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人體解剖學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

等全套十三五中醫教材


《中醫基礎理論》,非常重要


1 先看學校的中醫基礎理論,一般來說看了你會一臉懵逼。

2 所以看內經,至少內經素問前四卷要看完,註解可以看馬時和張隱庵的,也要不了幾個月就可以看完。

3 靈樞 卷一 卷二 註解同上。可以加看難經,難經看徐靈胎的。

4 傷寒論,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柯琴,傷寒來蘇集;徐靈胎傷寒類方;建議以徐靈胎為主,這樣入手會比較容易一點,如果學有餘力加一本尚論篇。

5 以上,保你不學歪。你要是去看中醫診斷學方劑學。。基本上你學了會連怎麼開方都不懂。


作為一個中醫學院科班出身的學生說兩句。

首先想自學中醫,你要知道,中醫入門並不快。真想治病,背一年的書,你自學西醫的,很多常見病該吃什麼葯你都心裡有數了。系統的自學中醫你可能中醫基礎理論還沒脫離懵逼階段。

中醫你要想達到能上臨床的程度,需要四五年非常高強度的理論學習,還不一定理論與實踐能得心應手。如果隨隨便便自學幾個月就想治病,最好不要系統學習中醫,而只學習一些中醫學學科之下的一些具體的技術。

自學中醫把握一個原則。初學者小白,遠離高深莫測的大部頭,多看淺顯易懂的一本通。

這不是捨本逐末,而是因材施教。

《黃帝內經》《傷寒論》,好不好?非常好。讓你一個初學者直接看,你大概率看不懂。我們學了五年了,也不敢說自己懂。看懂了,你也只是學會了一些中醫基礎理論,理論性太強而沒有實用,你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普通人不是中醫專業,也很難有耐心精力深入經典。

經典的醫書都是要背的,不是用來看的。背之前你最好還要有一定基礎。

那麼看什麼呢?《實用推拿大全》《知足長樂》《實用針灸一針靈》《謝錫亮灸法》《實用刮痧圖譜》《實用拔罐一本通》。

這些書,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翻開查一查,可操作性強。就能解決一些小問題。性價比最高。

畢竟你自學中醫是為了用的,靠自學中醫稱為大醫生,不現實。還不如腳踏實地,從解決身體的一些小問題開始,慢慢建立對中醫的信心。

如果你自身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建議你不要學習中醫藥大學的課本。我們學課本是因為期末考試研究生考試要考。學院派的課本有優點也有缺點,沒有一定的基礎和專業老師指導,學習教材事倍功半。


倪海廈先生有一整套中醫的教學視頻和書籍,包括《黃帝內經》《針灸》《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還有JT叔叔譚傑中的教學視頻。都是可以領引初學者入門的教學。不會誤入歧途。再深入研究就要看陳修園的書籍。中西醫對比就看唐容川的書。


看我在知乎寫的講述傷寒雜病論的系列文章,就差不多了

知乎用戶?

www.zhihu.com圖標

1.建議可以參閱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零起點學中醫》,作者是天下無疾。全書分為12講,適於中醫愛好者、中醫院校學生閱讀參考。

2.搜索公眾號:noillclub,關注後即可查看無疾老師的文章《中醫入門,推薦兩本小書(音頻)》和《中醫入門怎麼學》等文章。

3.也可點擊鏈接https://m.lizhiweike.com/channel2/420773,收聽無疾老師的中醫入門100講課程。

詳情請參閱「天下無疾」微信公眾號《自學中醫沒方法?看江瓘是怎樣成為名醫的(愛好者必讀)

對於愛好者,零起點的初學者,無疾始終希望傳遞給大家一個信息:中醫入門,甚至臨證,並非如想像中般難於上青天。關鍵在於兩點:學習的動力是否充足;學習的方法是否得當。下面我們來看一位明代醫生,江瓘。看看這位老先生的經歷,是否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江瓘,明代安徽人,出身書香門第,少年起即發奮苦讀,希望通過應試改變命運,有所作為。然而身體不濟,積勞成疾,以致嘔吐鮮血數升。

先後求治於十幾位醫生,療效都不理想。於是江瓘轉文而從醫,自取醫書,閉門研讀,悉心體會,最終將醫理融會貫通,不僅自己處方治癒了自己的頑疾,而且為他人治病,也多見奇效,成為皖南一帶聞名遐邇的名醫。

從患者到醫者,從儒生到醫生,如此重大的轉變,江瓘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實現的呢?

