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ext-align:center;">

擊查看往期高贊問答:

熬夜快感的本質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你所在的行業有什麼常識是希望其他人知道的??

www.zhihu.com圖標碳雲智能:霧霾下的皮膚「保衛戰」?

zhuanlan.zhihu.com圖標碳雲智能:BBC盤點全球最不健康飲食,白米飯也躺槍了??

zhuanlan.zhihu.com圖標碳雲智能:糖吃多了不好,什麼糖可以多吃點??

zhuanlan.zhihu.com圖標怎樣改善易疲勞的體質??

www.zhihu.com圖標用微波爐加熱食品是否有害??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蔣勁夫家暴一事??

www.zhihu.com圖標如果已經睡夠 8 小時,晚睡還會帶來危害嗎?有什麼措施能減少影響??

www.zhihu.com圖標女性如何延緩衰老??

www.zhihu.com圖標有沒有好的患者交流平台網站??

www.zhihu.com圖標

喜歡探討學術,來微信~

喜歡沒事閑聊,來微博~碳雲智能了解更多生命奧秘!!


bbc有個關於糖的科教片

大致概括一下

1.紅糖,楓糖和蜂蜜並沒有比普通精鍊糖好多少。

2.隱形糖來源:奶茶咖啡等含糖飲料,醬汁和速食食品等咸鮮食品。

3.糖的危害: 能快速轉化為脂肪,使體重超標,間接導致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4.減少糖的攝取:少吃甜食和餅乾,蛋糕,製造它們需要的糖分超過你的想像; 學會看食物的營養表,100g超過22.5g的糖就是高糖食品; 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現代生活中,基本上我們吃到的食物裡面多多少少都含有糖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但是,為了健康,保證不要過度攝取糖分,那些擺明了高糖的食物就可以戒掉了


2015 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出忠告,勸告人們最好把每天在膳食中添加的糖限制在 25 克以下,最多不能超過 50 克。因為吃過多的糖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越暗黑,越危險?


2015 年 9 月,台灣曝出一條新聞,說美容界特別推崇的「黑糖」(就是顏色比較深一些的紅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一時間沸沸揚揚,很多熱愛黑糖水、黑糖餅乾、黑糖曲奇、黑糖蛋糕,以為這些能美容養顏的女性們,都沒了主意。


黑糖中到底有什麼致癌物呢?我一聽就明白了,肯定是丙烯醯胺。它的一個特點,就是與食品在烹調加工之後顏色變深有密切關係。


果然,打開相關信息一看,說道台灣《康健》雜誌測試了 19 種黑糖相關產品,結果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丙烯醯胺,而且有些產品含量頗高。其中,有 7 個樣品超過了 1000 微克/千克,含量最高的是一個號稱「傳統製作」的黑糖樣品,達到了令人咋舌的 2740 微克/千克。為什麼說這個含量令人震驚?因為在以往的食品檢測中,很少有樣品會超過炸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按香港的測定數值,約為 680 微克/千克),而這個樣品中的含量居然是薯片含量的 4 倍多!


動物實驗表明,丙烯醯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所以人們需要控制攝入的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不過,目前流行病學研究並未確認丙烯醯胺的攝入量與多種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而膳食調查獲得的數據與人體內丙烯醯胺代謝產物的生化標誌物之間的關聯度也不強。因此,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致癌危險。但是,畢竟這種物質屬於「疑似致癌物」,比較明智的態度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丙烯醯胺的攝入量。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農家按「傳統方式」製作的黑糖,卻含有那麼高水平的丙烯醯胺呢?這就要從這種物質的來源說起了。其實這種物質是食物發生「美拉德反應」時的一個副產物,而「美拉德反應」是食物加工烹調時產生香氣和深濃顏色的關鍵。


只要食物中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澱粉、糖)或脂肪,以及蛋白質(氨基酸或氨基酸降解產生的胺類),那麼無論是煎、烤、紅燒、油炸等烹調操作,還是食品加工時的加熱處理,都可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絕大多數食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這些成分,所以只要加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反應,肉眼所見的效果,就是食物的顏色變深。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讓家人吃出健康:自己打造食品安全小環境

范志紅

後浪出版社

¥29.99 會員免費


多吃糖容易使你變成大胃王、加速皮膚老化、誘發頭痛甚至導致糖尿病、引發認知障礙。此外,還會導致肝臟疾病,讓人沒精神,增加血管壓力,誘發心臟病,致使膽固醇紊亂,出現上癮癥狀,癌症風險加大。

「糖」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糖指各種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沒有甜味的澱粉;狹義的糖則指精製後的食糖、如紅、白糖及飲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漿。幾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漿做成的甜味劑。這裡我們說的糖,是以狹義來說的。

