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不提雪字描述雪很大?不用形容詞修飾,也不要太明顯的比喻(像.../如../好似/)最好用動詞和名詞的描述,能用白描最好。


高中語文老師來淺淺聊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好的文章,能夠給人什麼呢?

畫面感!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這句話一出,你眼前馬上就會呈現出天地山水渾然一體、一片白茫茫的畫面。用當下正流行的詞說,叫「有內味兒了」。

緊接著,他告訴你在這天地山水一白中,能看到的,唯有一道長堤的痕跡和一點湖心亭的輪廓,以及「我」的一葉小舟和舟中兩三粒人影。一瞬間,「內味兒」更濃了。

平時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小練習——你隨意選擇室內或者室外一個角度,就從這個角度,如實記錄眼前所見。下一篇,還是同樣的一幅畫面,你換一個角度,再寫。

比如說,站在門口看你的臥室,站在窗邊看你的臥室,側躺在牀上看你的臥室,這就是三個不同的角度(只是隨口舉例,具體角度根據實際場景自由選擇)

再比如,我坐在窗邊看窗外和我到室外去看窗外這同一片景色,角度又不同。

這種寫作的小練習,可以當作我們日常隨時隨地的一個練筆。在家可以練,散步可以練,去公園也可以練……每一篇不用寫很長,如實描述即可。

慢慢再從寫靜態畫面過渡到寫動態畫面。

比如,你有沒有認真賞過一場雨?

雨在半空中是什麼樣的?落在樹葉上、窗檯或屋檐上以及地上或水窪裏,又分別是什麼樣?雨的聲音是怎樣的?落在樹葉上是什麼聲音?落在房檐上是什麼聲音?落在地上又是什麼聲音?

仔細賞過幾場,你會發現我剛才提到的這些,雨大和雨小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僅「雨落在地上的水窪裏」這一個細節,綿綿細雨和瓢潑大雨都完全不同,無論是形態還是聲音。

那麼我們寫雨的時候,如果能細緻描述這些雨中的畫面及聲音,讓讀者自己去想像,或者自己去感嘆「雨真大」,比直接寫「大雨傾盆」或者「雨像開了閘一般」是不是要更好?

畫畫的人大多都知道「烘雲託月」——月亮不易畫,所以以雲來畫月。寫文章也是一樣,既要給出畫面感,又要留下想像的空間。

好的寫景寫人寫事的文章,不下結論,結論要留給讀者自己去得出。怎麼能讓讀者得出這個結論?要給他畫面,要動他心絃,要引他共鳴……這就是「不提雪字而描述雪很大」的技巧。


我四歲那年,冬天特別冷。早起被尿憋醒,卻推不開屋門。大哥使勁推,門總算開了道縫。我擠出門縫,只見眼前有個一尺來高的扇形臺階,白得耀眼。尿憋得我不及細想,一個大步邁上臺階,不料想「撲通」一聲,下巴一涼、褲襠一熱,只剩下一顆腦袋暴露在清冷的空氣裏。「小四兒,你咋忘了這裡有個高臺階呢,掉臺階下了吧?哈哈哈哈。」大哥笑得像個傻子,全然不顧我哭成了冰人。還是二哥仗義,他迅速叫醒三哥,還抱來了剛會走路的五弟。兄弟四個對著我一起撒尿。「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我身後終於形成一個溫熱的縫隙。大哥拽著我的棉襖領子,把我從縫隙裏拔了出來。「好深的窟窿啊!」兄弟五人齊聲感嘆。


是嫦娥擼禿了廣寒宮裡的玉兔,

是吳剛錯砍了桂樹旁的柳樹?

謝家不要的鹽啊,

被玉皇爺拿來包了餃子。

鹹的打了個噴嚏,

麵粉灑了一路。

是滕六扔掉了鵝毛的被褥,

是青女和她邊喝酒邊在哭?

白茫茫的,

是要忘記誰嗎?

聖誕老爺爺跑過來,

走丟了

裝滿禮物的馴鹿。

詩人們熱上了烈酒一壺。

不在湖心亭,

而在吱吱作響的火爐。

釣魚的老人回不了家了,

索性住在了船上。

他聽著詩人們的醉話,

像夢話一樣含糊。

他們會說什麼呢?

是在朔風裡用弓刀趕跑了胡虜?

還是在說那時江南的春色

桃花和杏花

開滿了一路。

亦或者是有一個叫竇娥的姑娘 非在七月裏擊鼓?

