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思維模式十分特別,它是一種全新的對世界與人類的存在狀態的思考。【無所住】就是佛學思維的起點,他的哲學邏輯依據是【緣起性空】。討論【無所住】問題,對學佛之人,是十分重要的關鍵的。不住於相,這是佛學哲學的基礎。


說重點:

比丘們!當比丘的無明已被舍斷,明已被生起;以無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動行,當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不戰慄就自己證涅盤,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無所住」不是起點而是終點,阿羅漢才能做到,或者說,無所住就是阿羅漢境界;

所謂無所住就是「在世間中(特指人道)不執取任何事物(五蘊、名色法)」; 凡夫是做不到的,初果、二果、 三果的聖者也做不到;

下面這篇經文,佛陀從緣起的角度記說修行者應該如何正確的思考。

相應部12相應51經/審慮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當比丘審慮時,為了從一切苦的完全滅盡,應該怎樣審慮?」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大德!如果世尊能說明這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的。」
  「那樣的話,比丘們!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這裡,當審慮時,比丘審慮:『凡在世間生起老死等這種種不同種類的苦,這苦,什麼是其因?什麼是其集?什麼是其生?什麼是其根源?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老死?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當他審慮時,他知道這樣:『凡在世間生起老死等這種種不同種類的苦,這苦,生是因,生是集,生所生,生是根源,當生存在了,則有老死;當生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他了知老死,了知老死的集,了知老死的滅,以及了知那適合導向老死滅道跡,像這樣的修學是隨法行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為了從一切苦的完全滅盡,為了老死滅而修學的比丘。
  又,更進一步審慮時,他審慮:『那麼,這生,什麼是其因?什麼是其集?什麼是其生?什麼是其根源?當什麼存在了,則有生?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生?』當他審慮時,他知道這樣:『生,有是因,有是集,有所生,有是根源,當有存在了,則有生;當有不存在了,則沒有生。』他了知生,了知生的集,了知生的滅,以及了知那適合導向生之滅道跡,像這樣的修學是隨法行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為了從一切苦的完全滅盡,為了生之滅而修學的比丘。
  又,更進一步審慮時,他審慮:『那麼,這有,什麼是其因?……(中略)那麼,這取,什麼是其因?……那麼,這渴愛,什麼是其因?……受……觸……那麼,這六處,什麼是其因?……那麼,這名色……那麼,這識……那麼,這行,什麼是其因?什麼是其集?什麼是其生?什麼是其根源?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行?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行?』當他審慮時,他知道這樣:『行,無明是因,無明是集,無明所生,無明是根源,當無明存在了,則有行;當無明不存在了,則沒有行。』他了知行,了知行的集,了知行的滅,以及了知那適合導向行滅道跡,像這樣的修學是隨法行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為了從一切徹底地滅盡苦,為了行滅而修學的比丘。
  比丘們!如果一個進入了無明的人造作福行,則識有福的轉生;如果造作非福行,則識有非福的轉生;如果造作不動行,則識有不動的轉生。
  比丘們!當比丘的無明已被舍斷,明已被生起;以無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動行,當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不戰慄就自己證涅盤,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離系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離系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離系地感受它。
當他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將只剩下遺骸。』
  比丘們!猶如一個人從陶匠的窯拿出熱陶壺後,會放在平整的地上,那樣,就在那裡,熱會平息,會剩下陶瓷碎片。同樣地,比丘們!當比丘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他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將只剩下遺骸。』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煩惱已盡的比丘會造作福行、造作非福行、造作不動行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行,由行滅,識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識,由識滅,名色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名色,由名色滅,六處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六處,由六處滅,觸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觸,由觸滅,受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受,由受滅,渴愛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渴愛,由渴愛滅,取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取,由取滅,有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有,由有滅,生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當沒有了一切生,由生滅,老死會被你們了知嗎?」
  「不,大德!」
  「比丘們!好!好!比丘們!正是這樣,沒有其它的了!比丘們!這件事你們要信賴我,你們要勝解,對此要無疑無惑,這就是苦的結束。」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無邊勝。前白佛言。