營養學家推薦的每日攝入食糖總量大約為30—40克,即不要超過每日攝入總碳水化合物的10%,每天最好不要超過40克。

而我們以可樂為例 100ml中 有10.6克糖,一瓶可樂的含糖足足有50克 。明顯就已經超過推薦攝入了。再者現在社會,即使你不去主動喝含糖飲料,攝入糖也很容易過多,例如各種零食 、炒制乾果 、部分菜肴。綜合來看,我覺得是很不樂觀的。任何東西,尤其是攝入人體的東西,過量都是非常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情。

以上是直接影響,再者我再說說我自己能想到的一些間接負面影響。第一是察覺甜味的感官會收到影響,我們會越來越感受不到甜味了;第二影響食慾,可能會出現肚子空空但食欲不振的情況,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入會減少很多;第三我個人感覺過多的糖會影響人的智力和意志力,這純屬我個人直觀感覺,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工業時代以後,我們獲取糖容易了很多。不可否認,糖有很明顯的調節心情的作用,無論是冰鎮可樂還是珍珠奶茶,我們都非常喜歡。但我們也要注意糖在客觀上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我希望這些大量而廉價的糖帶我們的是更高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減肥藥和胰島素製劑。


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就連煙盒上也都寫著這句話。

但你知道嗎?糖的危害,遠超你的想像。

美國權威專家在《自然》雜誌上公開提出: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是一種有潛在危害且容易上癮的物質,攝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殺。

糖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16年,《紐約時報》一篇報道指出:糖,是人類真正的敵人。

實驗證明,大量食用糖,會打亂身體的新陳代謝。而實驗者Damon在一個月期間,不但得了脂肪肝,而且可能導致胰島素耐受,極易得糖尿病,還存在誘發心臟病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胰島素耐受會演變成Ⅱ型糖尿病,嚴重的會被截肢。

而事實也是如此,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的肥胖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於很多的孩子也步入了脂肪肝的行列。

糖無處不在

像我們平場所吃的巧克力、棒棒糖、蛋糕、冰激凌、豆漿、咖啡、紅燒肉、糖醋排骨等食物都含有糖。更別說各種各樣的飲料了。

比各類食物,飲料可以說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像是食物,吃飽了就不會再吃了,不會攝入太多的糖。而飲料而不同,不知不覺間就會喝很多。

先來說說可樂

《科學》周刊表明,可樂等飲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玉米糖漿會直接促進腫瘤的生長。

可樂被譽為「快樂肥宅水」,喝一口真的很容易讓人上癮。

不知大家喜不喜歡喝可樂,小編以前很喜歡,直到喝了兩個月去補了兩顆牙為止。

而可樂的含糖量也很驚人,一般可樂的含糖量在11%左右,也就是說一瓶500ml的可樂含糖量在55g左右。

這意味著,你需要跑步26.9分鐘、走5160級台階才能夠消耗掉。

由此可見,快樂肥宅水帶給你的不只是快樂。

此外就是各類果汁

不要以為果汁就安全了。

曾有一小學生因長期喝果汁而導致痛風,皆因果汁中含有的果糖。

按甜度算,假如蔗糖是100分,葡萄糖就是74分,乳糖是16分,可果糖確是173分。

果糖是一種單糖,分解過程中會直接產生尿酸,更可怕的是,它還會降低腎尿酸的排泄。

長期如此,人體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造成胰島素抵抗,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原來「糖衣炮彈」這個詞並不是空穴來風啊。

要注意,飲料不能替代水。

小編一朋友,不愛喝水,喝飲料替代,結果被查出腎結石。

醫生說,這是因為進食大量的甜飲料,導致尿中鈣和尿酸的含量增加,另外運動量的增加,使得尿液高度濃縮,促進尿鹽沉澱而形成結石。(好吧,沒聽懂,但咱也不敢問啊)

但主旨是飲料不能替代水,多喝飲料有害。

接下來是酸奶

既然飲料不行,那喝酸奶總行了吧,畢竟女孩子都靠喝酸奶減肥。

不幸的告訴你,酸奶的含糖量比闊樂還高,想靠喝酸奶減肥?不長肉就算幸運的了。

這也是不少減肥的人的誤區,以為少攝入卡路里和多運動就行了,豈料高糖拖了後腿。

世界各國也紛紛開始徵收「糖稅」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糖的危害,像是法國、英國、美國等28個國家都紛紛開始了徵收「糖稅」,並減少糖飲料的銷售。

而我國的國家衛健委也發布了「減糖」方案,對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

但要真正做到「減糖」,還是要靠我們大家。(小編默默的將糖放回了口袋)


糖吃多有哪些危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