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慮鳥,無人機等元素的幹擾,飛機飛行在對流層,或者更低的高度,會不會大幅度降低空難發生,或者大大降低空難發生後的嚴重後果?


前面遺漏了:瀉藥。

首先我們要知道,各種交通事故中,最要命的是撞擊所帶來的加速度。從正常前進在極短時間內減至零,所帶來的衝擊力是足以致命的。所以,即使飛機在地面上,如果在高速度下發生碰撞,例如衝出跑道,撞倒附近的建築物,一樣可以導致人命傷亡。這個與飛機在什麼高度並無關係。

要知道,現代的噴氣飛機,需要很高的速度才能起飛,這是指一百多節(已經達到時速三百公里的程度了),而就算是小型飛機,也會有一百節左右的數量級(約185.2km/h)。高速公路的車子在這樣的速度撞車,尚且也能死人,何況是飛機?

知道了這個,你就會明白「為了減少空難風險或致死率而降低飛行高度」是全無意義的。相反,這樣做其實是會令飛行更為危險的。

題主知道大氣中有「對流層」與「平流層」,很好,至少還能記住科學老師教過的東西。。。扯遠了,位處大氣最低約十公里左右(實際分界會隨緯度而有別,緯度越高,分界越低)的對流層,都是地球天氣變化活躍的地方,空氣流動較不穩定,所以飛機在低空飛行,遇上的不穩定狀況會較多,增加了操縱飛機的難度,以及失控的風險;更不要說雨雪雷暴颱風等天氣,當中產生的強勁上升與下沉氣流,除了可以令飛機失控,也有可能會令飛機承受的氣動應力大增,這樣可以令飛機散架。。。

至於在對流層以上的平流層,環境則比較穩定,飛機在這樣的高度飛行會較為安全。當然,平流層也可能會有強風,但那個一般是由於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射流,雖然時速也有幾百公里,但是方向較為單一,飛機操縱也會較為容易,甚至可以利用這些射流,提升飛機的地速,達到縮短飛行時間與節省燃料的效果。具體的情況則由於超出了此處討論的範疇,在此就不展開了。

另外,在較高的高度飛行,一旦發生什麼問題,飛行員至少也會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改出。對於噴氣飛機來說,如果發生什麼事情(例如全部發動機停車)令飛機急速下墜,最高下降速率大約為每分鐘15,000英尺(約4,500米),在正常一萬米的飛行高度中,也要兩、三分鐘才會下墜到海平面(當然山地就是另一個問題)。更何況現代的噴氣飛機,因為機翼設計令其有較高的展弦比,其實是有一定的滑翔能力(參看加航143號班機與越洋航空236號班機),下降率應不會太過糟糕。

兩、三分鐘雖短,而且也是危急狀況,但至少飛行員仍然會有機會修正飛機問題。《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專欄作家William Langewiesche在提及埃及航空990號班機事故時,提到使用波音767模擬器來模擬事發經過,發現就算飛機開始急墜,然後放手不管十五秒,也還有機會改出飛機,而佐證埃及方面說「波音767有升降陀卡死問題導致事故」的說法站不住腳。

所以嘛,如果飛機飛得低,一旦發生緊急事態,容許飛行員反應的空間與時間就變得更少,如果說幾十秒甚至幾秒就墜地,機上所有人可以做的,除了祈禱、「XX,I love you」之外,就再無其他了。。。(哭)


事實恰恰相反,大量災難性的空難發生在高度較低的起飛降落階段。

1. 飛行員處理故障需要時間

2. 改出危險飛行狀態需要時間

3. 堅持到迫降需要時間

對於客貨機來說,時間需要拿什麼來換呢?