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住何等法。如佛所說。能得如是最勝功德。

爾時世尊告無邊勝菩薩摩訶薩言。

無邊勝。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住者。如我所說。能得如是最勝功德。

無邊勝。諸菩薩摩訶薩。若住於色受想行識。若住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若住欲界色界無色界。我於此經。則不說有斯諸功德。

然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而無所住。不入不出。故我說彼當得無邊大功德海。

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少法可得可住。亦無少法若入若出。善能安住諸法理趣而無所動。

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無住無動。以無動故無高無下。

無高下故。遠離於高不住於下。

以不住故名善處住。

善處住者於無處住。

無處住者不住於處。

諸菩薩摩訶薩。不於少法若有安立若有積集。無處無住 無起無作。

何以故。處不可得。

以無處故 則無分別。

無分別故 不動處住 如法界住。

無有處住 則無有住。於處無處 無所執著 名為善住。

無邊勝。諸菩薩摩訶薩。於法理趣而安住者。如是安立住於無住。無住處住。見一切法無有分別。住於如是無分別行。

以如是行。見一切法而無所動。則與如理而住相應。則與如理不動相應。則與如理不取相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正憶念 於義善思惟

不住諸法中 說名為智者

未曾有少法 可為安立者

以無安立故 無畏而發趣

不立於諸色 亦不立諸受

諸想及諸行 識等亦如是

不住於諸蘊 諸界及諸處

若處若非處 亦常無所住

不住於地界 亦不住水界

火界及風界 亦常無所住

不住於欲界 色界無色界

得無安立故 不住於三界

及以虛空界 於彼無所住

以無有所住 平等而發趣

故無有少法 於中而可住

若得無所住 斯為妙智者

妙智無所住 無住為菩薩

能得如是住 則住法界中

無住相應故 彼常能善住

無住無依止 於法得安住

若得不依止 則常無所動

不入亦不出 平等善安住

於法如是住 斯為勇猛者

一切法無高 一切法無下

如是無所動 法界善安住

安住不動故 便得無上住

不住住相應 斯為勇猛者

不住於住處 於處無所動

成就無住處 而得善安住

若處若非處 一切無所動

住於不動處 乃名為不動

若住不動處 一切無所住

不念處非處 常住無分別

不住於處故 則無有所動

於處無所動 一切得無住

若得不住處 處非處不動

若於處不動 乃善住於處

善住處安住 則住無所住

能見一切法 住法相應住

如是見諸法 種種無所住

無住無安住 善巧於法住

常住於諸法 而無有分別

離諸分別故 斯為不動者

若能住不動 於行無分別

遠離處非處 斯為觀察者

若能觀不動 一切無所動

諸法常平等 如是而發趣

如理住相應 如理而不動

得無動處者 常住於無處


謝邀

一、佛家思唯方式特別

其實真沒啥特別的,真實語而已,無非如是知如是見如是說罷了。然而,見真實這事吧,的而且確地是他媽的天下至難至艱之事。所以,不驚、不怖、不畏之人,甚為稀有。

二、「無所住」為起點

有概念即有邊界,有邊界即為其所限,有所限即起分別,分別起即有執著,一執著則妄想自生,於是無明煩惱無盡無止……

所以呢,您說是「住」還是「不住」呢?

再所以呢,您說這是起點還是終點呢?或許是一切,您說呢?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法是真實法真實的是簡單的,簡單即美,簡單即圓融,簡單即簡單到連簡單都簡單沒了,簡直是簡單到令人髮指。我不是在講繞口令佛拈花,佛微笑,佛豎起一指……

不要去學術化、神秘化、瑣碎化佛法

記之一字:曰「空」曰「行」曰「信」曰「心」曰「無」曰「法」曰「願」曰「慈」曰「舍」曰「佛」…… ……都成,豐儉由已,隨您開心淺陋之見,希望有些微幫助祝成就

〔三〇〕第八 適宜

[0028a02] ※二

[0028a02]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且諦聽,善思惟,我當說。

[0028a03] 三

[0028a03] 諸比丘!以何為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耶?

