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又是非空又是非非空?!舍掉一切分別執著,一切的前提都因為有我這個對立的概念? 後面內容有些雜,喜歡回答那個就回答那個吧!止觀是不是修鍊的就是大圓鏡智,為什麼止觀總是與自在相連,是不是為了那種理想化的寂靜!?我的本質是空性的?緣起性空?如果萬法唯識,識又是量子態變化的結果,那麼???糾纏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每一個量子是不是都是不生不滅的?世界是不是隻能相對確定?諸法空性也是標月之指,緣起性空也是表法。放下一切,但又保持樂觀努力,是一種什麼狀態,不矛盾吧?緣起性空思想在佛陀以前存在嗎?或者有沒有類似的說法?佛陀證道所說的中道是不是空有不二,為什麼他說如果我證悟的是真理,就讓碗逆流而上,結果真的逆流而上。是不是所有生命都會被已知束縛,諸法無自性我!如果世間八法的苦與樂不二了,是不是就已經離苦得樂了?無我是不是最根本也是最全部的舍,舍掉妄念之本?是不是所有的人的一生都是在感悟人生,只是有的人主動,有的人被動?常常內觀自省的人會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可能是個壞人嗎?


《圓覺經》很好地回答了你的問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

吾今後夜當般涅槃。汝等。今者最後見我。最後受化。最後合會。汝等。從今更不見我。我亦不復見於汝等。

汝諸比丘。止莫憂悲。一切所愛稱意之物皆當離散

諸比丘。生法 有法 有為法。差別法 覺知法。因緣所生敗壞之法。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諸比丘。假使久住會當去矣。

諸比丘。凡有生者無不有死。一切諸行 無有常定究竟不變

諸比丘。生死是苦 涅槃是樂。汝若欲令未得者得。未達者達。未證者證。當勤求之。

諸比丘。勤修方便慎莫放逸諸佛世尊以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一切助道善法

是故汝等當受我化


舍利弗言。

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

佛言。

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偈中。

舍利弗言。

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

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因緣所生義 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 是義生非滅

爾時大眾。聞說是偈。僉大歡喜。皆得滅生滅。生般若性空智海。


世間法,苦與樂都是生滅。此樂非佛法說的常樂我凈之樂。佛法之樂,不苦不樂,世間苦樂滅盡,唯此不滅。圓覺經說,諸幻滅盡,覺心不滅。你要發現此覺性。覺性不動。只是當下一念不生,全體畢現,此為見性。見此不生滅性。此性即心,即佛法。佛法是心法,佛即心。此心無形無相,了不可得,故達摩祖師為慧可安心,慧可覓心了不可得。

既然了不可得,那如何修。

你說有個法,此法非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語,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第一個法,是心。第二個法是此心之所在,或言所行,或言所證。第三個法,是方法。心法沒有方法,但是都是方法。見此覺性不動,就能知道空身空心空性空法是什麼意思。唯證乃知。空,不是意識思維的空。當體即空。

不教人見性法,都是心外求法。即非法。


謝邀,好好活著多幫家裡幹點兒活兒比什麼都強,現在學佛基本學不成,因為連教材都搞不懂有哪些。多看看包括哲學在內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書要更靠譜一些。如果嫌太正經,一點都不酷的話,就看書版的《金瓶梅》,那裡面有佛法。少弄這些有的沒的的。


我不明白某些題主既然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去自己從經論裏找答案,而是喜歡在網上看一些支離破碎的碎片化知識,然後主觀地糅雜在一起。到最後整個知識體系不但沒能建立,反倒是一團亂麻。問: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什麼答:轉有漏的心為無漏問:有漏的心是什麼答:煩惱能夠在其中染雜,隨增的心問:煩惱是什麼答:隨心一起運轉,導致心造各種不善業的原因。具體有十隨眠:貪嗔癡慢疑無明身見戒禁取見邊見邪見問:如何能夠消除煩惱

