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預買的上汽大眾新帕薩特,牌上寫著19年3月出廠,銷售告訴我4月底車才出來到7月才到店,現在9月不算庫存車。請問庫存車的定義是從車入庫4s店開始算車儲存時間還是從出廠時間到現在開始算?從出廠真的需要2-3個月那麼久才能到4s店嗎?


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幾個問題:

1、從買家角度來說,庫存時間以生產日期為起點計算,從汽車廠商角度來說,庫存時間以入庫日期為起點計算。

2、車子出廠不代表馬上就會發往4S店,而是在4S店有批發計劃並打款之後,廠家才會安排發運。

以上兩個結論包括庫存車相關的內容,還需要展開來說更清晰明了,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嚴格意義來說,「庫存車」指的是一切在庫(房)的現車,而現在整個汽車行業包括經銷商和消費者,都默認「庫存車」是存放時間過久的「滯銷車」

——當然,我個人認為,一個詞語只要應用範圍足夠廣,不影響溝通和交流,那就沒必要去上綱上線的糾正。


關於廠家汽車排產計劃

當前主流品牌廠家採取的排產計劃都是「常備車型」+「4S店需求車型」

常備車型通常是各自品牌的熱銷車,4S店進貨需求大,消費者購買需求也大,廠家源源不斷地生產熱銷車型,是對市場的基本供應。

但是當前汽車市場環境下,品牌廠家往往也會調控資金壓力和生產壓力,所以就需要4S店提前預測下個月(後三個月)的銷售情況,以幫助廠家合理制定排產計劃。沒有需求預測這種要求的品牌,往往就對月度(季度、年度)的車型銷售任務管控很細緻。終極目的都只有一個,緩解各自品牌廠家的排產壓力。

4S店需求計劃預測表,通過一系列數據進行規劃和合理生成

看到這裡就很好理解了,通常存放於廠家,尚未發給4S店的汽車資源有三種情況:

(1)廠家常備車型,生產下線後等待4S店有進貨需求,再安排發運,由於不同品牌的經營狀況不同,常備車型在廠家大庫的存放時間也不同。

(2)4S店一定期限內需求的車型,這種車型在廠家層面會按照排期進行階段性生產,下線後通常很快會被4S店打款提走,以完成進貨任務。

(3)訂單式銷售車型,這種車型只有在客戶交付定金、4S店提報訂單需求後,廠家才會安排生產,通常生產周期也會久一些,動輒1-2個月以上。

關於4S店庫存管理

4S店從廠家進貨也分三種情況,分別是:

(1)完成當月進貨(銷售)任務

(2)完成客戶訂單需求

(3)完成廠家強制配額

只要這家4S店運營狀況良好,該品牌的市場環境良好,那麼經過庫存管理依然會出現庫存車的情況,明顯是以上第3點的原因居多。

但是很可惜,當前市場環境並沒有那麼好,所以很多庫存車也是由以上第1點導致出現的。

看似符合第2點的消費者可以鬆一口氣,但是又追溯到了「廠家排產」其中的情況:廠家那邊也是有可能出現庫存車的。

原則上來說,4S店完全有理由根據車輛到貨入庫日期去計算庫存時間,但是消費者不認啊,廠家偏偏有時候也是豬隊友,給訂單客戶發運庫存車是最影響廠商關係的行為。

在骨感的現實面前,4S店根據車輛生產日期去管理庫存結構才是正確的做法。

庫存3個月:調整車源所在地,比如從二網回調車輛並更換較新的車源,比如將展廳內的車輛與庫房中的車輛互換。(因地而異,有些客戶喜歡選展廳展車,因為室內存放且乾淨,有些客戶極度厭惡展車,認為人來人坐,與二手無異。)

庫存6個月:庫存預警,並制定促銷策略,包括但不限於:額外優惠/資源外放/加大內促/懲罰機制。這個庫存時間也是傳統意義上被稱為庫存車的起點,雖然對於一些弱勢品牌不太公平,但市場本來就是無情的。

庫存12個月以上:4S店都不好意思說這是新到店的車,給予額外優惠是必然的,同時也要承諾售後二次檢測、更換機油甚至補做保養。

庫存24個月以上:部分地區車管所不允許直接上牌,必須至驗車處進行上線檢測後方可辦理上牌手續,同時對於營運車輛縮減使用年限,比如原本8年報廢的營運車,強製為6年報廢。