[0028a04] 四~六

[0028a04]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為我有。不思量眼識,不思量有眼識,不因眼識而思量,不思量眼識為我有。不思量眼觸,不思量有眼觸,不因眼觸而思量,不思量眼觸為我有。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對耳……對鼻……

[0028a10] 七~八

[0028a10]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為我有。不思量舌識,不思量有舌識,不因舌識而思量,不思量舌識為我有。不思量舌觸,不思量有舌觸,不因舌觸而思量,不思量舌觸為我有。凡緣舌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於身……

[0029a01] 九

[0029a01]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為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因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為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因意觸而思量,不思量 [P.23] 意觸為我有。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為我有。

[0029a06] 一〇

[0029a06]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為我有。

[0029a07] 一一

[0029a07] 彼無如是之思量,而對世不予執著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而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0029a09] 一二

[0029a09]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

第九 有驗(一)

[0029a11] ※二

[0029a11]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且諦聽。

[0029a12] 三

[0029a12] 諸比丘!何者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耶?

[0029a13] 四~八

[0029a13]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識……不思量眼觸……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為我有,由此 [P.24] 而有不安、變異,由此不安、變異者而有著,世人唯有歡喜此執著。於耳……於鼻……於舌……於身……

[0030a05] 九

[0030a05]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為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因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為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因意觸而思量,不思量意觸為我有。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變異,由此不安、變異而有著,世人唯有歡喜此執著。

[0030a12] 一〇

[0030a12] 諸比丘!於蘊、界、處,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彼無如是思量,不執著世之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則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0031a01] 一一

[0031a01]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

第十 有驗(二)

[0031a03] ※二

[0031a03]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對此且諦聽。

[0031a04] 三

[0031a04] 諸比丘!何者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耶?

[0031a05] 四~八

[0031a05]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0031a06] 「大德,是無常。」

[0031a07] 「凡物之無常者,是苦耶?抑是樂耶?」

[0031a08] [P.25] 「大德,是苦。」

[0031a09]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0031a11]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1a12] 「色……眼識……眼觸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0031a13] 「大德,此是無常。」

[0031a14] 「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為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0032a01] 「大德,此是無常。」

[0032a02] 「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為樂耶?」

[0032a03] 「大德,此是苦。」

[0032a04] 「凡物是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0032a06]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2a07]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0032a08] 九

[0032a08] 「意……法……意識……意觸是常耶?抑是無常耶?」

[0032a09] 「大德,此是無常。」

[0032a10] 「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是常耶?抑無常耶?」

[0032a11] 「大德,此是無常。」

[0032a12] 「凡物之無常,是為苦耶?抑是樂耶?」

[0032a13] 「大德,此是苦。」

[0032a14] 「凡物之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0033a01]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3a02] [P.26] 一〇

[0033a02]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厭嫌於彼。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厭嫌於法、厭嫌於意識、厭嫌於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苦、或樂、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彼。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得解脫,於解脫則『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0033a08] 一一

[0033a08]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佛法究竟義,是一切法空,無住、無相、無願。菩薩慈悲,為救拔我等顛倒眾生,又善巧說法,就是世俗義,就有了「佛學思維模式的起點」,而佛學的哲學邏輯就是用假設名相,教導有情如何修行【不住法門】。

-------------------------------------------------------------------------------------------------------------------------------------------------------------

無所住,是佛法的起點,了之參悟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一不二,不要思維若有若無,若有苦集滅道若無苦集滅道,這是學人思維的出發點。

無所住,也是佛法的終極目標,你若了之一切法一切相,無所住,無所有,無所得,無二分別。

大雁空中飛過而不留痕迹,河水流入大海而不知河水在哪裡, 這就是【無所住】的境界。

「無所住」 之佛國,千山群鳥飛越,而難尋痕迹滅絕;萬條大路人已走過,哪見熙熙攘攘的人流。

借用一首詩歌,已表達【無所住】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所謂「無所住」是說不執著。我們平常的思維是認為這個事情必須這樣,那個事情必須那樣。佛法認為世界是「緣起」的,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條件始終在變,所以沒有什麼是可以抓住不放的,這是「無所住」的原因。如果心「無所住」,就不會問「誰動了我的乳酪」,因為乳酪不固定是你的;也不會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因為我做不了主,眾多的條件在一起做主。這樣省卻了因變化而產生的煩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