鼓聲嚇的女媧失了手,

天空這纔多了一個窟窿。

詩人們還有酒

和火爐

那他們是不會看見的。

已經看不見了的路邊的屍骨。

賣炭的老人買來一根瘦小的火柴。

他點燃了煙,

這凍死的

本來是個養蠶種棉花的農戶。

沉甸甸的花朵呀

壓倒了枯老的樹

驚醒了柴門外的黃狗。

他是在等誰回來嗎?

是今天晚上嗎?

在這樣的天氣裏?

那個人還會回來嗎?

如果,

我說只是如果

如果他回不來了。

(是因為離家太近了嗎?)

家門口的那盞倒塌了的路燈,

是否也會感到孤獨?

完。


不提「雪」而描述「雪」很大,有一個最簡單取巧的方式,就是把「雪」字用其他名詞指代,而這恰恰是古人的拿手好戲。

瓊芳

唐 李賀《十二月樂辭 · 十一月》:「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瓊芳本來是指瓊花,這裡相當於把雪比作了瓊花。瓊花長什麼樣子呢?如下:

寒酥

明 徐渭 《梨花》詩之三:「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

像一個點心的名字啊有木有!應該是帶一點淡淡的甜,喫起來軟糯,入口即化(我自己yy的)。

玉沙

宋 蘇軾 《小飲清虛堂示王定國》:「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

這個名字突出的是雪花高潔,無暇的特點(聽起來很「貴重」),「玉沙」古時候也用來比喻星斗和棋子。

凝雨

南朝 梁沉約 《雪贊》:「獨有凝雨姿,貞晼而無殉。」

水凝而成冰,雨凝而成雪。用其物理變化的過程作為指代名詞,也算是腦洞大開了,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靈感。

玉鸞

宋 楊萬裏 《早朝紫宸殿賀雪呈尤延之》詩:「雪妃月姊宴羣仙,珠閣銀樓集玉鸞。「

本意是白色的鸞鳥,雪花都像鳥一般了,這得是大到了什麼程度。


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想要描寫雪很大,但又不願用一些濫大街的套路和比喻,於是就從側面,從一個新奇,很少有人嘗試過的角度切入。

但要避開濫大街的套路和比喻,不一定要連」雪「字也一併避開,如果做的太徹底,未免會顯得不自然,有為新而新之嫌,物極必反嘛。

提到」雪「,但不提」大「,怎樣表現出雪之大呢?比如我最喜歡的描寫雪的一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好大的一場雪啊,大到了什麼程度?整個世界,被驅散的驅散,被掩埋的掩埋,最後就只剩下孤舟,老翁,和了。


你不要打電話給我了,我怕夏洛誤會。


這個可以參考《水滸傳》,對於水滸傳來說,描述的時候不出現本字眼是平常操作。

比如武松住在武大郎家裡時,潘金蓮等武松下班時的雪:

萬裏彤雲密佈,空中祥瑞飄簾,瓊花片片舞前檐。剡溪當此際,凍住了猷船。頃刻樓臺如玉,江山銀色相連,飛瓊撒粉漫遙天。當時呂蒙正,窯內嘆無錢。

這裡的雪其實還比較溫柔,只是講下雪下的徹地連天,下的天地變了顏色。

還有一種雪,是殺氣騰騰的雪,比如林衝風雪山神廟時候的雪: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齣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珍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誰念萬裏關山,征夫僵立,縞帶沾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與談兵略。須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這場大雪殺氣騰騰,是皓虎素麟的決鬥,正應了此時林沖的心境,像水滸這種作品,是處處妙筆的。

除了寫雪,水滸裏寫火也從來不提火字,同樣在風雪山神廟一節,草料場的大火起了以後,作者是這樣寫的:

一點靈臺,五行造化,丙丁在世傳流。無明心內,災禍起滄州。烹鐵鼎能成萬物,鑄金丹還與重樓。思今古,南方離位,熒惑最為頭。綠窗歸焰燼,隔花深處,掩映釣漁舟。鏖兵赤壁,公瑾喜成謀。李晉王醉存館驛,田單在即墨驅牛。周褒姒驪山一笑,因此戲諸侯。

一場大火,施耐庵用了古今典故,卻絕不寫這火燒的有多大。大家可以自己感受,這火就像周公瑾火燒曹孟德那麼大,就像朱全忠火燒李克用那麼大,就像田單火牛陣那麼大,就像烽火戲諸侯那天那麼大。

你說這火得有多大?

關於水滸傳的更多有趣內容,歡迎查看我這個答案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026107/answer/1078115804


按題:「不用形容詞修飾,也不要太明顯的比喻……」,古人也留下不少好句。

謝惠連《雪賦》中有一段寫雪景,文字很炫。

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弈弈。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於墀廡,末縈盈於帷席。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於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皓鶴奪鮮,白鷳失素,紈袖慚冶,玉顏掩姱。

羅隱寫雪,最為憂民。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祖詠寫雪,簡潔明瞭,不肯多一個字。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以及,以張打油為筆名的某君的廢話體《詠雪》。

天地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1.