江瓘在《名醫類案》的序言中,對下面這句話推崇備至,「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葯」。意即:只有通過廣泛的學習,才可以步入醫學之門;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可以掌握診病的要領;只有通過反覆的應用,才可以體味藥物的性能。而三者之中,首重學習。在學習的內容方面,江瓘又為我們指引了一條捷徑:醫案研讀。

醫案,是醫生診治疾病的記錄。今天醫院裡醫生的記錄,都有統一的格式。甚至我們在網路上幫朋友解疑釋惑,也需要填寫統一的「問診單」。通過這些資料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患者出現的各種臨床表現,醫生的診斷、處方用藥,以及此後的病情進展。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醫案,我們可以看到醫生診治疾病的思路,並從中得到啟迪。

江瓘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廣泛搜集歷代名醫醫案,上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下至當代名醫醫著,無不詳加搜羅,精心遴選,前後歷時二十年,終於編成不朽巨著《名醫類案》,也同時成就了自己一代名醫的事業。

江瓘先生從一位中醫的門外漢,最終成為名垂青史的醫學家,仰仗的主要是這兩點:深受疾苦,不學則無以保命全身;廣羅醫案,實學醫便捷門徑。研習醫案,譬如一位尚德長者,循循善誘,引領我們走進中醫大門;手把手的教給我們診病的方法,藥性的差異;並能開闊眼界,啟發思路,精進醫術。

無疾以為,初學中醫的朋友,從醫案入手,從自己的實際問題入手,是最容易培養興趣,步入醫門。那麼學習醫案,是希望從醫案中學習到哪些內容呢?

中醫診斷思路

對中醫生來說,面對患者,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明確診斷。中醫的診斷,又包括辨病辨證兩個方面內容。一般情況下,中醫辨病過程較為簡單。我們打開一本中醫內科學的目錄就可以發現,大部分中醫病名,其實就是一些常見的癥狀名,如:咳嗽、失眠、胃痛、腹瀉、頭痛等等。說明中醫的關注點,始終在於如何解決患者出現各種病痛,而非體內發生的實體病變;旨在治人,而非治病。

辨病之後,中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辨證上。同樣是咳嗽,如何分辨是氣虛引起的,還是痰濕引起的,或者肝鬱引起的?這個辨證的問題,會直接關係到下一步治療思路的確定,以及方葯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到療效。

中醫治療思路

有朋友問起,中醫見到氣虛就補氣,陰虛就補陰;有濕就化濕,有火就清火;肺氣虛就補肺氣,肝氣鬱就疏肝氣。這樣的思路,與西醫用脂肪乳改善營養不良,用抗生素對付病菌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中醫所謂的補氣、補陰葯,所用的藥物本身,並不是人體的「氣」或者「陰」。藥物發揮的補益效果,必須藉助於人體,才可能實現。也就是說,藥物的作用只是激發和促進,氣陰最終得以補充,仍是靠人體「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實現的。

不過,中醫的各種治療思路,如果始終停留在理解的層面,那這些所謂的思路,就永遠都只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知識。在接觸真實病例之前,要搭建一條從理解到體驗的橋樑,最好用的工具,莫過於醫案解讀。