答:認清煩惱的本質:包括產生的原因,發生的作用,導致的結果。並且做出正確的抉擇。

問:如何能夠認識煩惱的本質(原因,作用,結果)答:通過現觀緣起法,也就是十二因緣就能夠認識。無明(煩惱)導致了行(身口意造作),行導致了識,名色……受(果報),受又導致了愛(煩惱),愛導致了取,有(生五取蘊),有導致了生,老死(果報)。問:如何才能現觀十二因緣答:通過四念住,觀察十二因緣。比如契經中說的:觀四念住集,滅(緣起)。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滅。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滅。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滅。作意集則法集,作意滅則法滅。再比如可以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分別觀察身(色法),受,心(名法),法(行法)的緣起生滅。問:如何能夠入四念住答:通過五停心觀。比如數息觀。問: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答:學習四諦法。在通過四念住觀察緣起時,對客觀的集,滅現象做出這是苦,這是無常,這是無我的如理作意。進而逐步消除對色的貪愛,對受想行識的貪愛。產生出離的慾望。消除對十二因緣法的無知,無明,各種不正見,形成正見。最終消除所有的煩惱,達到心的清凈。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讓修行人離法執,是去所知障。你的認識是錯誤的。

分別亦非意。有無分別皆非究竟本意。不要再繞了。

止觀是天台宗修行佛法的一個法門,禪宗稱禪定,凈宗稱一心不亂。大圓鏡智是唯識觀點。

你如果專修止觀可以到天台宗道場,請出家師教授你。佛法不能自學。

你學的太雜了,東一榔頭,西一掃帚。佛法名詞亂用一氣。怪不得你這麼多問題,沒法給你做解釋,根本沒基礎啊。


法與非法都是塵用佛法可以掃除非法這個「塵」然而,最終,佛法也是「塵」,兩個塵都掃除,纔是自性顯現的時候如果你要說為何不一塊兒把非法與法都掃掉,因為我們不是六祖如果問塵盡後剩下什麼,塵盡後是六根,六根盡後是是如來藏如來藏無處不在,我們的根本智慧是可以見到如來藏的,但我們的六根受六塵障礙,看不到了,要看到如來藏,首先得做到六根清凈,然後六根合一,而後,六根的依託就是如來藏,如果我說錯了,也請指正


你落在「思想」的陷阱中了,滿腦子都是概念。空不是概念,空是無、是沒有。不是沒有「什麼」,就是沒有。請參考本人的「悟道」專欄,對空性有很深入的探討。


常常的用四念處來調心的時候,隨時隨處就是用四念處來調心,愛的時候不愛,憎的時候也不憎。尤其是你若是天天的讀這《阿含經》也好,你讀《大般若經》也好,讀《金剛經》也是一樣,常讀這《金剛經》,你把《金剛經》這個文記住,隨時這麼思惟、隨時這樣子觀察,那麼你不靜坐的時候,說是和這個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還是這樣子觀察。

所緣的境界可以有變化,今天是看這是餃子,明天看的是米、是飯,後天是麵條,明天看的是一朵花,後天看的是毒蛇,所緣境可以有差別。但是這個能緣的智慧無差別,都是用諸法實相的智慧觀一切法無有差別,他就超越了這個愛憎的境界。所以是「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你天天這樣子靜坐,天天這樣觀察,這就完全不同、完全不同了。如果你不這樣做,不這樣做就是「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這是一般的境界,這個「染污愛生」就是我們一般的人的生活境界,不修學四念處的人就是這樣子「染污愛生」。

佛學與人類延續 生存競爭不關乎倫理道德 戰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合作在道德秩序上要求超越戰爭與種族歧視

爵士貓:佛學與人類延續 生存競爭不關乎倫理道德 戰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合作在道德秩序上要求超越戰爭與種族歧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種族歧視為什麼是錯誤的?

