在牙齿上,增加蛀牙风险;

▲糖含量很高,多吃易肥胖;

▲吃糖太多,会使胃酸增多,易引起胃部不适。

贴春联

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了,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

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来书写春联,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简朴但却并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谋划策写什么的时候最温馨了。

婚嫁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备年货

这小年离大年不过就是剩个不到十天,人们开始提前买好年货。很多东西比如菜、饮料什么的都是要小年开始备货的。

农村的年货相对简单,杀猪灌肠就可以搞定,当然这些活也不是说一天就能干完,所以从小年开始就得准备。

其实年俗不年俗的不重要,

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最重要!


小时候的习俗都没了。过去腊月二十三最重要的习俗是送灶。而灶王爷的贴画不是随便来的。我们这里灶王爷贴画一定是乞丐给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乞丐会挨家挨户送灶王爷贴画,让你家人贴到灶台上,家人给乞丐一些钱或者米。乞丐忙完这天也就回家过年了,直到正月十五都不会出来乞讨了。

我小时候特别怕送贴画的乞丐,也就觉得灶王爷特别神秘,恐怖。网上找了很多灶王爷画,很难找到我小时候看到的乞丐送的那种线描的歪歪扭扭的灶王爷了。


30到初二是人过年

初三是狗过年,初四是猫过年。

30-7日是人与家里面的动物过年时间。

这叫小年,大年是14日到15日,你们叫元宵节,我们叫过大年。

小年没什么太大的习俗,就跟你们一样,大年习俗很多。

远近闻名全世界唯一的傩戏,应该就是我们土家最好的习俗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