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社會群體的廣泛性:不是知乎而是所有的社交媒體,問答社區,交流論壇都會存在的問題,因為社會之大,總有人有表達,總有人會為了自己的觀點而辯護甚至diss別人,這種行為本質上不是噴子,但很多人並不懂得合理辯論和撕逼的區別,很容易就上升到人身攻擊無腦辱罵的地步 ,加之很多人又很喜歡較真漸而演變成噴子的行徑

第二,噴子的傳遞性(大概這個意思,表達不規範):噴子本身這種群體就主要存在於網路中,他們通過噴別人來獲取存在感和優越感(雖然我並不懂這種優越感),然後成功帶起了一股戾氣,同時很多人開始並不是噴子,但面對這些噴子自己也會忍不住下場噴回去,這樣的戾氣一旦形成,幾乎很難退回去最初,這或許是一種同化吧

第三,評判的一元化:在對事情做評判的時候,現代很多人喜歡預設立場提前站隊,只要認為某個立場正確就diss所有相反立場,比如微博的飯圈,比如那些一見到有人diss華為就說不愛國,比如那些對某些演員只要有好評都說是恰爛錢,他們幾乎摒棄了客觀的評判,不明白這個時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簡單化的思維

第四,對社會認知的偏激化:很多人基於現實問題的陰暗會形成過度偏激的認知,然後遇到事情就往壞處想,然後對那些對某些事情表達支持或者贊同的,就會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謎之錯覺,總是會以陰陽怪氣的模樣嘲諷回去,這就與第二個聯繫在一起,這樣的陰陽怪氣招致更多的diss,衍生出更多的噴子

第五,發言的低成本性:說話只要不觸及某些領域,實際上說話並不需要承擔責任,尤其是匿名和各種馬甲的出現,這使得言論不受約束,因此較之現實交流更為可怕

其實噴子固然多,但還是很多人把反對者都當噴子也是一個原因,網路世界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還是儘可能保持一定的理智和客觀


噴子哪裡都有 但是為什麼別人噴你 要想想是否自己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好比你在豫章書院那文章底下回復了多事二字 就註定要被噴。如果你真覺得別人多管閑事,那你就看完就走而不是留評招眾惡。在他們眼裡,你這樣的評論也很「噴子」,也很「多事」。


別把知乎當成六七年前的精英圈子了,就當成一個類似於微博的一個平台,你就會發現其實跟微博飯圈的腦殘粉比已經強多了。


為什麼有人說話不過腦子?


迷惑性言論,哪裡噴子不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