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很是喜歡。但總覺得篇幅完全可以縮短一些。

例如「七種武器」的《離別鉤》《碧玉刀》等這樣的中篇,讀來更覺得欲罷不能,懸念層生,環環相扣。


對啊,很明顯的。

只不過可惜古龍的中篇除了楚留香和陸小鳳,大多名聲不顯,剩下的我能想到的名氣比較大的,或許就是《英雄無淚》了。


因為古龍的文字簡潔凝練,環境描寫相對較少,所以往往不需要長篇內容就能把故事敘述完整,所以你才會覺得他更擅長中篇。然而如果稿費按字數來結的話,我相信他也能全給你改成長篇。


我更愛他寫的短篇~~


你這問題讓我想起了蕭十一郎,大旗英雄傳這些好多部莫名其妙的結尾。

古龍嗜酒,急飲如水,快如傅紅雪拔刀,李尋歡發鏢,好不快哉。但醉得也快,故以短見長,其命是如。

金庸愛茶,淺酌如酒,慢如十六年的等,四十二章經的尋,豈曰慢矣。最紙短情長,恰江水綿綿,其命也如是。


看到好多人說古龍為了稿費把小說拖長,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是我覺得,古龍的風格就直接導致他的小說有些時候顯得很拖,比如他的小說情節很多時候由對話推動,例如:

阿飛道:"我要喝的那種酒很特別,不知道你們肯不肯請?"孫小紅接著道:"你要喝什麼酒?"

阿飛道:"當然是喜酒。"

喜酒,當然是喜酒。

就因為要喝喜酒,所以才要等三年--無論為誰守喪,三年都已足夠。

孫小紅的臉紅了。

阿飛道:"我什麼酒都喝過,就是沒喝過喜酒,只希望你們莫令我失望。"孫小紅的臉更紅,垂下頭,卻又忍不住偷偷去瞧李尋歡。

李尋歡的神情很特別,"喜酒"兩個字,似乎令他有些不知所措,過了很久,他才緩緩道:"我什麼酒都請人喝過,就是從未請人喝過喜酒,你可知道為了什麼?"阿飛當然不知道,李尋歡也不想要他回答。

李尋歡自己說了出來,道:"因為喜酒太貴了。"阿飛怔了怔,道:"太貴?"

李尋歡笑了笑道:"因為一個男人若要請人喝喜酒,那就表示他一輩子都得慢慢的來付這筆帳,只可惜我又偏偏不願令朋友失望。"

---------《多情劍客無情劍》

像是這種長對話一多,小說自然就顯得長了,但是這些絕對不能刪去,不然就沒有那種有點俏皮又有些洒脫的感覺了。

還有就是古龍小說中經常會有「哲理性」的話,但這種語言不生硬,有一種在和父母師長友人探討人生的感覺,比如:

流星的光芒雖短促,但天上還有什麼星能比它更燦爛,輝煌。當流星出現的時候,就算是永恆不變的星座,也奪不去它的光。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鮮艷的花還脆弱。可是它永遠是活在春天裡。它美麗,它自由,它飛翔。它的生命雖短促卻芬芳。

--------《流星蝴蝶劍》

世上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子的,尤其是一些特別輝煌美好的事。

  所以你不必傷感,也不用惋惜,縱然到江湖去趕上了春,也不必留住它。  因為這就是人生,有些事你留也留不住。  你一定要先學會忍受它的無情,才會懂得享受它的溫柔。--------《白玉老虎》每本都能舉出來好多例子,所以我個人認為,長篇小說反而更能清晰表達出古龍的創作意圖,當然可能是我中篇看得少的緣故,個人見解隨便說說啊。

你名為英雄王做事可不英雄啊,直接拉黑連回復都不看嗎,官僚主義的受益者和大學教育的受益者在你看來是可以相提並論互相比較的嗎


是不是更擅長不清楚,但是我覺得古龍的中篇比長篇好看的多(??ω??)??


印象中古龍寫的短篇都非常精彩,因為文字特色的關係,簡潔的話就能概括出情景,所以會潛意識認為古龍不會寫長篇,其實古龍寫過的正劇,如絕代雙驕也很精彩,其風格也和其他的小說大有不同。


這個要看他當時缺不缺錢,是否認真


不是。

所謂長篇與中篇的區別,除了技術問題,根本在於對素材的佔有和使用。長篇的容量更大,像海洋,中篇是湖泊。

古龍的才情和技術都不是問題。他的很多作品架構很龐大複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