從生物學角度而言,生物存在一種生存的競爭。人類的戰爭,本身就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競爭。

人類生存的競爭,從根本上而言,不關乎倫理道德秩序。從這個角度而論,人類戰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所以,金胖三,想盡辦法,不顧朝鮮可能被滅絕而全力開發核武器,有其完全的邏輯合理性。

世間上愛的事情像澆花似的,養了一盆花你要天天打理它,給它澆水,給它施肥,然後這個花才茂盛,你若不睬他還不行的。所以這個愛,社會上的人的這個「愛」還繼續的要有服務的事情,這個愛才能增長,那就叫作「取」,追求這個愛的纔有取。

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從經驗上就會知道這「愛和取」的關係。愛增長名「取」,這愛你若是不去保護它,你還雖然是愛但是這會有變化,就不能愛了。所以這愛非要繼續的加上一些增上緣去保護它、去滋潤它,這個愛就會增長叫「愛緣取」,我們習慣是這樣子呀!

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

這裡回答「謂所有取皆愛為緣」,這個取,煩惱一天一天的增長、煩惱一天一天的重,這愛心非常重,愛心非常重,那個瞋心也一定隨著會重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那個愛心特別重就是「愛為緣」,就是你不斷的愛,這個愛就會嚴重了,這個道理是一定的,所以「所有取皆愛為緣」是這樣。

金胖三,因為恐懼與不安,煩惱不斷加劇,必須擁有核武器纔可以安心!金胖三,愛核武器了!

但是,人類不單是競爭,還有合作。特別是現在全球一體化,就在道德秩序上要求一種超越戰爭與種族歧視。金胖三,搞核武器,雖然對朝鮮有必要性,但是朝鮮無法保證完全控制自己的核武器,這就是國際社會對朝鮮搞核武器的行為必然要制裁。

「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這個我們不修學四念處的人,我們睜開眼睛看別人,或者是自己和自己一樣日常生活是一樣,就是用自己的這種凡夫的分別心,去看別人也都是這樣子。但是若是個修行人,你用凡夫的心來衡量修行人就是搞錯了,他就是不一樣了,所以那也就是出乎意料之外。

修行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六識和六種境界接觸的時候,有「明觸所生受」,就是有般若的智慧。這個時候的境界不是愛、不是愛的境界,他見到滿意的境界,心裡面不是那麼愛著,見到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也不執著,見到非滿意、非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因為他用般若的智慧,『若見諸相非相』超越了相的境界,超越了這些境界。因為這都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鏡中相的,都是畢竟空寂的。這心無住了,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是這麼一種清淨超越的境界了,所以不是愛。

雖然也是觸,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了,但是可不是愛,就改變了,所以受為緣而不是愛。他因為也是有觸,但是可不是愛了,所以「所餘有支生」,就是另外的屬於聖道的無漏的行、無漏的一種境界,無漏的功德境界出現了,不是一般的有漏境界,所以說「所餘有支法生」。這個「所餘有支法生」,那麼這就是意生身、法性生身的。你在栽培法性生身的因緣,而不是生死的因緣了;就是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斷盡了以後,入無餘涅槃以後,得到的法性生身那種因緣了,這個不是凡夫境界了。

但是,人類不是所有國家,所有種族,都是佛學的修行人,都在修行四念處,都可以超越人類的愛欲與憎恨。這是一種真實與全面的世界現象。

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裡,就可以導致人類的滅絕。

國際社會,為了人類的延續,必然要追求一種國際秩序。此種國際道德秩序,也許就是用一次道德戰爭消滅一種不道德秩序存在。

所以,國際社會必然要用所有手段,消滅潛在的恐怖主義威脅!

所以,佛祖要求修行人無分別心,無相無願空性,纔是人類長久生存的正道。

種族歧視與人類戰爭,是同樣的問題,以此類推,即可。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妙境106 若法無明為緣彼法是行耶 設是行者彼無明為緣耶 若愛為緣皆是取耶 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

這是第三科是「受與愛」,受與愛是怎麼情形?先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說是我們現在的內裡面這一念靈明的心,我們這一念的靈明的心可以見色、可以聞聲、可以分別,知道好、知道壞。這一念分別心和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就是「受」,和境界、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它就有受,就是有感覺。

