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真的讓人從開頭就不寒而慄!那種你可以聞到的死亡氣息!


殺幾條狗能拍半集,我還能說啥? ?


《HBO迷你劇切爾諾貝利|鏡頭之外的含義》

關於切爾諾貝利這部迷你劇,無論多麼真實的呈現了當時的災難境況,畢竟也是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講述了災難的發生經過與拯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依然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迷你劇,甚至高過了我對《權遊》第八季的期待。

因為影片的製作需要考錄多種多樣的因素,所以本片對劇本的更改顯得極為慎重,畢竟大家都知道切爾諾貝利的核事故,哪怕影片多麼隱晦的強調了由(傑瑞德·哈里斯)飾演的(瓦列裏·列加索夫)教授的個人英雄主義(最後一幕法院的陳述)。

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了,當災難來臨時每個人的每種反應,不論是蒙在鼓裡的切爾諾貝利的民眾,還是故意隱瞞事故災害的(阿納託利·迪亞特洛夫)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操作長及(維克多·布尤卡諾夫)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站長等等,又或者自願踏上犧牲的道路的勇士們,他們有些明知核污染的危害可能致死,卻也義無反顧的前去阻止,他們分別是(安納楠科)(拜茲帕羅夫)(巴拉諾夫),以及由眾多的前蘇聯科學家所化身的(烏拉娜·霍繆克),包括消防員與多達50萬左右的動員兵,這些人用生命的代價阻止了核污染的擴撒,用真實的歷史組成了這部優秀的影視作品。

關於鏡頭的語言描寫,編劇盡量用簡練的鏡頭組成描繪出當時的災難情景以及對人體巨大的危害,例如第一集中,用手摸過石墨控制棒碎片的消防員沒過多久手掌立刻浮腫潰爛,以及核電站中遭受輻射的員工皮膚髮紅嘔吐的身體反應,還有第四集中因為劃破了皮靴,而在生死存亡的九十秒中不斷摔倒的士兵,這些緊促的鏡頭語言加上輻射測儀器發出來的超標電磁聲,不斷的刺激著觀眾的感官,讓我們身臨切爾諾貝利的核污染之中。

除優秀的分鏡頭的運用之外,整部劇中依然有許多令我心存疑惑的地方,而這或許是鏡頭外導演與編劇想向觀眾們所傳達的更深層次的思想,例如第一集中用滅火器撬開門的那位強壯的工作人員,緊接著大喊著維克多的名字,然後用堅實的背部扛起自己的夥伴運往安全的地帶,而在途中遇到了兩位前往4號反應堆,準備插入控制棒的工作人員,他告訴他們控制棒沒了,芯堆也沒有了,但是那兩名工作人員卻說,:是阿基莫夫說的,那麼阿基莫夫說這句話時真的不知道芯堆已經爆炸了麼?

在控制室的他可能真的不知道反應堆的堆芯已經爆炸,但是他說這話時身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副總工程師的(阿納託利·迪亞特洛夫)正在身旁,他是實實在在的看到了芯堆控制棒的石墨碎片飛到了屋頂上,難道身為副總工程師的他難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反應堆的確爆炸了,並且裸露在外。

他當然知道這些,但是他並沒有阻止那兩名實習生前去4號反應堆插入控制棒,哪怕他已經知道控制棒已經化為碎片了,因為彌補一個謊言,需要一個更大的謊言。

那兩名實習生由那位健壯的工作人員帶領,終於趕到了反應堆的正門,臨近門前那健壯的人問他們,:你確定麼?

他們的回答是:阿基莫夫。

身為核電站的員工,他們難道不知道伽馬射線將給身體造成的危害麼?那名健壯的人明明知道核電站已經爆炸,打開了安全門輻射將給他們帶來死亡,可為什麼他還是用身體扛住了大門,導致半邊身子接受大量伽馬輻射導致皮膚迅速腐爛死去呢?

因為阿基莫夫......

因為阿基莫夫的一句話,下屬們不惜冒著生命的風險去驗證他是對是錯,哪怕明明到自己是對的,也因為阿基莫夫的一句話,在社會的洪流中他們甚至需要犧牲自己的性命來佐證這一切,甚至沒有人在乎阿基莫夫的話到底是對是錯,同更不會有人記得那位用身體擋住安全門的工作人員。

如果你細心的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全劇中出場僅為數秒的煤炭工業部部長有名字,同樣的大腹便便的白俄羅斯,明斯克黨委書記有名字,而這位在第一集中出場數十分鐘,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居然沒有名字!!!

