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佈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徵討。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摘自百度百科

如何評價這一行為,它是否限制了明朝的對外擴張,如果沒有這條祖訓,安南和朝鮮如今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


朱元璋的這「不徵之國」,就如同他給開國功臣的免死鐵券,不太可靠。

皇帝不想讓你死,沒鐵券也死不了;皇帝不想讓你活,你家裡存著一摞鐵券也沒用。同理,皇帝不想打的番邦,就是不徵;一旦「不徵之國」實在蹬鼻子上臉不知好歹,皇帝認為又打他一頓的必要,誰還在乎當初是什麼保證的。

永樂初年,安南陳朝篡位者胡季犛,公然和明朝對抗,伏擊護送明軍,劫殺陳朝末代王孫陳天平。外交摩擦升級為軍事衝突,激怒明成祖,明朝發兵徵討,安南胡朝遭滅國之災,全境被明朝收入版圖,設為交趾布政使司。

可見朱棣也沒把他爹的聖訓太當回事,安南這「不徵之國」,照樣還是打了的。

說個有意思的的事:永樂初年,明成祖安南,還震懾了遠在朝鮮半島的李氏朝鮮。當時明朝和朝鮮在圖們流域也發生領土外交摩擦,朝鮮國內的強硬派也盤算出兵過鴨綠江,西征遼東呢。萬幸李朝太宗李芳遠很冷靜,一看安南的下場,迅速壓制了強硬派,打消和明朝開戰的念頭。


這個表述需要更正一下:

先回答為啥設不徵之國,先看都有哪些?

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孛泥國。

那麼,明太祖為什麼要設不徵之國?我個人有以下不成熟的幾點看法:

1.政治和經濟因素決定的

洪武時期, 朝廷的主要精力在於恢復生產,維護好內部統治,再加上當時的主要打擊對象,仍舊是北方的蒙古部落;《皇明祖訓》修成頒行之後,太祖要求後嗣帝王都要嚴格照準執行,實際上還是有些擔心開疆拓土的誘惑導致後嗣帝王們忽視了北部的威脅,去打那些僻在一隅的小國,這是其中一點;

洪武四年就下過上諭:

辛未,上御奉天門,諭省府臺臣曰: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輙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徵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

2.地區形勢所決定的

例如朝鮮,它在元末是有投機傾向的,不過李成桂奪權以後有幾個隱患,內部政治力量整合,外部有倭寇滋擾,他在位期間是搞定了倭亂,對明朝採取的措施是以小事大,表現的十分恭順,這種恭順一來源於明朝強大的軍事力量,二是藉助明朝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實際上洪武二年,高麗王朝就已經派遣使者來入貢了);

至於安南,政治覺悟也很高啊,洪武二年,壬午,安南國王陳日煃遣其少中大夫同時敏,正大夫叚悌、黎安世等,來朝貢方物,因請封爵。詔遣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典簿牛諒往使其國,封日煃為安南國王,賜以駝紐塗金銀印。而且時不時的前來進貢,還喜歡進貢大象。永樂朝黎大彪子犯了忌諱,朝貢體系是天朝上國的外交綱領,你殺了安南王一家子冒充也就算了,還沒事犯邊,被抽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其他國家,不知道列為有沒有看過一部老電影叫做《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人家還是國王呢,那國家給你,你要麼?

明太祖朱元璋咋說的:

安南遠居海濱,率先效順,方物之貢歲以為常。朕念彼知嚮慕中華,服我聲教,豈在數貢。故嘗以海外諸國,歲一貢獻,轉運之煩,實勞民力。已命三年一朝,今安南不從所諭,又復入貢,爾禮部其速令廣西遣還,必三年乃來也。

3.倭亂也是避免不了的原因之一

明朝倭亂是貫穿大部分時間的,一直到萬曆中後期才逐漸趨於消停(真正意義上的倭亂是嘉靖時器的嘉靖大倭寇),而在洪武時期,沿海的海防收到的倭亂騷擾是相當嚴重的,雖然這個時期的所謂「倭寇」,絕大多數是元末戰爭以後,泛舟海上的失敗者(多以大多是海盜),卻給國家的邊防穩定帶來很大的困擾。

日本對大明王朝是不夠恭順的,與鐵杆小弟朝鮮和琉球相比,日本就是個籃子。但是為啥列為不徵之國,原因不用說,元朝兩次徵討都沒有討到好處,地方又遠花那麼多錢徵討,也不值當,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是雞肋的那種感覺。明朝政府嚴禁私人海上貿易,通過官方的朝貢體系,也是解決海盜襲擾的方式之一。

感謝評論區提示,宣德讓我給打成了正德,重新更改了一下表格;

4.明朝的外交政策是朝貢體系

這些不徵之國,大多數都是囊括在朝貢體系之內的,是明朝維繫所謂的外交的體現之一。至於題主所說的限制了明朝的外交擴張,拜託能不能不要用殖民主義的思路來看待問題,征服越南獲得了什麼?扇子?鄭和下西洋征服沿途那些土著,能獲得什麼?椰子?蘇木?香料?長頸鹿?

