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之前看综艺的心态完全是为了下饭或放松心情。但现在的综艺实在过分,当我在用姨母式的微笑看著它时,却没想到它正在向我神来毒手。

于是……

当看了《我要这样生活》里范丞丞和小鬼正骨的那一期,我现在逛街也不想著喝奶茶了,也不想著打卡网红同款的餐厅了,更不想著去买买买了,只一门心思想找到可以正骨的地方。然而事与愿违,我并没有找到……

还有就是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给我家狗狗上了四次训犬课了,要知道我可是自己上个私教课舍不得花钱的人,如今却肯愿意花钱给狗上课,连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

这都不算啥 ,自从看了《喜欢你我也是2》我就天天幻想著自己能有个男朋友去约会,为此还专门买了个里面同款的懒人沙发,就怕万一那天男友来了我家没地落座。

只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经不起感染,尤其是综艺的感染,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跟自己有一丝的契合之处,就自恋地以为自己跟他们是一类人了,你说这种心态算不算病态。

后来,猛然的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综艺其实比卖货主播更过分!因为卖货主播顶多是这款产品你值得拥有!!而综艺却是:这款产品可真好,但你此刻就是没有!!!你说气人不气人???

其实从这个角度也再次验证了综艺带货形式,真的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带货潮流,并且这种带货形式会安利你于无形之中。

那么究其原因我们到底为什么会被种草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

1.消费群体不再相信:买它,是真的好用!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对于大部分群体来讲接触的信息源是非常多的。消费群体基本不会再傻傻得因为一个明星说好用就赶紧跑去买,也不会再因为一句买它买它就去买。因为信息源变多的同时,也意味著消费群体的辨别能力在提

那种感染式的营销已经骗不住消费者了,比起明星效应、某某同款其实当下用户更在意真实体验。所谓的真实体验也就是明星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使用过该产品,他们是在那种场景下使用的,使用后的感受到底如何。

而关于这些疑问我们基本都能在综艺看到,还是正骨那一期的例子:范丞丞和小鬼去正骨,是因为经纪人朋友介绍才去的,体验后效果是身高真的增高了。那我们在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很真实呢?其实这个过程已经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场景共建式种草。

并且在这个场景中,观众和明星的体验感是产生了共鸣的。我本人对这点是深有体会,我看到他们正骨的神情时真的是觉得又好笑又痛苦。但其实我内心的os是我也真的好想试试啊……

你说这种心态是不是很作精,只能说年轻人更懂年轻人吧,使用者也更懂用户吧。所以下次看综艺时一定要及时止损,因为只要你体验到了他们的感觉,其实你就已经被种草了,只是现在你还浑然不知罢了。

2. 消费模式不再货比三家,即刻拥有才更快乐

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购物习惯是怎么样的,反正我一直都是先各种种草、再查攻略、最后对比价格后才会下单。但我发现看了综艺后我变了,这种良好的购物习惯完全垮掉。

垮掉的源头就是我看到了范丞丞在家自制水果酒的那一期,其实我本人对水果酒这种东西并不感冒,而且我早就知道此方法非常盛行很多人都在更风,对此我完全不屑!

但看到周笔畅也在家自制咖啡,自制饮品酒,我就有点防线崩塌了。尤其是看到他们几个嘉宾也在录播厅喝水果酒,那我就完全忍不了了……于是当天我就下单买了锐澳,要知道我以前可是在超市看到这些东西,碰都不会碰一下的人,如今却也开始冲动消费了?

后来把此体验分享给朋友,他用一个专业名词解释了我这番行为,他说这是消费价值链正在前置。的确如此,现在的消费群体再也不是那群货比三家的人了,当下的年轻人更在意我要即刻拥有。

尤其是看到场景里的他也在进行此行为,你真的还能忍得了吗?可能晚一秒得到,你都会痛苦得痛不欲生吧。

3.消费心理从在意实用性转变为更在意体验感

其实也不能说买了不经用的东西就是冲动消费,因为如果你当时不即刻拥有的话,是真的会很痛苦。我相信此心理是大部分年轻人的同款痛苦,而这种行为也就代表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不再特别在意实用性,而是更在意体验感。

就比如周笔畅自己在家做咖啡随后又特意去学咖啡那一期,说句心里话,自己做的咖啡真的比上外面买的好喝吗?其实大部分人是想体验下做咖啡的感觉吧,从消费心理的角度解释的话就是:自己做得再惨烈,也还是比外面买的好喝。

或许这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写照吧,得到的效果如何不重要,你要说我没体验过那我可不服!