這個「受為緣皆是愛耶?」有了受的時候就會再生出來一個愛嗎?我們有了受,我們通常說是享受,在受的境界裡面,因為自古以來的經驗太多了,見一樣學一樣,我的父母是這樣子我也是這樣學,我的老師這樣子我也是這樣學。可是父母和老師也是向前人學習,當然繼續的讀書,繼續的做事,從經驗中又會選擇出來自己所歡喜的。總而言之,選擇自己所歡喜的境界去享受。因為從受裡面知道能感覺到有點滿意,所以就是受的時候,一定是有可意的事情就是愛,因受而得愛,因受而得到一個滿意的、可愛的境界去享受。

若是不受的時候,這個可愛的受、這個愛是沒有的,所以叫做「受為緣」,受緣愛。現在這提出這個問題,因受就決定是愛嗎?就是這麼意思。你所受的一定是可愛的嗎?提出這個問題。「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說是我感覺到可愛的事情,一定是受作因緣的嗎?這提出這兩個問題。

「或有是愛,非受為緣」,或者是可愛的,我所追求的一定是我所歡喜的,我所愛的事情,我所愛的。是我所愛,我纔去追求,我不能自己追求苦惱沒這回事情。是愛!但是,不是以「受為緣」的,不是以受為緣的,就不是以日常的經驗中的這個受做因緣的,不是。

譬如說是我們生活上的習慣,總是在這個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五欲裡面追求可愛的欲,我們習慣生活上是這樣子。但是有的時候不是這麼回事,這個可愛的境界不是從受來的,就是從來我沒有經驗過,由經驗中選擇自己可愛的事情來追求,現在不是!你沒經驗過。什麼呢?「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愛」。

那就是佛教徒,佛教徒就能夠從這個一般的平凡的境界出來,更上一層、更高一層,超越了一般的境界,有不同的追求的事情,是什麼呢?「謂希求勝解脫」,就是佛教徒他因為學習了佛法,他對於世間上的欲、這些愛的事情不滿意,希求一個更高尚的境界,那就是「勝解脫」,有大的力量、有強大的力量能解脫一切苦。因為世間上的受緣愛,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令人苦惱。

追求這個愛就是個苦惱的事情,假設你追求到了,追求到了還是苦惱。苦惱的時候,還非有一天非失掉不可,失掉了以後還是苦惱。所以追求的時候是苦,保護不要失掉,保護就是苦,失掉了還是苦。那麼佛教徒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我不要了!不再追求這件事。追求更殊勝的境界,那就是涅槃的境界、聖人的境界。追求這個,這件事也是你自己你所愛的,我歡喜這件事,你有這樣歡喜才能這樣做,一定是有願有這個願望,有這個願望我才肯去採取行動,所以那也是可以說是愛,也可以說是愛。

「及依善愛而捨餘愛」這是另一種,另一種是「善愛」,就是好過一般的欲愛,好過一般的欲愛那是什麼?那就是禪定:修學色界定、修學無色界定。這個色界定、無色界定是好過欲,所以稱之為「善愛」。「而捨餘愛」棄捨餘愛,剩餘的,世界上的榮華富貴、世間上的這個五欲,我不要了、不要這個愛。「及依善愛而捨餘愛」這個也是,「是愛非受為緣」並不是受為緣的,就是想要得禪定的人只是從書本上,或者別的人介紹這個是怎麼怎麼的,他沒有經驗過。這個「受」是經驗的,已經受到了。

我喫這個餃子感覺到好,我受了還要繼續喫餃子,那就是已經有了受以後,願意繼續的受來滿足自己的愛。現在是這個勝解脫是涅槃的境界,只要是凡夫他都沒有經驗過,沒得禪定的人對禪定究竟怎麼的回事也是不知道,只是書本上聽人說而已,所以他不是以「受為緣」的,不是你以前經驗的作因緣,是另一種智慧加上一個信心、清淨的信心,沒信心這件事也是不行的。所以「及依善愛而捨餘愛」,這也是愛,但不是受為緣的,所以有是愛而非受為緣,這才成就的。