什麼東西天上飛 ?

東一堆來西一堆 。

莫非玉皇蓋金殿 ?

篩石灰啊篩石灰。

2.

六齣飄飄降九霄,

恰似玉女下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掃帚的使掃帚,

使鍬的使鍬。

3.

漫天墜,撲地飛,

白佔許多田地。

凍殺吳民都是你!

難道是國家祥瑞?

4.

此花自古無人栽,

一夜北風遍地開。

近看無枝又無葉,

不知如何長出來?

5.

天地玉世界,漫天散飛花。

遠岸飄柳絮,前村壓梅花。

青竹凝玉樹,萬枝變瓊枒。

窗含遠山白,落鬢添華髮。

6、

寂寞山崖共水濱,

漫天匝地白如銀。

前村報道溪橋斷,

可喜難來索債人!

7.

剪碎鵝毛空中舞,

山南山北不見土。

琉璃碧瓦變成銀,

麵糊糊了青州府。

8.

蒼天為我報丁憂,

萬裏江山盡白頭。

明日太陽來相吊,

家家戶戶淚花流。

根據評論提醒,這首詩還有一個版本。所以我也貼上來了。

天公喪母地丁憂,

萬裏江山盡白頭。

明日太陽來作吊,

家家檐下淚珠流。

這首詩是清朝詩人金聖嘆的作品。


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節。


電話響了,

喂,美女,您的快遞到了,我一會兒放在小區的快遞櫃裡面您記得下來取件……哎?快遞櫃呢,我記得在這牆邊啊,哎呦我糙快遞櫃被埋起來了……嗯,放7號櫃了您記得儘快去取哦,一會兒怕是櫃門又要被埋起來了,儘快哦!

嘟 嘟 嘟……


//

來聽聽紙條大佬們的答案叭ww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春來葉綠滿山青,冬至霜白凈無色。」

「上帝的頭皮屑真多………」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來自紙條崽@君無期. 的創作詩:

-01-

絮散

陌上楊柳尚舊裝,小女候春春難至。

忽聞柳絮飛滿天,欲報春日落各家。

小女笑顏尚未開,才現山水共一色。

思歸思歸君難歸,期春期春尚難尋。

-02-

空山

空山難作妝,少有人煙至。

忽而路白茫,山中人煙細。

-03-

玉碎

天上飛白玉,可觸不可得。

玉涼亦有魂,日暖玉消融。

-04-

白首

人間難得有白首,卻是今朝皆發白。

暖爐飯食貪此溫,只需一刻皆無尋。

還有來自紙條崽@歆妧. 的創作詩:

-01-

平水韻 平起仄收

絮翻蝶舞繁花夜,非霧非煙伴雨歸。

私語呢喃生白髮,江城梨花漫天揮。

-02-

平水韻 仄起平收

薄霧濃雲夾淺霜,寒鴉聲唳訴悽涼。

寒風何苦嬉花樹,萬點殘紅盡感傷。

-03-

平水韻 仄起平收

砌下亂塵牖外風,棉裘濕透布衾涼。

難眠月下獨身坐,撲面青光酒中翔。

-04-

平水韻 仄起平收

不取凡間半粒分,卻應冬景滿乾坤。

來時凈素還潔去,一片清白化玉津。

-05-

新韻 平起平收

又逢瑞葉北風吹,枯樹榦枝百草灰。

瘦水凝冰天地冷,瓊花飄舞幾時飛?

-06-

平水韻 平起平收

玉蝶滿天飛,紅梅相映輝。

枝頭寒雀叫,素裹抱春歸。

-07-

平水韻 平起仄收

朔風蕭瑟蒼山遠,舉目浮沉皆寂寥。

但問玉塵何處去?穿庭問閣覆瓊梢。

-08-

平水韻 仄起仄收

臘月豐隆盈碧空,寒酥覆地似瓊漿。

堯年鶴語猙時起,一夜白頭壓遠荒。

-09-

新韻 仄起平收

可盼佳期走眼邊,歸途似箭夢魂翩。

紛紛瑞葉埋天路,滾滾鵝毛湧地寰。

-10-

迴文詩

飛玉伴花風動情,草青淺色柳濃濃,

歸人盼遠望明月,微醉將詩賦酒行。

-11-

迴文

行酒賦詩將醉微,月明望遠盼人歸,

濃濃柳色淺青草,情動風花伴玉飛。

「不提雪字描述雪很大」

你想到的又是哪一句呢?