高度

低空飛行的危險不亞於在農村土路上開F1賽車。

1. 強對流(橫風,風切,微爆流)

2. 高海拔地形

3. 能見度

4. 惡劣天氣

在低高度的基礎上再加上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事故幾率只會增加不可能減少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技術那麼先進,避開不就好了

2012.4.20 博雅航空213號班機 微爆流 機上217人無人生還

2012.5.9 蘇霍伊超級一百 撞擊薩拉克山 機上37人無人生還

2010.8.24 河南航空8387號班機 能見度不足強行降落 42人死亡

2014.7.23 復興航空222號班機 颱風夜間可控飛行撞地 48人死亡

Rest in Peace

PS 題主可以去看看Cineflix製作的《空中浩劫》系列,會對這方面的問題有更深刻的瞭解的。 先推薦一波B站UP ACICFG,已經更新到19季08集了。


是什麼讓你產生了「七八百km/h速度撞地會沒問題」的錯覺?

====

既然題主認為指出漏洞=槓精,那麼這個回答不是給題主看的,就是給旁觀者看的。

實際上但凡有過一點點飛行遊戲經驗的人都會知道,空間=操作餘地=安全,所以中高空=安全,低空=隨便失誤就會撞地=不安全。

其次針對題主毫無理由的「不考慮速度」:

  • 飛機墜在地上會毀的直接原因就是速度,題主卻不讓你考慮速度。
  • 固定翼飛行器這個話題就立即變得毫無意義,因為沒有速度根本飛不起來。
  • 商業飛行運輸的核心優勢,就是速度高於所有其它的交通方式。你要是保持七八百km/h的速度,那不管飛得高還是低,啃地上都是一坨;要是不要這個速度,那為什麼不坐高鐵?

這基本是典型的低質量問題。


其實問這個問題之前,建議先去了解了解民航相關知識,別看到一個空難,然後一拍腦門就問了。

首先,咱從飛機角度考慮。

你所指的低高度在這裡並不明確,那就按我國的中低空管制區來劃分,6000(含)以下為中低空管制區。除去你所提及的無人機,鳥,等UFO,那麼飛機只需要面對天氣。恰恰你除去的東西對飛機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反而天氣對飛機影響更大。中低空的天氣是很多的,晴空顛簸,雷雨,下擊暴流等等,這些對飛機影響都很大。所以,你可以看看民航事故統計,多半都是發生在起降階段。給你解釋一下,飛機要落地必須要減速,降低高度,降低速度。那麼飛機速度低了,升力就會下降,所以飛機通過襟翼來提高升力係數。此時,下降過程中飛機的姿態是抬起頭的有一定的仰角。(埃航7378max事故原因就是因為由於數據錯誤,由波音公司畫蛇添足弄上去的mcas告警了,誤認為飛機失速,自動修正仰角向下來用高度換速度,而飛行員沒有經歷過這一系統的相關培訓,最終無法改出,導致墜毀)。所以,如果在降落過程中遭遇風切變,會使飛機的高度、速度、姿態都受到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起降階段是飛機最危險的時候。以上是飛機角度。

飛行員角度,對流層頂天氣更少,而且阻力也小一些,更節油。如果飛機一旦遭遇了什麼故障,高高度更能夠幫助飛行員調整。

空管角度,6000米,現有的高度層感覺都不夠用了,你這6000米我該怎麼指揮???

以上,如有不妥望指出。


大氣從低到高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一般亞音速民航飛機飛行高度在8000-12000米之間,也就是平流層內。

平流層內的空氣不發生上下對流,只有水平方向的平流運動。因此氣流較為穩定,適合飛機飛行。此外,平流層距離地面較遠,空氣中懸浮顆粒物,雜質很少,能見度極高,同樣的,因為遠離雲層,也很少受到天氣影響。其他方面來講,平流因為平流層空氣比較稀薄,空氣阻力小,因此飛得越高越省油,而且飛得高了還能有效減少噪音污染。當然了,也不是越高越好的,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飛機也就越難維持升力,所以飛機都有實用升限,一般在12000米左右。

不過,題主描述裏說的「飛的越低越安全」也是不成立的。想像一下你從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自由落體,估計想留個全屍都不太可能了,而一架飛機怎麼可能飛的比樓還低呢?要是真遇上了失控俯衝自由落體,飛多低都無濟於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