我昨天我看了一本書,我是另外查一個問題,忽然間遇見一段文說出一件事,什麼事呢?說一個人丟了一件東西,那件說是鐵,金銀銅鐵的鐵,其實就是斧頭、斧子。匠人拿著用的斧頭,他丟了怎麼找也找不到,找不到心裡面不舒服。因為常常要用這東西做工,找不到了怎麼辨,那麼就老是想這件事。忽然間看見鄰居,鄰居有個青年人出來走路,他就看著,哎呀!是他偷我這個斧頭,我這個斧頭他偷去了,我看他這個人的眼神像他是偷我斧頭了,我看他說話也像是偷我斧頭了,他那個說話的表情、那個走路的態度都像是他偷我斧頭的,心裡面一點也不疑惑,這人是把我斧頭偷去了,心裡一點也不疑惑。但是不能坐在那兒光疑惑不行,還是要出去做工,來山上去掘地去做工,在這裡掘地斧頭在這裡找到了,找到了!那麼回到家裏心情好了、舒服了一點。又看見那個青年人出來,看那眼神不像、不像偷我斧頭的,那說話也不像、那個表情也不像、走路也不像,這思想完全轉變了、完全不同了。

我看見這件事很有道理、很有道理,真是!很有真的道理!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事情其實一樣、一樣的。自己遇見了一個事情,感覺為什麼會有這件事情呢?就在想是怎麼來的,這樣子、這樣子,就疑惑是這樣子、這樣子,然後疑惑疑惑的完全沒有疑問了,就是決定是這樣子。 等到忽然間有其他的因緣的衝擊,喔!改變了,不是!那麼原來疑惑的對象在心裡面完全沒有了,完全沒這件事。這是我們平常的一點小事情啊!其實也就是大事情。

若是我們在佛法裡面修行想要得涅槃,從書本上看見佛、供的佛像,這是得涅槃的人,看見一個同梵行者他在這裡走路,這個人他是希求得涅槃的人,同他說話也是得涅槃,自己完全沒有疑惑,自己也希求這樣子。那麼繼續這樣子行動,那就成功了。完全是憑自空想一點沒有根據,就是憑一念信心,沒得果而就相信有因,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或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這是第二句。「或受為緣,而非是愛」是受為緣,但不是愛是什麼呢?「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這個「無明觸所生受」,無明觸就是我們沒有智慧的人,沒有學習過佛法,就算是學習過佛法,你沒能夠修四念處、你不修四念處,我只是在書本上翻一翻、看一看、講一講或者寫文章這些事情。

但是自己日常生活的時候,舉心動唸的時候完全不用四念處。那麼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活動的時候,就是「無明觸所生受」就是沒有明、沒有這個四念處的光明。他就是原來的生死凡夫的這種習慣。這個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四念處的氣氛、沒有般若的氣氛,就是原來的貪瞋癡的習慣,叫做「無明觸所生受」。這時候「生受為緣」,那當然這是一般凡夫的境界。

現在是「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去掉這個、這個不算數。就是修行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六識和六種境界接觸的時候,有「明觸所生受」,就是有般若的智慧。這個時候的境界不是愛、不是愛的境界,他見到滿意的境界,心裡面不是那麼愛著,見到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也不執著,見到非滿意、非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因為他用般若的智慧,『若見諸相非相』超越了相的境界,超越了這些境界。因為這都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鏡中相的,都是畢竟空寂的。這心無住了,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是這麼一種清淨超越的境界了,所以不是愛。

雖然也是觸,他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了,但是可不是愛,就改變了,所以受為緣而不是愛。他因為也是有觸,但是可不是愛了,所以「所餘有支生」,就是另外的屬於聖道的無漏的行、無漏的一種境界,無漏的功德境界出現了,不是一般的有漏境界,所以說「所餘有支法生」。這個「所餘有支法生」,那麼這就是意生身、法性生身的。你在栽培法性生身的因緣,而不是生死的因緣了;就是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斷盡了以後,入無餘涅槃以後,得到的法性生身那種因緣了,這個不是凡夫境界了。