//


當然是打油詩的鼻祖,唐代詩人張打油啊。他寫過一首《詠雪》一直流傳到後世::"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整首詩歌的視角是由遠到近,首先說:「江山一籠統」表現了天地之間一片白茫茫,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後來又說「井上黑窟窿」,又將視角折了回來。然後通過對比,說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說明瞭雪下的特別大。

我讀這首詩是在年少時,但是印象很深,全篇只有二十個字,沒有一處提到「雪」這個詞,卻將雪的紛紛揚揚描繪的淋漓盡致。


說一個我常用的方法——溯源描寫。


第一步,找到核心對象。

雪。

第二步,溯源。

雪的甲骨文,上為雨,下為羽。也就是從天上落下的羽毛。

第三步,把源具象化。

天空中似乎正有萬萬億個天使程序員在通宵加班,脫落的羽毛把大地層層覆蓋。


天上一陣黑咕隆咚,

好似白麪往下扔,

墳頭兒倒有饅頭那麼大的個兒喲,

井是大窟窿。

——非物質文化遺產選摘。


一個思路。

履敝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吟闌餘興逸,還憶剡溪船。

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不能不提唐代一首奇詩,張打油的《詠雪》:「天地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此詩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它描寫雪景,從全貌到特寫,由顏色到神態。通俗易懂,詼諧幽默,風趣逗人。

通篇寫雪,卻不帶一個「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紙上。


1、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砂。

夜雪泛舟遊南溪

唐-韋莊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砂。

因尋野渡逢漁舍,更泊前灣上酒家。

去去不知歸路遠,棹聲煙裏獨嘔啞。

2、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

對雪二首

[ 唐 ] 李商隱

寒氣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梅花大庾嶺頭髮,柳絮章臺街裏飛。

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濕謝莊衣。龍山萬裏無多遠,留待行人二月歸。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已隨江令誇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關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很有意思。

3.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詠雪》

北宋張元

七星仗劍攪天池,倒卷銀河落地機(又作直取銀河下帝畿)。

戰退玉龍三百萬,斷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4.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

《雪》

[宋] 黃庚

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象。

遠岸未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

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水泉煮石茶。

5、層疊遠山全不見,惟一抹,白雲橫。

江城子-夜雪

清-陸珊

被池難熨夜寒生。夢初醒。小窗明。看月開門、正待下階庭。吹下滿天楊柳絮,黏翠袖,冷無聲。

曉來不怕剪風輕。卷紗欞。拓銀屏。極目遠山、遮卻幾分青。層疊遠山全不見,惟一抹,白雲橫。

這一首是有點白描的味道~應該是題主想要的。

6、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清代納蘭性德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7、忽驚夜半寒侵骨,流水無聲山皓然。

夜雪

明-張實居

斗室香添小篆煙,一燈靜對似枯彈。

忽驚夜半寒侵骨,流水無聲山皓然。

在寫雪時都重點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張詩的後兩句分別從人的感覺,聽覺和視覺的角度寫雪。

8、滿意宇宙曙,霏霏正漫天。

琴窗夜雪

宋-陳傑

寒更洞書幌,几上明素弦。

滿意宇宙曙,霏霏正漫天。

9、綺閣玲瓏夜有輝,卻看玉樹轉霏微。

弇山園夜雪

明-張元凱

綺閣玲瓏夜有輝,卻看玉樹轉霏微。

主賓醉後操銀管,並作瑤華散漫飛。

10、凍雲籠月月籠霜,冷逼鐙魂暗吐光。

與漱芳孝諒兩妹夜話

清-莊湘澤

凍雲籠月月籠霜,冷逼鐙魂暗吐光。

玉漏滴殘寒夜永,圍爐且莫話滄桑。

有時間再繼續更~


捂臉,發幾個自己寫的。

1.

世界白裸裎。

2.(夜雪)

他抬頭一看,漫天都是掣掣曳曳、蒼蒼茫茫的小灰片子,打在他的頭上、臉上。

3.(雪霽)

寒風裡有一絲絲的柳飄。遠山與房屋,天地與一二行人,敷陳著再淡沒有的水墨畫。

我便在微風中立著,覺得一切都濕漉漉的新鮮。上下一白,萬物明亮,連陰影處也變了煙灰色。

門外吹著古舊的北風。喜鵲與烏鴉同吼,不知是悲是喜?

點點的麻雀飛上瘦而欹斜的蘆葦桿,枝子輕輕地壓——壓——下去。

4.(雪中校園)

不過外教樓那一片倒還是天國一樣,琉璃一樣的安靜。

公眾號:偶然在此的生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