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還是對蘇聯歷史不了解。

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逝之前,發表了塔什干講話:

我們從來也不想干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部生活。我們過去沒有否認,現在也不否認中國存在著社會主義社會制度。

我們過去和現在從未以任何方式支持所謂「兩個中國的概念」,過去完全承認、現在仍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島的主權。

從蘇聯方面來說,過去和現在都沒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過任何威脅。我們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對中國提出任何領土要求,並準備在任何時候繼續就現存的邊界問題舉行談判,以便達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我們還準備討論關於在加強蘇中邊界地區的相互信任方面採取可能的措施的問題。

我們清楚地記得那個友誼,與同志般合作的紐帶將蘇聯和人民中國聯結在一起的時代。我們從不認為我們兩國間的敵對和疏遠狀況是正常的現象。我們願意在不帶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就雙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彼此事務和互利的基礎上,當然是在不損害第三國利益的情況下改善蘇中關係的措施達成協議。

之後在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宣布兩國、兩黨關係實現正常化。

所以,如不出意外,雙方一定會合作,但中國是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國,不會採取與蘇聯結盟的政策。

ps:大家過於關注塔什干講話了,卻沒有看到89年中蘇正常化。我還是補充下,無論是塔什干講話還是戈爾巴喬夫訪華,單純只是史實,我再加些史料。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鄧小平派黃華赴莫斯科弔唁,並就勃列日涅夫去世發表講話,對其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談話」稱勃列日涅夫為「蘇聯卓越的國務活動家」,說他的逝世「是蘇聯國家和人民的重大損失」。並指出他逝世前不久,「曾在多次講話中表示將致力於改善中蘇關係」,中方對這些講話表示「讚賞」。

從1982年10月起,李景賢和他的同事們跟隨錢其琛副外長在北京、莫斯科兩地間穿梭,就中蘇關係正常化問題與蘇方進行政治磋商,但其間數度波折。

1985年3月,年僅54歲的戈爾巴喬夫接任蘇共中央書記一職。為了打破談判僵局,小平同志於當年10月9日請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給他帶口信,後來還通過傳媒發表談話,強調蘇方如能在柬埔寨問題上邁出扎紮實實的一步,他願破例到蘇聯任何地方同戈爾巴喬夫見面。隨後,蘇方在這一關鍵問題上逐漸表現出鬆動。

到了1988年秋天,戈爾巴喬夫出於內政外交的需要,終於決定邁出實質性一步,藉此推動中蘇關係正常化,實現與鄧小平的會見。於是,歷時6年,在莫斯科、北京兩地舉行過12輪的中蘇政治磋商,終於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

很明顯,雙方都有意願,但都有防備,真不真心,仇不仇恨,不是重點。


昨天剛看到的,差點以為時間線變動了。


當時戈爾巴喬夫訪華,見了鄧,蘇聯已經很困難了。放棄東德,阿富汗撤軍,要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等等,全面戰略收縮。賣飛機已經不算什麼,中國直接借錢給蘇聯,不敢用美元,用的瑞士法郎。鄧非常明白蘇聯和美國,一個也不能倒。


那要看蘇聯衰落到什麼程度。中蘇之間的根本矛盾在於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破壞了蘇聯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絕對霸權。蘇聯不僅政治上控制其餘社會主義國家,而且軍事上把他們作為橋頭堡,經濟上用以補齊蘇聯的一些短板,這種霸權支撐起了蘇聯全面對抗西方的實力,所以可以說是蘇聯爭霸時代的核心利益,為此蘇聯才不惜與自己最大的社會主義盟友翻臉。

所以蘇聯與中國合作的前提是蘇聯的衰落已經使它完全放棄了全球爭霸的國策,完全放棄了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爭奪霸權和領導權的方針,並且不斷的被西方追著打…

因此按照蘇聯這個國家的性格來說,估計也只有解體了才會跟中國合作吧ㄟ( ▔, ▔ )ㄏ


兩隻刺蝟背靠背取暖,靠近的距離只取於寒冬的威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