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針對學生的書法教學普遍學完楷書就學王羲之行書,但是不會一直學下去,大多會去轉學其他,其中米芾行書是一個大眾的選擇。

究其原因是針對學生來說,王字刻本刀鋒印記太多,殘損太多,雙鉤法摹本描畫的痕迹太多,就是不知道他真跡是什麼樣的。看的少寫的少的人普遍理解不了那些痕迹,就會對學習書法造成危害。

其實現在的書法家,專家對於這些也只能是從主觀角度去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去還原他們想像中的王羲之。而學習其他書法家的過程就是讓他們形成他們的「主觀角度」的過程。之後再回來寫王羲之就可以有所取捨了。

寫趙孟頫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但是讓我來建議還是寫米芾行書,智永千字文,顏真卿行書的好(按照這個順序)。


嚴格講,不需要。

趙孟頫晚年學李北海,得其雄壯,比他早年那精美卻疲弱的唯美書風好多了,但即便如此,趙孟頫仍然沒能跳脫出大王窠臼,而且趙孟頫注重筆法、尤其在意傳承,一生追求復古,所以成就終究有限,也是他不如米芾、王鐸的地方,學大王而不能脫出。

與其學趙,不如學小王,二王並立,不是浪得虛名,小王天真爛漫處,其父亦難比肩,營養很多。


學王的,形神各得多少,用筆得了幾分,能不能通過碑刻和摹本去儘可能還原原作,

哪裡不足,就再從有類似可以學習的書家那裡博採眾家之長,完善自己對王字的理解,先鑽研透一家,再展開


學了貝多芬的音樂後還要學門德爾松嗎?


學過沒用,老王夠你練一輩子!


王羲之確實厲害得很,但他不是書法的一切。

趙孟頫雖然沒有王羲之厲害,但他對書法的貢獻也足以彪炳書史。


我認為取眾家之長是對的,但無論學那家,建議吃透完全入貼走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領悟,可以鑒賞著讀!!


1.學了是學成什麼樣了?

2.如果學的不錯,你的目的只是為了用王字創作,那沒有必要學趙字。

3.你為什麼想學趙字?

4.古代經典都可以學,不僅可以學趙,還能學李北海,宋四家,董其昌,王鐸,等等等等


趙學王沒學成,為什麼還要去學趙呢?

你都不見得把二王學得大成


王羲之都學得過,還學趙體做什麼?


謝邀。

人在非洲,剛下樹。

關於趙孟頫,說起來還是我老鄉。我是這樣認為的,他就根本不該書史留名,或許宋代之後江山無人吧。

簡直是又熟又俗又媚(個人眼光,並非參考歷史看法),而且結體弊端很多,關鍵是容易臨,學得像。你說他筆墨好吧,就有時均勻如墨豬,有時又氣若懸絲。後期字體稍可入眼一些,好象是學了一點李邕。

別練,一入趙體,萬劫不復。入的去,出不來。

還有一個就是文徵明,沈尹默的「其俗在骨」就是年少時學文種下的禍根。

還有瘦金體,學了就是病入膏肓,沒治。

不過人是不聽勸的,認識水平、欣賞水平就在那裡,九頭犀牛也勸不過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