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蠢,它蠢在哪里?

如果不蠢,这个说法又体现在哪里。

补充一下问题,昨天没表达清楚就发布了。

很抱歉,对几位知友回答问题造成了影响。

补充如下:

物种为外来物种,并已经在我国泛滥成灾

且物种口味不错,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具体疑问:

中国吃货能解决这个物种的泛滥问题,类似这种说法的观点蠢不蠢,如果蠢,蠢在哪?如果不蠢,它的合理性又在哪?最好有具体例子


蠢。这本来就是个梗,可别真有人信了。

为什么?首先看看在我国,是哪些物种在泛滥成灾?这些生物可以吃吗?

冠状病毒吃不吃?什么,病毒不算?那松材线虫吃不吃?豚草吃不吃?美国白蛾吃不吃?

你说这些不能吃的就算了。那福寿螺能吃,罗非鱼能吃,还很好吃。它们没泛滥吗?

二是,一种生物泛滥了也是野生生物,先不谈吃野味带来的寄生虫病毒和重金属,打捞捕获成本也不低。如果没有某些传统文化宣称有啥好处,谁买?谁吃?

没有文化背景,没有检疫系统,没有市场环境。两百多种入侵物种大行其道,也没见哪个被吃货消灭了?


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就不蠢,条件不合适就很蠢。物种泛滥也分能吃和不能吃的,也有市场需要量大的和需要量小的。打个比方水葫芦,那玩意当年在中国一样也是泛滥成灾,难道这也用人来吃?

另外比如水库人工养殖的三文鱼,都因为寄生虫问题,和学名分类问题,闹过好大风波,你这物种泛滥当然是野生的,这生长过程谁有那功夫管理它安不安全?

最后就是也安全、也美味、也有巨大市场需要。这又要分获取成本、加工保鲜成本、运输成本、会不会形成物种入侵、还包括定价会不会冲击本国养殖户。

就前两天还有新闻说美国处理亚洲鲤鱼,负责人看上去就是个亚裔。其中就采用了十多种,食品处理的方式,大量应用了东亚习惯食用的处理方式。可是这个早在刚物种泛滥,大家提出吃货解决法时,就有人反对过,美国的国内水系与北欧传统渔业海区最大不同,不是盐淡水问题,是重金属超标。如果这指标超标,那可不是蠢,那是坏。

而在水质和海产品都极好,海贝类物种泛滥地方,你别看游客不管来多少,任你吃到撑死,政府也鼓励大吃特吃。可是前题是渔业人员萎缩,年年下降,人工成本又高,你要组织出整个产业链,还要出口,还要打开市场。这部分是有人做,不过价格到中国了,也不低,让人很失望,而且全力生产,面对中国这市场,其实量很微小。说白了,别人不赚那风吹浪打的钱,给足利润,价格又绝对不讨喜。

还有就是两边交往随著急转而落的行情,大家没心情帮你。比如澳大利亚的袋鼠也是出现了物种泛滥,本来开放有打猎证,但是因为这些年针对亚裔和华人。因为打猎国内管理很严,有些是把生意做到澳,带客户去打猎,又引出人道主义消灭,还是虐杀的讨论,最后把咱们国内去的客户定义为虐杀,闹了好大一个没脸。而且袋鼠肉还真不好吃,得上中国的卤煮方式。

产品好、政府举措得力、处理方式得当确实有借中国之力帮忙消灭物种泛滥,但是真不是你爱吃,是因为你不仅是人口基数大,还真是有消费能力。不然你小看东亚和东南亚人口了,满满全是人口大国扎堆。所以多数走的是吸引游客、打工仔(这个是帮著获取的),然后做成半成品,成品卖向中国。当然这个里面有些是网上的误传,比如著名的小龙虾传言,所谓别人不吃,和日军研发等等,其实留学生发的照片,本地人那是小推车,论车吃的。这吃法,绝对第一轮就消灭了本国吃货。别人是爱吃,不是傻吃啊,吃得是多样性和口味,这特么论车吃,吃一回,估计怎么也得伤上几个月。


能不能解决泛滥问题我不清楚,我打了半天字才注意到题目问的只是物种泛滥,不一定是物种入侵。

能大规模捕捉的物种应该是不可能在吃货的存在下泛滥的,吃货吃不绝他们,他们也泛滥不起来,应该是这样。

以下的答案都是我原先没审题的废话

吃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没有解决过任何一个泛滥了的入侵物种,倒是有数不清的本土物种被吃得快灭绝了。