「或有受為緣亦是愛」,這是第三句,也是受為緣也是愛。「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這就是我們一般的這種不修行的人的境界。不修行的境界就是無明觸,就是糊塗、就是糊塗的執著心,執著心去與受的境界一接觸了的時候,這個染污的愛心就生起了。就是要找一個可愛的境界,不可愛的境界希望它遠離,就是這種一個愛、一個憎,就在愛憎裡面生活。我們這個不修行的人就是在內心上來說,表面上都是假的,內心裡面不是愛就是憎。也會有不愛不憎無記的境界也會有,就是在這愛憎裡面生活。那麼修行人就是明相應觸的時候,超越了愛憎的境界,是無住生心的境界。

所以我們從佛…、從經本子、從語言文字上的佛法上的學習發覺到一件事,常常的用四念處來調心的時候,隨時隨處就是用四念處來調心,愛的時候不愛,憎的時候也不憎。尤其是你若是天天的讀這《阿含經》也好,你讀《大般若經》也好,讀《金剛經》也是一樣,常讀這《金剛經》,你把《金剛經》這個文記住,隨時這麼思惟、隨時這樣子觀察,那麼你不靜坐的時候,說是和這個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還是這樣子觀察。

所緣的境界可以有變化,今天是看這是餃子,明天看的是米、是飯,後天是麵條,明天看的是一朵花,後天看的是毒蛇,所緣境可以有差別。但是這個能緣的智慧無差別,都是用諸法實相的智慧觀一切法無有差別,他就超越了這個愛憎的境界。所以是「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你天天這樣子靜坐,天天這樣觀察,這就完全不同、完全不同了。如果你不這樣做,不這樣做就是「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這是一般的境界,這個「染污愛生」就是我們一般的人的生活境界,不修學四念處的人就是這樣子「染污愛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它是第四句。

「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這個我們不修學四念處的人,我們睜開眼睛看別人,或者是自己和自己一樣日常生活是一樣,就是用自己的這種凡夫的分別心,去看別人也都是這樣子。但是若是個修行人,你用凡夫的心來衡量修行人就是搞錯了,他就是不一樣了,所以那也就是出乎意料之外。

就是說阿育王有個弟弟,阿育王是信佛,阿育王的弟弟還不信佛,他弟弟就向他哥哥阿育王說:你相信佛對出家人那麼恭敬,我看不值得恭敬。他說:什麼道理呢?說是那個外道修苦行,一天就是不喫飯,喫這個空氣或者喫的很少,或者在那個有刺的草上臥在那上面修苦行。來問他:你有沒有欲心?他說:還是有欲心。出家人佛教徒住的房子、大廟也很好,穿的衣服也好、一天喫的也很好,看那面色也都很正常、很健康的,他沒有欲心嗎?若有欲心和一般的人一樣,怎麼這樣恭敬他呢?這不修行的人對於出家人就是這樣想的。

阿育王一看…我這個弟弟喔!這樣子。這個故事可能常常講…。就對他的大臣就設了一個計,就是讓他弟弟做皇帝,他自己退位讓他弟弟做皇帝,這就是做王了啊!讓他做王的時候,阿育王自己出去多少天以後回來就說他犯罪了,他在皇宮裏怎麼樣、怎麼樣有很多非法的事情,就判他死刑。但是現在不執行這個死刑,留著七天給他非常欲樂的五欲境界,非常的美滿。

但是天天派一個人就說:你還有七天的壽命,天天告訴他:你有七天壽命,今天過去一天了,還有六天!這樣子嚷,這麼樣的對他講。到了第七天的時候,阿育王就問他:你心情怎麼樣呢?你這享受五欲樂的情形怎麼樣?他說:我沒有心享受,我一聽這個旃陀羅在那裡敲鑼唱說我還有七天的壽命,已剩了五天了…剩三天…剩最後一天,我心裡就驚啊!沒有心享受五欲。