處方用藥思路

如果說中醫辨證的過程,需要的是偵探般犀利的目光,法官樣冷靜的頭腦;那麼處方用藥的過程,需要的則是幽境里靈性的心思,書法中淋漓的揮灑。

歷代醫家、各門各派,都有自己所慣用、善用的方葯。如張子和之善用舟車、大黃,李東垣之善用補中、黃芪;今火神之善用四逆、附子。同用一方一葯,理解有異,療效亦可迥然不同。解讀醫案方葯,貴不在牢記某方某葯可治某病,而在從案中體會醫者思路,與用藥妙處。

推薦醫案書籍

依照實用性、專業性和可讀性的原則,無疾向初學中醫的朋友推薦人民衛生出版社的一套叢書:《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這套書將近現代中醫名家精品著作搜羅大半,就醫案部分來說,不乏像《蒲輔周醫案》、《岳美中醫案》等經典,還包括各科的優秀醫案著作,比如《劉奉五婦科經驗》、《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陸瘦燕針灸論著醫案選》,以及皮膚科《趙炳南臨床經驗集》、肝病科《關幼波臨床經驗選》等等。學習者不妨根據自己的關注或偏好,選擇來讀。


現代科學史


先把文言文水平提高到語文老師程度再說其他


黃煌-中醫十大類方 。想對中醫有一個核心的理解 。可以先看看這本。


了解中醫增加對中醫的興趣,和了解中醫內容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學中醫,那中醫對於受過教育尤其是科學教育,學過西醫的比較難接受,因為思維不一樣,你會想不通心怎麼會主神志,不能理解肝主疏泄,而且主疏泄還能和情志有關,一看覺得是狗屁,這樣看都找不到中醫的入口。中醫的書籍隨便一頁紙弄出來幾句話在有些人理解起來都像謬論甚至可笑。建議真想學,一定先要放下這些成見,全新開始去接受,去了解,去建立中醫的內容框架,在你有大的框架背景之後,你才能學的進去,形成感悟,了解了才有發言權。沒推薦書籍,就給你推薦了放下成見,不要看到了和你認知不相符的就否定,不然你是學不了中醫的。


《中國醫學文化史》,正本清源,先了解中醫到底是什麼,再看其他的書,不然容易走極端。很厚的一部書,可以看一年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中醫基礎理論 醫古文 中醫診斷學 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 溫病學 本草綱目 這只是我目前以及將來要學的部分書目


謝邀。對醫學不了解,不知這本《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可行?《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提取碼:mqoo


中醫基礎理論,可以上b站聽聽潘毅老師的課


四聖心源


名老中醫之路


推薦徐文兵老師的對話黃帝內經,喜馬拉雅APP可以聽。


瀉藥

本人中醫本科畢業渣渣,即將上岸的研究生狗,對於市面上雜書不太了解

所以我只能從嚴肅的學習角度上考慮,參考我們上課的順序,建議看《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5/7/9/10版,人衛2版)和《中國醫學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需要提醒的是,看完《中基》以後別指著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論瞎發揮,可能很多理論是聽起來很玄乎牛b,但是到後面學習會發現實際應用並不多,而且中醫並不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要避免越學到後面越揪著前面一個點不放,鑽牛角尖。

順便科普下我們學習的主線課程及順序,這也正是搭建中醫學知識架構的順序,在我看來非常合理

(中醫內科學方向,用方葯治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

(中醫針灸推拿學方向,用針灸等物理方法治療)不了解,後期再補充。但起源也是從《中基》開始

不建議看《傷寒論》,現在主流的辨證方法是臟腑辨證,而傷寒的六經辨證作為一個平行的辨證方法,我始終無法理解其形成的腦迴路(恕我天資缺陷,沒有貶低的意思。求別噴),個人覺得難度較高,不宜過早嘗試。凡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先別把自己學糊塗搞崩潰了放棄了為第一要務......


去淘寶搜索這四本教材:統計學、概率論、大學物理、生物化學,加起來三百塊錢以內。

熟話說磨刀不誤砍材工,先把這幾本教材學了,再去學其他回答里提到的那些書籍,才能事半功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