最后只想说,这样的综艺以后还是少拍点吧,作为一个年轻人我真的经不起折腾了。那天我累了,我没钱了,我老了这风我还真跟不起……


哈哈哈,我最近有点中了综艺带货的毒,天天在家里吃颜小小的炸鸡,动不动就整点RIO来两杯「一个人的小酒」,酒足饭饱再来两根巧乐兹,结果,我这样一个精致的男孩子,最近的身材和脑袋,又肉眼可见的丰满了不少。

万恶之源始于爱奇艺的两档综艺节目:《我要这样生活》和《喜欢你我也是2》,颜小小的炸鸡,一个人的小酒RIO,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的巧乐兹,都是我在这两档综艺节目里种的草。

我对各种带货一向不怎么感冒,我一直以为是我太理性,直到我遇见了「综艺带货」这个东西。

2020年,综艺带货也走进了营销圈的风口浪尖,这是一种和内容结合更加紧密的形式,通过综艺对品牌巧妙的植入,可以最大的程度的释放品牌营销的价值,不仅可以释放强力的品牌共鸣,获取观众的价值共鸣和价值认同,拉近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同时开发出了更多的节目形式和商业可能性。

更为关键的是,综艺可以为品牌量身打造各种「场景」来带货,直接拉动销售。

场景种草的杀伤力真的是太强了,爱都爱了,买点东西怎么了?

综艺为什么对年轻人有这么强的杀伤力呢?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太孤独了。

据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的单身成年人规模超过2亿。

假设只取其中的一半1亿人口作为市场基数,月人均消费3000元,这个市场将有超过3万亿的体量。

有了这样一个人群,所谓的「孤独经济」也跟著起飞。

「各方都已经盯上了单身人士,除了爱情。」

年轻人缺的是什么呢?

一种陪伴感。

综艺,就是在孤独经济的大背景下繁荣起来的一个内容品类,与其说是一档节目,不如说是一群在荧幕里面的朋友。

《我要这样生活》本质上就是一个让明星为年轻人提供陪伴感的一档节目。

把周笔畅、邓紫棋、范丞丞这些明星的生活时代,吃穿住行的细节,他们生活里的烦恼和喜悦,通过节目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的陪伴。

节目不仅展示了周笔畅规律,健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平日里只能看到他们的光鲜亮丽,但是,通过《我要这样生活》观众也看到了他们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生活里的烦恼和困惑。同时,他们自律,精致,乐观的生活态度,也给了很多人鼓励。很多人也会透过他们,寻找自己生活的答案。

同时,这样的内容特性,也让「带货」这个事情更加的自然和顺畅。不仅仅是「带货」,更重要的是通过「场景」,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少女杀手「范丞丞」。

节目中有一个片段是:他用RIO搭配水果,精心调制了一款鸡尾酒,然后一个人一边开心刷剧,一边享受美食美酒。

这个过程,不仅传递出生活态度和消费场景,更精确的传达了RIO鸡尾酒,「一个人的小酒」的品牌理念。

观众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一个人喝酒,一个人的生活照样可以很精致,不必讨好任何人。

同时,《奇葩说》的颜如晶也参加了这个节目,她是一个专业的辩手,也是一个创业者,自己有一个炸鸡品牌,名叫颜小小,为什么要做炸鸡呢?

节目里讲,颜如晶喜欢吃炸鸡,工作很辛苦,一个人独居,加班到深夜,一份炸鸡就是对肠胃和精神最好的慰藉,这是她的深夜食堂。

有了这样的故事和场景,炸鸡就不再是炸鸡,而是一种精神补剂。

这就是「综艺带货」,场景,情感,故事带来的威力。

另一档综艺《喜欢你我也是2》更像是一个情感的咨询室,会针对年轻人的恋爱问题给许多中肯的建议和讨论。

节目中有一个情节:嘉宾们正在小屋中边吃巧乐兹边聊天谈心,到了唱歌环节,滕文竹因为对王执臣有好感,在唱歌环节大胆邀请王总带自己唱歌,主动发起了「爱的攻势」。

因为主动,滕文竹也如愿收获了王总的红心。

这是一个情节,也是一个故事,同样也是对于感情态度的一种传递:

年轻人就是要敢爱敢恨,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这是他们对爱情的看法,恰好也是品牌方巧乐兹的价值理念。

