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髖部肌肉拉傷一個月了無皮下瘀血 向左頂髖會痛 痛的感覺比較深層 但是做康復訓練後有疼痛 還需要繼續練嗎?如果需要繼續練那練完要不要拉伸呢?


你好,想問一下你拉傷的程度是怎樣的呢?還有目前做的哪些康復訓練,這是很關鍵的一點,可以幫忙分清你適合哪些動作,不適合哪些動作。一般我們把肌肉拉傷程度分為三級:

一級(輕度):有完整的主動和被動活動範圍。疼痛和壓痛往往在拉傷後一天出現。

二級(中度):肌纖維部分撕裂,伴有顯著的疼痛和腫脹。

三級(重度):肌肉完全撕裂,存在嚴重腫脹和疼痛以及完全喪失功能。

一般在不需要手術幹預的輕中度肌肉拉傷後,我們一般採取PEACE(和平) and LOVE(愛)原則進行處理。急性期使用PEACE原則

P—保護:停止或限制運動1-3天,以減少出血,防止受傷肌纖維的腫脹,並減少受傷加重的風險。盡量減少休息時間,長時間的休息會使組織力量和性能下降。依靠疼痛信號來移除保護「設施」並逐步恢復運動

E—抬高:將患肢抬高到高於心髒的位置,以促進組織液從組織中流出

A—避免使用抗炎藥物:抗炎藥物可能對組織的長期癒合有害。不同階段的炎症有助於軟組織更好的再生。不推薦使用藥理學方法抑制此過程,因為這可能損害組織癒合,特別是使用較高劑量時

C—加壓:使用膠帶或繃帶產生的外部機械性壓力有助於限制關節內水腫和組織出血

E—教育:患者應積極康復

在急性期過後,使用LOVE(愛)原則進行處理

L—負荷:積極的運動和鍛煉有益於大多數肌肉骨骼疾病患者。在癥狀允許的情況下儘快地恢復正常活動。逐漸增加負荷(不產生疼痛情況下)來促進肌肉、肌腱和韌帶的修復、重塑以及組織耐受能力的建立

O—樂觀:大腦在康復幹預中起著關鍵作用。災難性事故、抑鬱和恐懼等心理因素可能會延長恢復時間,從實際出發的同時,應鼓勵患者保持樂觀,進而提高最佳恢復的可能性

V—血管形成:身體活動是肌肉骨骼損傷管理的基石。無痛的有氧運動應在受傷幾天後就開始,以提高動力,增加受傷結構處的血流量

E—活動:活動有助於損傷後早期運動能力、力量和本體感覺的恢復。應避免疼痛,以確保在恢復的亞急性期中得到最佳修復

與此同時可以進行一些輕微的等長抗阻運動,以保持下肢正常的活動度,之後可以進行一些主動的關節活動度訓練,這時候可以加上一些閉鏈形式的運動,同時再進行肌肉力量訓練,等到後期,就可以加大強度,做一些有針對性的離心,超等長收縮運動了

在肌肉拉傷後的康復,不建議完全靜養,但也絕對不能過度活動,你做的康復訓練應該是以無痛為原則來進行的,結合目前的情況,你做的康復訓練,要麼強度過大,要麼就是在錯誤的方式下進行的。

目前,建議你先給我看看你的訓練有哪些,我好再給出更詳細的建議。希望我的回答會幫助到你。


炎症期需要休息

康復期需要以動作模式為主訓練肌肉運動功能,盡量不負重,甚至可以給助力

隨後就是力量恢復啦,根據自己的1RM和訓練目標去鍛煉就好了


肌肉拉傷就休息唄,我就是這樣做的,好在肌肉拉傷恢復蠻快的


一般主動的康復訓練都不能有疼痛或者很少的疼痛(疼痛平級小於3分),如果目前做康復訓練還是有疼痛的話說明拉傷的組織仍然沒有完全恢復,建議可以熱敷以及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理療促進肌肉拉傷的康復


康復訓練後有疼痛,提示練習強度過大,或不適合當前肌肉能接受的生理負荷。可停止練習,總跌打損傷膏藥進行恢復調養。待恢復以後再練。康復訓練原則不能 ?疼痛。


康復訓練是一定要做的

我個人左髖因跑步時股骨內旋內收過度有損傷

個人認為康復過程大概分週期

1 以環節活動範圍為限的無負重運動

2 正常體態的自重運動

3 強化傷處的負重運動

我這個不是特別專業 是經過幾次大傷後自己恢復總結以及外出康復並且後期學習感悟出來的 倒也並不是像上述三點一樣涇渭分明 但是彼此應該貫通

以我髖關節傷處回復為例

早期是因為在力量訓練中膕繩肌肌腱箭頭拉傷導致膝伸不完全 在之後的康復過程中只選擇了跑步代替其它訓練 從而導致在錯誤體態下的運動模式 最終髖關節受傷 異側膝十字韌帶受力不均有絞痛 同側背部核心強度變低

上段描述是強調搞清自己是因何受傷並導致了何種不良結果 在個人進行的康復過程中 因患處潛在的疼痛活其他心裡因素導致的不良體態時有發生 所以掌握自身狀況很重要 也是難點 最好了解患處的解剖功能以及正確的運動模式 需要下功夫學習

其次就是做一些簡單的髖關節靈活性的運動 康復初期忌諱強度過大 也忌諱一動不動 疼與不疼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分界點 掌握好尺度

其次就是做一些自重下的運動 因為孤立髖關節的動作比較少 所以我一般選擇自重深蹲 或者直腿硬拉來恢復患處功能

最後階段就是加入力量訓練 循序漸進

說的比較籠統 建議諮詢專業康復師


看情況,先說說哪裡的肌肉拉傷?拉傷到什麼程度?是否有明顯皮下淤血?目前的關節功能限制有哪些?


拉傷後的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要過於訓練,放鬆與訓練都要進行,如果康復訓練的效果並不好,重新進行評估,找到有問題的肌肉,重新制定康復訓練方案。


肌肉拉傷首先要想到的肯定是啥都不做先靜態恢復,能不動就不動

等到2-3周後開始做些空手對應的動作,最好全身都要囊括到

4-5周後考慮用之前極限的40-50%做康復,重新讓神經活躍起來

6周後再考慮80%左右的,接下來按正常的計划走就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