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6年的回答————————————————

支持鹿比對這個紀念日意義的解釋

它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

「婦女」本來是「十四歲以上女性的通稱」,

但在今天的語境里,我也滿不喜歡「婦女節」的說法。

作為未婚的女性,我不太想和意味著「支持婚姻制度」的「婦」字聯繫在一起,

根本就不想支持婚姻制度。

而「女人節、女生節」,和「婦女節」一樣,要麼失於片面,要麼沒有提醒「在歷史上某三月八日發生過什麼事」的作用。

只是電商炒作出來的消費概念。

個人感覺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照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遊行的來由,

直白的叫「女性爭取平權紀念日」比較好。

簡稱「女權節」,

或者叫「女性自豪日」感覺也不錯。

————————————————以下是2017年的回答————————————————

今年繼續學習勞動婦女節的內涵,接受了它的名稱,而且覺得「婦女」二字很有歷史分量,同時很有力量。

女權主義者@李思磐也認為,婦女代表了一個權利社群。

「我認為不僅僅要看到語義,還要看語用。要看看婦女這個詞在最近一百年是怎麼個用法。『婦女』這個詞,在中國目前的法律體系中,絕不是與『夫男』相對的詞。一切國際法律文件的翻譯,women對應的就是婦女,她不僅僅指代性別為女,更表達了一個權利社群。」

(來自女生節取代婦女節是公開放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

追究「婦」字令人聯想到婚姻:

其實「女」字象形是個跪著的女奴,如果到今天,「女」字不再有貶低女性的意思,也不再令人聯想到奴隸制,那「婦女」不再讓人聯想到婚姻制度,正是努力的目標啊。

另外woman這個詞的來源可以看出,它也曾把女性當成男性的附庸……

但時至今日,woman已經不再有貶低女性的意思:

1576年英國詩人、劇作家蓋斯科因(Gerorge Gascoinge,1525-1577)認為,woman 一詞系由 woe-man 演變而來,因為女人往往是男人的苦惱(woe)之源。1619英國一位遊記和探險作品的編纂者珀切斯(Samuel Purchas,1577-1626)說,woman 即womb-man (有子宮的人),mother之古英語形式modor亦有子宮之意。

其實,woman 源於古英語wifmann,其中 wif 意為wife或female ,現代英語的wife 即由此深化而來,而mann則意為human being,即是現代英語的man,換言之,man 原本乃是中性詞,可指「男人」,也可指「女人」。然而,今天男女平權主義者卻將 man 視為男性詞的標誌,對 man 一詞以及大量含有man 的詞語極為反感,woman 一詞自然也不例外。到了中世紀英語時期,wifmann 因其中f受m的同化而演變為wimman,複數形式作wimmen。這很可能是當今英語中 woman 的複數形式women 讀作/`wimin/的緣故


婦女節的英文說法....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

它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婦女=女性 只是婦女在我們大多人的思想里是指有小孩的女性,所以有時候搞得跟過母親節一樣至於3月7搞出個女生節大學時候大家都比較無聊你懂的

這個節日的第一個字,古代曾專門用來區分女性是否結婚,但字型檔中似乎並沒有哪個字專門區分男性是否結婚。

節日被「變名」或者被換成另一天改成別的模樣了,其實都是女性拒絕對那個破字的認可。

正確的做法是整個中國社會都應當去掉這個字,並將節日更名,我的方案是:

國際女性勞動者節

簡稱

女勞動者節


女人最大,想過什麼節,就過什麼節。只要自己願意,咱男人節,父親節也照樣過;沒事還可以一個人過情人節;
女生節和婦女節不同。女生節是3月7日。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山東大學,後發展於全國各個高校。直至現在成為一個新興的校園文化的代表內容。當然,女生節也或許是諧趣「女生和女人只差一日」的說法而來。婦女節,當然,大家就更為清楚了。3月8日。是為了慶祝婦女在社會、經濟和社會等等各個領域所作的巨大貢獻和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女人想得到關注,想收禮物。女生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被稱婦女,就創造了女生節。
女生節婦女節一日之差

三八「大女生節」始於2013年3月8日,青島西海岸新聞網西海岸論壇。

我覺得女人不願意被稱為婦女,就搞了這個「大女生節」

有位朋友可能沒理解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原創出來的「大女生節」,非要說有人之前能想到,我是不介意的,但是我想的時候,我沒有搜到。日期呢,是3月8日…也就是婦女節,不是37女生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