有了对节目传递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自然就有了对品牌的认同。

品牌提倡的理念、生活方式,更是可以在综艺的日常场景中得到巧妙的表达,所以,综艺带货这种形式的价值,不仅仅为品牌带来了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理念,价值观,构建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综艺这种极具陪伴感的方式,对目标客群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活场景的自然展示、植入,让观众充分了解到产品的特点、功能,与此同时,明星同款的诱惑,也加速了种草过程。

比如范丞丞用RIO做的夏日定制鸡尾酒,引得粉丝纷纷种草水果+鸡尾酒的独特喝法,并且在微博上晒出了照片:

场景营销作为综艺节目中最为常见、有效的营销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通过全程式陪伴、沉浸式曝光,不断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占领用户心智,最终影响到用户购买决策;另一方面基于生活场景的自然展示、植入,能够抓住丰富的生活元素,并将其与产品功能花式结合,种草用户,在增加曝光量的同时为带货做助攻。

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于品牌方还是对于节目的制作方,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对于节目本身来说,通过对节目内容的巧妙加工,帮助品牌建立认知,实现种草用户,进一步强化口碑,最终影响购买,同时也能够通过综艺这种更加具象真实的呈现方式,将节目的核心理念和宗旨,通过明星嘉宾、剧情、品牌理念三者的巧妙结合,深深地烙进消费者的心智中,深化节目口碑,引发用户对于节目理念的强烈共鸣。

然而,对于品牌方来说,随著年轻用户营销审美的提高,对于品牌营销营养度和强参与度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传统的硬广植入已经很难打动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只有与用户形成共鸣,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青睐。

品牌理念与节目理念是否契合,成为了营销的关键点。首先,以《我要这样生活》为例,其节目定位在一个人生活也可以很好、很精致,这一点与RIO微醺一个人的小酒品牌定位十分契合,通过节目中明星独居生活的趣味展示,引发目前正处于独居状态年轻人群的强烈认同;其次,在《喜欢你我也是2》节目中体现的勇敢追求爱,又恰好与巧乐兹「喜欢你,没道理」的品牌理念一致,通过对于节目中4对素人男女嘉宾的恋爱信号捕捉,与剧情结合的产品、道具植入相融合,引发用户情感共鸣,鼓励当下年轻人勇敢的追求爱。

通过品牌和节目的联动营销,不仅引发用户对于节目宗旨与品牌理念的认同感,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年轻人参与其中,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美誉度与品牌声量、影响力,助力品牌营销,最终实现1+1&>2的营销效果。

总体来说,「综艺带货」是最近正在兴起的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新模式,比传统的品宣有更好的效果,比简单粗暴的直播有更大的品牌价值,更多的玩法还需要继续摸索。

不多说了,我接著去吃我的炸鸡,喝我一个人的小酒了,180斤的路口,我们不见不散。


不管是综艺还是其他游戏阿短视频、文章之类,互联网常态下的广告植入都是在切碎片化时间的点,综艺里传统的广告植入一般要么是静态展现,要么是穿插动态短片,直播带货也就是换了个形式,对于能接受的人自然能接受,不能接受的人,哪怕一个镜头都会让他觉得烦,相对其它地方而言,因为综艺里面的植入费用较贵,而且也涉及到节目的品质及审核之类,导致一般都是大牌或者市面上口碑过得去的产品植入,所以就这点来讲其实还好,就看时长的把握情况如何了,毕竟大家是来看综艺的,不是来看广告的。有句调侃怎么说来著?「我广告正看得兴起,你给我植入正剧???」


目前,带货直播越来越综艺化,李佳琪们的直播在带货的同时更是像「下饭」综艺一样被津津乐道。综艺内容与电商的碰撞越发的普遍,除了李湘等明星纷纷转战淘宝电商直播,带货主播薇娅、李佳琪的综艺「细胞」被挖掘开始加盟综艺。在各种需求的推动下,种草节目也纷纷被各个平台提上日程,综艺电商化热潮开始兴起。

事实上,带货综艺已不是新的产物。。全娱乐行业都在追赶直播带货的风口。所属正常现象。。


从现有情况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入局电商直播,这已是大势所趋。但如火如荼背后或是一地鸡毛,毕竟电商直播是人、货、场的协调统筹,不是简单的明星「玩票性质」,流量变现。

2020年,直播行业和综艺圈上演了一出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电商带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电商直播超过500万场;另一边综艺市场冰封未解,「无戏可拍」。从当下情况来看,网路直播带货虽已是大势所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