上述截止,我們來看下面的內容:

1.關於《皇明祖訓》的編成時間問題:

洪武二年四月十一日,是農曆己酉年己巳月乙亥日,公曆公元1369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命令中書省臣(主要是陶凱等人)編撰《祖訓錄》,定封建諸王國邑及官屬之制,朱元璋還親自寫了序。

這年二月初一日,下令編纂《元史》;

洪武六年五月初一日,農曆癸丑年丁巳月壬寅日,公曆1373年5月23日,《祖訓錄》在這一年編成。朱元璋親自加以裁定,並為之序。其目十三,即箴戒、持守、嚴祭祀、謹出入、慎國政、禮儀、法律、內令、內官、職制、兵衛、營繕、供用。

這邊三月初一,《昭鑒錄》編成,是專門給諸王編寫的教輔材和閱讀材料;九月初四日,開始組織人手編纂《大明日曆》,並與洪武七年五月初一日編成;十二月,又開始編纂朱元璋的語錄《皇明寶訓》;這年還開始一項重大的工程,在吳元年《律令直解》,洪武六年《律令憲綱》的基礎上,命令刑部尚書劉惟謙詳定《大明律》;

這年正月十六日,還頒布了《教練軍士律》,並且刊印頒給各衛所遵守,不達標的,呵呵;

其實洪武六年還有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六部及諸司設官數額,以及文武官誥敕之制的確定;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農曆乙亥年丙戌月庚戌日,公曆1395年10月3日,經過多次的更定,《祖訓錄》正式編定,改名為《皇明祖訓》,頒佈於內外文武諸司。朱元璋再為之作序,備述其創業之艱苦,以及寄予生長深宮之主的厚望。

2.關於不徵之國的記錄:

出自《皇明祖訓》祖訓首章: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

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今將不徵諸夷國名,開列於後:......

3.關於不徵之國中的朝鮮的相關記載,大家看看有多恭順:

這個朝鮮啊,《皇明祖訓》上面這麼說了:

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弒

王氏四王,故待之)。

《皇明祖訓》是九月十九日頒行的,我們來看一組來自於實錄的記載:

3.1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乙酉,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

3.2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丁未,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羣臣。朝鮮國權知國事李成桂遣同知密直司事盧嵩...貢馬及方物;

3.3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乙亥(六月初一),朝鮮國權知國事李成桂遣使上表箋,貢馬及方物,謝更國號,並上高麗恭愍王金印,且請更名旦,從之,賜其使李恬等文綺、鈔錠。

3.4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乙亥(六月十八),遼東都指揮使司奏諜,知朝鮮國近遣其守邊千戶招誘女直五百餘人,潛渡鴨綠江欲寇遼東。朱元璋說這孫子剛來上貢,卻又騷擾邊境,下旨斥責了一番。

3.5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辛亥,敕遼東都指揮使司,謹守邊防,絕朝鮮國貢使。又命左軍都督府遣人,往遼東金、復、海、蓋、四州,增置關隘,繕脩城隍,發騎兵巡邏至鴨綠江而還。

3.6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朝鮮國王李旦,得所賜敕書惶懼,遣使奉表,陳情謝罪,貢白黑布人蔘及金裝、鞍馬。

3.7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 朝鮮國械送逋逃軍民百二十二戶三百八十八人及馬牛百餘至遼東;

3.8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癸酉(初三),禮部言:朝鮮國,歲給大統歷一百本,今李旦數生邊釁,既已絕其往來,則歲賜之歷亦宜免造,詔可。禮部真尼瑪圖省錢。。。

3.9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甲午(二月二十四),敕左軍都督府臣曰:朝鮮國屢入朝貢,既聽約束,乃復使人鈔掠邊境,為國啟釁,近日澉浦獲賊胡德等五人問之,迺其國遣之出海劫掠,偵伺邊聲者,宜遣人往詰朝鮮李旦,何得無禮如此。今胡德所連之人甚多,朕不欲深究其事,姑與李旦言俾知之。

同一年三月,更定蕃國朝貢儀,是時,四夷朝貢,東有朝鮮、日本;南有暹羅、琉球、占城、真臘、安南、爪哇、西洋、瑣裏、三佛濟、渤泥、百花、覽邦、彭亨、淡巴須、文達、那凡十七國......

