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千丈這個人毫無立場,他弟弟跟著大金混,他也跟著大金混,雖然賣國求榮,但是沒有引起任何風波

裘千仞比他哥壞一點,因為能力強,整個鐵掌幫在江湖腥風血雨,肯定引起了很多風波,但是他畢竟不是導致亡國的那個人,而且最後能在洪七公的一番教導下,突然醒悟,想起上代幫主一生為國為民,拜一燈為師,算是有點思想覺悟,算是誤入歧途

裘千尺,跟他老公那屬於窩裡斗吧,而且她老公實在把她害的太慘了,性格就此偏激

還有人要幫公孫止說話嗎?為了一個剛認識的美貌道姑,就肯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

公孫止做了很多惡,我只拿這一點說

因為作為一個父親,我實在覺得這點太惡了


我覺得其實是裘千仞。

公孫止和裘千尺相互折磨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結果了。他們居住在遠離人類社會的絕情谷,沒工夫來危害人類社會,兩個敗類互相傷害多爽啊,這麼好的事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裘千仞野心勃勃,不但自己領導鐵掌幫為非作歹,而且意圖參與宋金之間的戰爭,威逼丐幫南遷。差一點就和楊康聯手禍害了一直心懷正義的漢人武裝力量。

楊康這時已然明白完顏洪烈的心意。他早知丐幫在江北向來與金人為敵,諸多掣肘,金兵每次南下,丐幫必在金兵後方擾亂,或刺殺將領,或焚燒糧食,若將丐幫人眾南撤,自然大利金人南征,於是說道:「這是裘老幫主的一番美意,我們若是不收,倒顯得不恭了。金珠寶物我不要分,四位長老,侍會盡數俵分與眾兄弟罷。」

鐵掌幫前幫主上官劍南和岳飛韓世忠攀得上關係,結果這麼一支武裝力量到了裘千仞手裡卻助紂為虐,裘千仞作惡是有意識的。平時鐵掌幫為非作歹的事情沒少做,可以說橫行無忌。

 黎生和余兆興又從人叢中出來,走上數步。黎生朗聲道:「啟稟幫主:本幫幫規第四條言明,凡我幫眾,須得行俠仗義,救苦扶難。前日我們兩人路見鐵掌幫的朋友欺壓良民,還要擄掠婦女,我二人忍耐不住,是以出頭阻止,動起手來,傷了鐵掌幫的朋友。」

然後裘千仞就來找場子,一口不提處分自己幫眾的事情,只記報復丐幫。再加上鐵掌幫勢力如此之大,平時作惡多少那是可想而知了。

裘千丈騙吃騙喝到處吹牛裝逼只不過是類似羅永浩的行為而已。雖然確實應該受懲罰,但跟裘千仞作惡的能力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沒那麼大本事,就做不了那麼大的惡嘛。

個人認為裘千仞是作惡最深的。

但是個人的際遇真是難說,萬萬想不到裘千仞居然下場還不錯。裘千尺殘廢了在洞穴里十幾年後變得更加變態,又有機會出來為非作歹..............


公孫止

他立即取過丹藥,趕回丹房。我隨後跟去。這時那賤婢已痛得死去活來,在地下打滾。公孫止道:『柔兒,你好好去罷。我跟你一塊死。』說著拔出長劍。柔兒見他如此情深義重,滿臉感激之情,掙扎著道:『好,好。我跟你在陰間做夫妻去。』公孫止當胸一劍,便將她刺死了。

「我在丹房窗外瞧著,暗暗吃驚,只怕他第二劍便往自己頸口抹去,但見他提起劍來,我正要出聲喝止,卻見他伸劍在柔兒的屍身上擦了幾下,拭去血跡,還入劍鞘,轉頭向窗外道:『尺姊姊,我甘心悔悟,親手將這賤婢殺了,你就饒了我罷。』說著舉手往口邊一送,將那枚絕情丹吞服了。

前一秒還情深意重,後一秒就變成了「賤婢」,接著設計挑斷裘千尺手筋腳筋,對戀人愛人實在冷血。

至於他對女兒,我們都知道公孫綠萼死在父親刀下,之前公孫止也曾把她扔下地譚,所以不多說,只貼一下最令人心寒的一段:

咱們瞧准了這點,由我去將女兒綠萼誘來,你出手擒她,將她擲在情花叢中。這麼一來,那惡婦不得不取出絕情丹來救治女兒。咱們俟機去奪,便能成功。只可惜這絕情丹世間唯存一枚,既給了你,我那女兒的小命便保不住了。」李莫愁沉吟道:「咱們也不必用真的情花來刺傷令愛,只消假意做作,讓她似乎中毒,那便既可奪丹,又能保全令愛。」公孫止嘆道:「那惡婦十分精明,我女兒倘若只中假毒,焉能瞞得過她?」

