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見國網陝西的商業承兌有不少筆拒付的,到期承兌是無條件的,也還看見其它的國企有拒付的筆數,這是怎麼回事?謝謝!


承兌企業沒錢就會拒付,不管是國企還是央企還是上市公司,發生這種情況只能起訴。
商業承兌,到期了國企賬上沒錢確實也對付不了!所謂的無條件兌付其實就是這個賬國企必須認至於有沒有錢!那不好意思了,其實一般這種情況少了


商業承兌匯票不同於銀行承兌匯票,從字面可以理解,一個是普通企業機構承兌的,一個是銀行機構承兌的,承兌主體不同,則承兌風險有高低之分,這是一層關係,即首先從匯票類型作區分,拒付風險,商承&>銀承,這一層關係,從大的方面看,再進一步看商承這一層裡面,開商承主體不同,如普通小企業,大企業,或者如題主說的央企,兌付風險也不同,這樣看就不會混淆了
違約…走程序吧…這跟誠信沒有關係…他沒錢還就只能違約,企業走破產重組。這是金融的世界不是街坊鄰里借點錢。
是什麼原因導致明明實力非凡的企業也會拒付,除了沒有錢付款,商票拒付的原因有幾條?請老師指教!
印象中還有些票據業務知識。

首先,誰告訴你匯票是沒有風險的,根據票據法六十幾條,寫了票據到期被拒付,追索權啥啥啥的,不就是告訴你匯票是會被拒付的么。

實際情況中,銀行承兌匯票這個風險基本沒有,銀行開承兌的時候會有保證金啥啥啥的。但商業承兌匯票最大的風險不就是會被拒付么。央企難道就不會經營不善么。。。。
請仔細了解一下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的區別,你就明白了這個直接百度就可以
商業承兌匯票依靠的是企業自身信用支撐,風險還是存在的,不能說因為央企國企的背景就認定一定可以到期兌付。而且央企國企仗著自己有國家撐腰,規模大勢力壯,近些年是屢有各種信貸風險發生的。有些時候可能風險比有些信譽好的民企還要差,這就是現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