最為今年最為火爆與嚴謹的電視劇,難道編劇會出這麼大的披露嗎?他們事前一定經過了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與文獻,我想那名最後坐在廢墟中等死的壯漢,之所以沒有名字,是編劇們故意而為之的,只是他們表達的相當的隱晦,不像劇中的烏拉娜·霍繆克,明確的說明是由編劇們由真實存在的科學家們集合而來,她(烏拉娜·霍繆克)代表的是對真相和人類的貢獻而創造出的代表他們的所有角色,那麼我想那位在廢墟中慢慢泯滅生命,平靜接受死亡的無名英雄,代表的則是整個蘇聯時期被官僚主義與無數謊言所集合起來的龐大被壓迫的羣體。

也因為阿納託利·迪亞特洛夫這一現實中的角色,明確的代表了蘇聯的官僚階級的弊端,他拒絕相信反應堆已經爆炸事實,導致第一批消防員沒有及時穿戴護具,不久在一週之內他們全部痛苦的死去了,也因為爆炸,從而將整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毛病揪了出來,整個核電站居然沒有監控設施,甚至連一個隨時監控報數值的輻射量測定器都沒有,只有一個手持的小型輻射量測定器,但是他的最高顯示數值是3.6倫琴,而放射中心(瑪莎)的輻射量高達每小時12000倫琴。

事後他們更是推脫責任一口咬定輻射的計量只有每小時3.6倫琴,哪怕事實已經擺在他們的眼前,人們不斷的死去,他們還是無動於衷大家都只想保住自己的一官半職,甚至能源部部長更是想到了切斷通訊設施來封堵消息,以防走漏風聲,難道他們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麼?他們當然知道,如果不是輻射的塵埃飛到了瑞典與奧斯陸的大地上,如果不是迫於國際壓力下,他們就打算一直隱瞞下去。

直到輻射造成烏克蘭5000萬人口的傷害,直到污染的水源流入第聶伯河,直到歐洲大部分都不事宜居住為止。

也正因為切爾諾貝利的核爆污染事故,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瓦解,而那位因為一句阿基莫夫,便輕易的獻出生命的壯漢與兩名工作人員,正是那個年代最為真實的人物縮影。


影評(人)藝評(人)自由撰稿(人)會畫畫,喜歡尼采

攝影師主頁 https://18841129854.wixsite.com/mysite

相中我了|歡迎關注留言呦!!!


《切爾諾貝利》,一部比任何鬼片都要恐怖的美劇

隨著6月4日,H(黃)B(暴)O(污)迷你劇《切爾諾貝利》最後一集(五集)更新,這部豆瓣評分9.6的神劇第一季(希望還有續集)就結束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HB0《權力的遊戲》爛尾後給美劇迷帶來的劇荒。

電視劇根據真實的核爆炸事故改編,也就是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爆炸事故,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也就是引起食鹽恐慌,廣大市民紛紛搶食鹽的那一年),說他比任何鬼片都要恐怖,是因為鬼片我們知道它是假的,而這場災難是真切發生的,以下這一串數字足見其毀滅性:

1、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2、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3、導致事故前後3個月內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電視劇最後的字幕指出,蘇聯政府自始至終對外都對外宣告死亡人數31人)

前兩集復原了核電站爆炸後的恐怖畫面,也營造出讓人毛骨悚然的死亡氣息,看時不免渾身顫慄。5集迷你劇,片長合計只相當於一部長篇電影的時長,電視劇圍繞災難發生的當時、應急救援(只是以為普通的火災救火)、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建造石棺、劃定隔離區、疏散人羣、殺死牲畜並填埋、事故原因調查分析、審判等展開,劇情緊湊流暢,一口氣便能看完。

劇中蘇聯中央委員會、政府官員、以及其他不同人物在事故發生前、處理事故過程中、以及善後過程中的選擇能看清切爾諾貝利核爆炸到底是怎麼回事,在這個扭曲的鏡子裏,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

核電廠廠長、總工程師:因為只要通過測試(第4號反應堆),上面的人能晉陞,空出位置後面的人都能順帶往上爬,即使在覈反應堆處在炸毀的邊緣,也堅持要完成測試,因為RBMK反應堆可以一鍵停止(AZ-5),但是由於反應堆設計上的缺陷,原本一鍵停止的操作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沒有人認為操作有誤,他們堅稱一切都沒有問題,蘇聯的核工業世界領先,不可能出問題;