附圖是我多年前處理的一起客戶糾紛情況說明,購買營運車輛千萬要注意生產日期

關於遇到庫存車該怎麼辦

作為消費者,首先評估自己的接受度:是完全不能接受庫存車,還是在能獲得更多讓利的情況下可以接受庫存車。

如果是前者,那麼只需要做到這兩點:

(1)簽訂合同之前,白紙黑字明確註明不要生產日期超過X個月的車。

(2)訂單車輛到店/當天直提的消費者,看到庫存時間超過心理接受度的車輛,直接拒絕。

如果是後者,那麼就可以和銷售顧問好好砍價一番:

(1)庫存5-6個月,以要贈品(裝飾、保養)為主,因為這種庫存時間的車輛其實並無大礙,這個用戶不要,可能下個用戶也會要,4S店也就不會輕易給出可觀優惠。

(2)庫存6-12個月,可以談額外的現金優惠,價格談判原本就是你來我往,雙方在其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即可。

(3)庫存12個月以上,購買時需謹慎,畢竟一台車如果能這麼久沒賣出去,本身存在問題的可能性就大一些,還是那句話,我們不排除這台車就是單純的放久了而不是有問題,但是做為普通消費者,你有能力去甄別嗎?


庫存車不是洪水猛獸,尤其是對於我們汽車行業的人來說,很多同事就喜歡以更低的價格去買自家公司的庫存車,畢竟知根知底,省下來的也是真金白銀。

而如果是對庫存車疑慮難消的消費者,與其在這種時候讓自己為難,甚至提車之後都思來想去不能安心,那麼不如在選購階段就直接放棄庫存車。


什麼庫存車不庫存車,消費者問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要「庫存車」優惠力度大一點,便宜點。我負責的告訴你,4s店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庫存車一說。舉個例子吧,如果奧迪店裡有台奧迪Q7庫存了大半年,你說這車算不算庫存車,應不應該跳樓價往外甩賣?我告訴你,有的店就不甩賣。就算到了Q7要換代了,他也不甩賣。因為新Q7上市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新款優惠力度非常小。這時候,反而老款還有人覺得優惠大,划算呢。所以,所謂庫存車,無非是經銷商的一個心態問題,如果資金壓力大,庫存壓力大,倉庫里剛到的車都是庫存車。如果沒有資金壓力,庫存車就算擺個半年,一年又何妨?


謝邀。一般出廠超過3個月就是庫存車了。但是目前在4s店的說辭中,超過6個月才會承認是庫存車。

另外說一句,出廠時間以後半個月時間就能夠到達經銷商處(位置太偏或者數量太少需要好幾個地方湊一湊除外)一般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庫存車也不是不能買,如果車輛是停放在室內沒有暴晒等,時間可以延長,還有如果每隔一段時間經銷商會發動汽車,電瓶充電等措施,那也沒有任何問題。

就怕是停在室外半年一動不動的,那基本到手就得去檢查保養看看老化到什麼程度了。


庫存車是指超過流轉周期的車比如一輛車從進貨到賣出去周期是1個月。那麼一輛車一個多月還沒賣出去那就是庫存車了。一輛車資金那麼大壓不起的。庫存多了資金就周轉不過來了


謝邀。在一般情況下生產日期起算6個月以上是長庫齡車。

至於物流時間,這個就是千差萬別了,有可能你要的車型配置顏色稀缺,外區調過來的,這種情況這個車已經在外區待了一段時間,現在過來時間肯定長,也有的車生產日期和提車時間只有幾天的,這種情況是生產線下來就直接拉到經銷商了。

現在很多人喜歡看生產日期,其實這個如果不是很長時間的話是真沒什麼影響,車輛出不出質量故障,這就是一個發生幾率,賭的是人品和運氣。一切順順利利就好了,不要太講究,太講究自己也累 。我今年和另外兩個朋友一起買車,他們又看期程又放鞭炮的,而我是有空就去把車提了,也沒什麼儀式,結果他們兩都被撞了,而我目前還完好無損。

最後祝題主提車順利,一路平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