說是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思惟就要死了,這個享受五欲樂的心情沒有了。說是那些比丘沙門,佛的弟子修學四念處的時候,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比你還嚴重、比你還厲害,沒有欲心。雖然喫的飯喫得很飽、喫的營養很好,你看的面色很正常,但是心清淨,就是因為修四念處的關係。所以也是「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若受為緣,一定是愛嗎?所以有這個問題。若是我們不修四念處、不修四念處不行!不修四念處是不行的,你沒這個境界。

這底下是「依順後句」回答,「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說若愛為緣,皆是取耶?我們平常的凡夫的習慣,這個愛、愛著一個境界的時候繼續的愛、繼續的要追求這個愛。你不追求這個愛就沒有了、就失掉了,你要繼續追求它。

我也看見報紙上有人說:世間上愛的事情像澆花似的,養了一盆花你要天天打理它,給它澆水,給它施肥,然後這個花才茂盛,你若不睬他還不行的。所以這個愛,社會上的人的這個「愛」還繼續的要有服務的事情,這個愛才能增長,那就叫作「取」,追求這個愛的纔有取。

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從經驗上就會知道這「愛和取」的關係。愛增長名「取」,這愛你若是不去保護它,你還雖然是愛但是這會有變化,就不能愛了。所以這愛非要繼續的加上一些增上緣去保護它、去滋潤它,這個愛就會增長叫「愛緣取」,我們習慣是這樣子呀!「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這個煩惱增長了,都是以愛為因緣的嗎?這提出兩個問題。

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

這裡回答「謂所有取皆愛為緣」,這個取,煩惱一天一天的增長、煩惱一天一天的重,這愛心非常重,愛心非常重,那個瞋心也一定隨著會重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那個愛心特別重就是「愛為緣」,就是你不斷的愛,這個愛就會嚴重了,這個道理是一定的,所以「所有取皆愛為緣」是這樣

「謂除取所餘有支」,就是「愛為緣」不是取是其他的有支,「取」是個有支,其他的支。譬如生老死,你也會愛這個生,自己的生命體你也會愛它,這個老死也就是生,這生不斷的增長就變成老死,自己還是愛的。雖然自己老了也是愛,死的時候也還是愛,也還是放不下還是不想死,這就不是「愛緣取」了。

「及緣善愛勤精進等諸善法生」,這和前面那句是相同的,是愛為緣而不是取,那是什麼呢?就是「緣善愛」,就是另外殊勝的善法,那情形不同。譬如說這個人歡喜寫字,歡喜畫畫,那和一般的欲還是不同一點,那也是愛,但是和其他的愛好像不一樣。但這裡說是「緣善愛」。

譬如說是他要造一個醫院,這個地區缺少醫院,他有條件能集聚力量造一個醫院,為這地區的人服務,或造一個學校、或在這個地方造一個廟,做一個佛教的事業來利益這個地區,那麼這叫「善愛」,這是另一種殊勝善法的愛。他這樣子愛「勤精進等」,或者是修學聖道,精進的勇猛的修學戒定慧,「諸善法生」,得到四禪八定了,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或者得無生法忍了,或者是把《華嚴經》背下來了,或者把《法華經》背下來了,那這個人情形就變了。那就是「愛為緣」而不是取,轉變了、變化了。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說佛法尚且應該舍,何況外道之法(此義是阿含經的意思,不是金剛經),這個和分別心兩碼事,因為分別心是有漏的,而法尚應舍無漏,打一個比方,佛也分得清男女吧?你不能把分清男女的分別心當做分別心,因為這個和煩惱沒關係,但是有的農民家庭重男輕女,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女嬰,立刻抱到山裡弄死,這樣的重男輕女就算分別心在俱舍論中把分別心分成三種,自性分別,計度分別和隨念分別,這裡面自性分別不會產生分別心,而分別心唯獨從計度分別和隨念分別中產生。自性分別就是指客觀的分別,比如紅的綠的,香的臭的,佛教的外道的,這都是自性分別,自性分別永遠不會產生分別心。計度分別是指邏輯推理,隨念分別是指回憶,分別心永遠是從這兩種分別中產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