測試當班的值長、工程師:他們當中不具備核電廠工作經驗(原本只是在熱電廠工作)的年輕人才25歲,在這個崗位工作的時間才4個月,原本在4月25日就要進行的測試,因電力系統調度要求不允許降功率,延期到4月26日的晚上,負責操作的那個年輕人根本沒有測試過核反應堆,操作只能依賴臨場的電話和一本被塗畫過的操作手冊,有人提出質疑,但在領導的威脅和壓迫下,選擇了服從,他們至死的那一刻都認為他們的操作是沒有問題的;

中央官員: 他們代表的是蘇聯中央委員會的政治立場,起初核電廠上報也只是稱之為可控的火災事故,他們要求對蘇聯社會主義的信仰,要對這個國家有信心,國家說了情況不危險,那就照做。封鎖這座城市,不準任何人離開,切斷電話線,切斷人民獲取信息的一切渠道,要防止人民破壞自己建設的勞動成果。

消防員:消防員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記錄在《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本訪談紀實文學作品裡,他在不知情到底發生什麼事故的前提下去的爆炸現場救火,接觸到堆芯裏爆炸散飛的石墨,暴露在讓輻射測量儀爆表的高強度輻射底下,註定很快就會死掉,他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烈士,不再屬於這個家庭、不再是他妻子的丈夫和還未出生孩子的父親,他潰爛到散架的屍身連同他用過的物品,最後封存在鉛制的棺槨,堅硬冰冷的混凝土裡。

志願潛水員、飛行員、煤礦工:他們是被國家選擇去犧牲的人,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對自身毀滅性的傷害,但最後都出於對民族和後代保護的使命,又或者長期在社會主義大熔爐裏,成為對這個國家有用的人,也許纔是他們身上的榮光;

列加索夫、霍繆克、謝比納:電視劇絕對的三個主角,謝比納自稱是個「大人物」身邊碌碌無為、無足輕重的人,連當克里姆林宮安排他去組織切爾諾貝利救援、善後工作,起初也很驚訝,列加索夫被安排陪同在謝比納身邊提供核科學技術支持,霍繆克主要負責走訪當事人、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

電視劇最後一集是蘇聯中央委員會代表人民對爆炸責任人進行審判,三位主角依次作為證人對這起事故該受到制裁的廠長、總工程師進行舉證,最後列加索夫不顧自己將被置於危險境地,指出了RBMK反應堆的設計缺陷,因為蘇聯還有16個同樣的反應堆,這個缺陷被隱瞞,不只是被列加索夫一個人隱瞞,他們都服從命令、服從克格勃、服從蘇聯社會主義,貿然公開這個祕密,相應也會付出代價,他的證言不被國家接受,不被媒體報道,沒有工作,沒有權力,沒有朋友,沒有人會跟他說話,列加索夫在2年後也就是爆炸發生的第二年1988年4月26日上吊自殺。

整個過程中,被裹挾在蘇聯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中,你甚至說不出到底是誰的錯,就像列加索夫在第一集片頭時錄音時說的,正義的世界是正常的,但切爾諾貝利事件毫無正常可言,那裡發生的一切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瘋狂的,謊言不會被當做是真相,但當我們聽多了謊言,就再也看不到真相了。


年輕的夫婦半夜推著嬰兒車去看熱鬧,風把空氣中的污染粉塵吹向人羣,孩子在粉塵中玩耍,女孩看著爆炸的火光讚歎好美啊。雖然不是恐怖片,但是看的人脊背發涼,毛骨悚然。

摘自豆瓣影評,侵刪


你如果想罵,他也不介意。

這部劇的核心在於,他按照黑蘇傳統寫了一部分「歷史」,也按照真相複述了一部分「歷史」。

當你在為「謠言」而否認的時候,你已然把蘇聯最醜惡的「真實」承認了。在這之後,你不論在細節上反對什麼,都沒有意義。

一個把個人生命放在官僚仕途和「信仰純潔性」下面的蘇聯,到底是什麼樣子,美國人不需要抹黑100%,他只需要抹黑70%,然後讓你挖掘哪30%是真的,並對著真正的30%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