入侵物种很多,只要不是本土原生都是,但不一定泛滥成灾,因为外来的不一定适应这里的环境。

可如果适应了呢,爆炸曲线了解一下。

老有人说小龙虾就被吃的差不多了,是吗?我TM怎么哪条河都能见到?我看大街上到处是大排档龙虾馆,小龙虾哪来的,还不是养殖的。吃货一天吃那么多,谁给你下河抓去。就是不嫌抓到累,你给我说锅里的小龙虾是原生态臭水沟子里土生土长的,你抓的不累我吃的心累啊。

没人吃的入侵物种那就一直是入侵物种,要么不适应环境淘汰要么融入环境,有人吃的入侵物种那吃的就是养殖的自己抓的很少很少。到头来结果是一样的。目前而言我们是没有任何手段处理已经泛滥了的入侵物种的,没有任何手段,这是我们要正视的现实,是需要我们想办法努力搞研究处理的课题。第一个拿吃货说事的没有恶意,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没有用,原因我觉得有三个。

一是不能吃或者不好吃,比方说福寿螺清道夫水葫芦。

二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被他们取代的原生物种也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说白了就是冷门生物入侵取代了冷门生物,比方说胎鳉取代了青鳉,我不说有多少人能听说过这些鱼?青鳉除了我这样的原生水族爱好者有几个人知道身边的小溪小河里曾经有过这种鱼,现在南方的水系已经根本见不到青鳉了,对大众有什么损失吗?不过鱼店里的青鳉越来越值钱了而已(从不值钱涨到了一两块一条,仅此而已)。还有巴西龟取代了本土龟,对大众整体来说根本没有多大影响,正常人生活中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很少会有人去关心他们认知的「乌龟」为什么不是黑的而是TM绿的,更别提什么巴西龟不是巴西龟这种不是圈子里人根本不会去管的闲事。

三是好吃,那就简单了,养呗,比方说罗非鱼小龙虾。


看是什么物种了,有的确实能吃光,有的不能。

情况1,捕杀过程中破坏了生物的原生地,或者打断了生物的生态链,最终导致生物灭绝。这种可以算是能吃光。一般这类物种都有固定的人可以接近的产卵或者生殖场地,或者是生态链比较脆弱。

情况2,物种分布太广泛,捕捞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就很难吃光。典型的物种就是海蜇。海蜇因为失去了天敌鱼类而泛滥。但是分布面太广了,而且只是小菜,所以中国人也无能为力。

情况3,养殖比较捕杀容易的物种,养殖的成本低于捕杀,就没有持续捕杀的动力了。这类东西也吃不光。

情况4,恶心的东西吃不光,比如蟑螂。


抖机灵的说法罢了。没啥蠢不蠢的。

非要较真的话,只要是能吃的,加重口味的佐料,什么辣椒花椒孜然等等,然后放油里炒一炒或者炸一炸,都能吃的下肚。

但问题是中国人凭什么放著好好的米饭面食不吃,就该吃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也不能说蠢,本来就是一句玩笑话。

入侵物种并不一定就是外国人不吃的。比如澳洲的兔子。入侵物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天敌限制繁衍,从而挤占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引入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当地物种的灭绝。

人类的捕猎能力和环境破坏能力对消灭大中型物种和对生境有特殊要求的物种很有效,因为大中型动物繁殖率较低、受环境变化影响大。比如豹,甚至你都不用专门猎杀它,也不用猎杀其猎物,把它的生境都开垦成农田,让大型有蹄动物都迁走,需要猎物的捕食动物自然也无法生存了。而入侵物种往往都是适应力超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又很能繁殖的。人类面对它们基本没有有效的、又不误伤其他动物的消灭方法。

而且,中国自己也有干不掉的入侵物种。比如北京就有鳄龟,这玩意儿本来引进就是为了吃的,好繁殖,长肉快成本低。但在运输途中或有天才搞的放生善举中进入了北京的自然生境。它们可以在北京越冬,又没有天敌,就成了目前最成功的入侵物种。观察到有甲径一米以上的大型个体,除鱼类外也会攻击靠近水边的小型动物甚至儿童。

我们吃完了吗?并没有。


谢邀

蠢也不蠢

不蠢在,中国的吃货确实会吃外国人不吃的东西,且吃货不少,另外吃货们还开发了很多吃法,而我在国外这些年感觉国外的烹饪方法比较单调,花样不多,让他们试一试说不定真可以

蠢在,吃货不能解决某些特定环境下的物种泛滥问题,比如美国的鲤鱼,美国鲤鱼生长在污染严重的地方,而营养富集化导致这些鲤鱼体内重金属等其他危险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标1meal/week的还行,那种标inedible的你吃了和自杀没啥区别

另外,你请我吃我就得吃吗?


很蠢

非常蠢

蠢得要命

非典,2020年春季大瘟疫就是这帮人吃出来的。。。。。


蠢把中国人当成猪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物种泛滥不仅仅是动物。还有很多植物类的物种也物种泛滥了。大家一起来吃草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