李莫愁是什麼人?只因為別人的姓氏和情敵姓氏一樣就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全家都滅門了的人物,聽完公孫止的這番話也只能默然。

金庸筆下虎毒食子的人,最出名的是凌退思,凌退思殺女,為的是天下第一神功神照經,公孫止殺女,是為了騙一個女子上床。

裘千仞固然狠毒,他大哥借著他的名字招搖撞騙毀他名聲,他沒有因此殺他,裘千尺對親人的感情書里也早有正面描寫,他倆比起公孫止可差的遠。


不回答誰最壞的問題。問誰最壞,意義不大。不如弄清楚他們是怎麼個壞法。

裘千仞有兩條大罪,一條是叛國,甘為鷹犬,一條是重傷嬰兒,企圖阻止段智興參與論劍。

叛國這事,金庸越往後寫,越是看的淡了。到了《天龍八部》,金庸乾脆把以愛國或者以族類純潔為重的人擺在接近反派的位置,很多罪惡和糊塗賬是以愛國名義犯下的。越往後寫,金庸就越注重一個人為人的基本的格,人格重於所謂的大義。道理何在?因為只有擁有真正出色人格的人才配承受大義。

但是以絕對強勢凌侮和殺害弱小,沒有可以開脫的餘地,不管你的動機是什麼。

裘千仞到了《神鵰》裡面,他個人的挑戰是放下過去、得到超脫。最後當事人也原諒他了,他也解脫了。金庸喜歡這麼寫。謝遜 慕容博 蕭遠山。殺人如麻,然後回頭是岸。魔道也是道。從魔入道也是一條路。但是基本上都需要高人點化。還得在合適的時機。

裘千丈在金書里基本上屬於喜劇人物。裝逼,弄虛作假,散布謠言,播弄是非。這種小人物成不了魔,最大可能是自作自受。金庸毫不憐惜這一類人,因為沒有價值。

公孫止和裘千尺必須放到一起來說。在我看來,《神鵰俠侶》是金庸寫作的一個分水嶺,從這部書開始,金庸的寫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神鵰俠侶》是一部象徵主義小說。曾有答主比較楊龍CP跟絕情谷CP的異同,非常有意思。

《神鵰俠侶》中的裘千尺夫婦有意思的地方在哪??

www.zhihu.com圖標

補充一個角度。《神鵰》里的幾大反派,李莫愁,公孫止,裘千尺,金輪法王。

李莫愁象徵嗔,公孫止象徵貪(而且富於偽裝),裘千尺呢,還是象徵嗔。

金輪法王,跟《天龍》里的鳩摩智很有幾分相似,他們大致都象徵痴。但金輪沒有鳩摩智那麼明顯和特定。金輪可以不去管他,這個人物的人設遊離於全書,很像《射鵰》里西毒的翻版,從象徵性上跟主角的關係不太大,跟劇情的中軸也就是楊過的成長,還有龍楊之間的「愛情」牽絆,關係也不大。金輪的作用其實是從外部施加壓力,加速和造成楊過跟郭黃家族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衝突。所以不如說他是個巨型龍套。

說回來。金庸為什麼這麼整齊的寫出貪嗔痴的分別形象呢?而且這些人物只是在阻撓主角,卻說不上主角的問題、困惑。因為他們是作家金庸本人的問題啊,呵呵。金庸寫《神鵰》,是不是在悄悄的解決自己的中年危機?通過寫楊龍之戀,重返回不去的青年時代,解決無法在現實里解決的問題?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那麼完全可以這麼認為:公孫止和裘千尺都說不上是真的壞,只是因為造物弄人,在一段畸形關係中互相激發了對方的嗔和貪,而且愈演愈烈(不僅鬥爭的狠、殘忍升級,而且做人的底線一條條的崩壞),終於毀滅。那麼該譴責的,不如說是把雙方捆綁在一起這件事。那麼就該去檢討,公孫止為什麼當初敢於去娶裘千尺?是不是貪圖裘家和鐵掌幫的聲威和武學底蘊?而裘千尺在發現公孫止偷情之前,自己在夫妻關係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而真正造成他們勢同水火的,貌似是一次誤會,就是裘千尺讓公孫止殺柔兒,但她心裡不過是想試探,卻想不到公孫止抬手就殺了,同時已經醞釀復仇。但公孫止抬手就殺,恰恰說明他對裘千尺的控制欲 佔有慾 嫉妒心還有陰毒作風有深切體察,而他能夠抬手就殺,也說明他其實並不真愛柔兒,而只是在尋找補償。所以這兩個人,初始的問題大體都是自私吧。這樣的人是不配得到真愛的。


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裘千仞最壞,因為他勾結金國。

裘千丈第二壞,因為他也勾結金國。但是本事不濟危害比他弟小一點。

按照人性來說,公孫止已經不能稱之為人了。

裘千尺不過是一個潑婦而已。

個人看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