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寫小說是為了謀生

古龍的小說大多都是中短篇的,長篇較少

古龍的小說不全是他寫的,很多都是挖坑,然後別人代筆

金庸寫小說是興趣

金庸的小說大多是長篇的,雖然只有十五部,其實字數不少

金庸的小說後來修訂過三次


金庸15部小說總字數,875萬。

古龍66部,總字數1617萬。

字數上多出一倍,扣除其中別人代筆的,也比金庸多出了很多。

為什麼多,明面的原因很簡單,按照百度的定義,古龍的身份很單純,武俠小說名家,查良鏞則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金庸只是查先生身份中的一部分,名氣最大那一部分。自《明報》創刊到1992年控股權轉移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查先生親筆撰寫社評至少有七千多篇,這個字數不好統計,以7100篇計,估算每篇1200字,大約也是850萬字。

875+850=1725.

其實也比古龍的文字總數多了。

至於背後的原因,則是兩個人的心理基因不同,古龍是才情卓越的浪漫詩人,寫小說,只是他在其中寄託了個人的情懷的謀生手段和賺錢方法,是他的職業,卻不是他的事業;而金庸是一個有著政治抱負的文人和企業家,武俠小說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明報》)生存發展助力。所以他的態度要嚴謹得多,在沒有創新、沒有賺錢壓力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封筆。

其實,我個人很遺憾,古龍縱情聲色,英年早逝,如果他的身體更好一些,不喝那麼酒,活到金庸一樣的歲數,那麼他或許有時間繼續創作創新,也有時間對自己的早期作品進行修訂,我們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古龍。

只是,倘若熊先生是不好酒的古龍,生活嚴謹的古龍,或許就寫不出那樣充滿靈性的作品了。


因為:

武俠小說是古龍的主業

金庸的副業


一個出身普通人家,父親拋妻棄子,自小酷愛讀書,想當散文作家,碰壁後迎合市場為謀生喝酒寫武俠小說爽文,求量不求質,有一日寫數萬字之功,字數多、段句多則稿費多,成名擺脫生計之困後開始求新求變,但因嗜酒嗜女人荒廢正業時不時拖稿,挖坑不填坑時讓朋友代勞,不太注重文筆,猶今之網路爽文作家。

一個出身海寧世家,家學淵源流長,自小受過良好教育,想從政,碰壁後到香港寫劇本、辦報,為提高報紙銷量迎合市場寫武俠小說,每日連載兩三千字,堅持不懈、筆耕不輟,史學素養深厚、文筆流暢嚴謹、文彩斐然,且注重個人身與名,對連載稿數次修訂,增刪減補,質量不斷提高,遂成經典,兼猶今之媒體達人和文學大家。

古龍是地道的小說達人,在武俠小說領域堪稱優秀作家,但作品還成不了經典,惜之不愛惜身體、嗜酒如命、去世太早。

金庸是報業大享和商界名流,自重自愛,惜身惜名,可稱新派武俠小說宗師,作品可登文學殿堂、可作經典傳世。

金、古二人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如果你讀過舊派的七俠五義、蜀山劍俠可作比較),一個正,一個奇。一個嚴謹地把人物嫁接進歷史、鋪陳架構出令人信服的武俠世界來書寫世態人心,一個追求情節奇巧、挖坑留扣、引人入勝描刻極致人性與江湖豪情。讀金庸如讀古體詩,嘆其格律工整;讀古龍如讀現代詩,感其朦朧抒情。金庸更寫實,古龍更意境。

少年讀古龍爽,中年悟金庸深。


古龍靠寫書維生的,金庸在明報做大後不用寫小說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