3.10 洪武二十七年五月,戊申,遼東送朝鮮國千戶李堅實、鎮撫康保鼎、通事金籠至京師,詔賜以衣服、鈔錠。

3.11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朝鮮國李旦遣其子某及門下評理趙琳等,奉表貢方物賀天壽聖節。詔諭其子某自今朝貢□進賀免進表,某奏雲:小邦以小事大之禮,必因進表,得達微誠,況正旦、聖節,華夷會同,莫不奉表進賀,難比其餘,不敢不進。

3.12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戊戌,朝鮮國遣知門下府事李茂奉表貢馬十四匹;

3.13 洪武二十八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羣臣。是日,朝鮮國李旦、琉球國山北王珉、貴州宣慰使安的並金築等處土官,各進方物馬匹。

3.14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朝鮮國遣典農正崔子云等,送馬一千五百匹至遼東。詔發定遼諸衛牧養,擇其良者送京師。

3.15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賜廣西思明府土官及朝鮮國使宴。

後面不整了,都是進貢。

over。


《皇明祖訓》的原話: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其實朱元璋的真實意思,就是照著元朝的版圖打就行了,畢竟對於中原人甚至於蒙古人來說,絕大多數人對金帳汗國、伊爾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概念,就是元朝在西北的宗藩王爺,跟雲南的梁王差不多。而又對這三大汗國的疆域有多大瞭解不深,所以……老朱就提出了保守的方案「選將練兵,時謹備之」,就行了,其實老朱是多想在後面加一句「如能開掛,悉吞之」的話啊。但是為了穩妥,就這樣了。

這就是個繼承領土的慣性,比如清朝在剛開始奪取新疆時,也有繼承明朝領土的慣性思維,一統中原後一心要取的土地,也就青海、西藏和新疆東部。新疆其他區域和中亞部分區域,反倒是準噶爾汗國自己貼上來送的。

再比如鐵血強宋,為什麼一直要卯著幽雲十六州死磕遼朝,但對雲南就直接玉斧一揮說雲南「此外非吾所有也」呢?因為宋朝不用考慮漢朝、晉朝的疆域,恢復唐朝疆域是最要緊的。

再比如唐朝起初,也並沒有說新疆是漢朝、北魏故地一定要新疆,蒙古高原不是漢朝、北魏土地就不要那地兒。而是跟隋朝一樣,基本無視新疆,只要隋朝的伊吾郡(哈密)一地就行了。初時重點還在蒙古高原的東突厥,首要原因當然是東突厥威脅更大,但要完全覆蓋隋朝的武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隋朝干涉東突厥較多,對西突厥則是順手影響並無干涉力度)。

再就像前秦、北魏,連中原都沒有一統呢,就要經略西域。為什麼要經略西域?因為漢朝、西晉朝、乃至於割據政權前涼都有西域,他們想要做「中國」,就得從恢復漢朝疆域做起。既然華南的南朝還沒本事吞得下去,那麼把西域喫進嘴裡,是不是就更「漢朝」了嘛。

說白了,就是用「繼承」前朝所有領土的行動,來宣傳自己取得了前朝所有的「天命」,說P社一點,就是全法理宣稱罷了。


首先提一點,總有人拿這個「不徵之國」吹中韓關係自古以來親密無間。然而高麗當年的二五仔行徑實在是給朱元璋印象太深,最後《皇明祖訓》給「朝鮮國」的註解是這樣的:(題外話,朝鮮為了證明李成桂不是李仁任兒子,花了二百年時間,史稱「宗系辯誣」)

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其子李成桂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二十八年,首尾凡弒王氏四王,姑待之。

《明代倭寇史料(六)·皇明祖訓》

你能說這是中韓關係親密的表現麼?(所謂的「姑待之」,出自《左傳》,它的上一句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個「不徵之國」的目的,是告誡後世子孫不要好大喜功,把國防重點拎拎清楚——跑到沙漠裏喫沙子的蒙古人纔是心腹大患。事實上這些國家裡除了朝鮮日本越南,剩下的過去一趟都費勁,不用朱元璋告誡也打不了。至於把這玩意當真,還是算了吧。當年明月先生曾經說過,皇帝不會為了自己當年開的空頭支票而改主意的——更何況,祖訓這玩意是自己祖宗的空頭支票。(比如高麗在當時和明朝不接壤,遼東在北元控制下,「不徵之國」是妥妥的空頭支票)朱元璋說過的祖訓多了,有幾條萬世不易了?哪怕洪武一朝,也差點幹出衝冠一怒發兵徵討,自己打自己臉的事來。

朱元璋對朝鮮:

「倭賊二三百里田地入侵,不理論;放著破破的城子不修理城池,疑惑我則麼?我徵恁呵,明白徵恁,胡人趕的遠去了呵,五年徵不得呵,十年徵。

——《高麗史》

朱元璋對日本:

「帝得表,慍甚,終鑒蒙古之轍,不加兵也。 」

——《明史·日本傳》

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對安南:

安南平,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求陳氏後不得,遂設交阯布政司,以其地內屬。

——《明史·張輔傳》

安南:說好的不徵之國呢?


「沒有這條祖訓,安南和朝鮮如今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腦洞還是省省吧,有了這條祖訓,安南還不是變成交趾布政使司纔不過21年就丟了?


沒啥好評價的,限制個屁,越南被朱四滅了,下西洋東南亞的跪了一地,祖訓這種東西,就是有用嗶嗶幾句,用不著改個由頭拉出來再嗶嗶幾句。

你覺得朱元璋把他祖訓當真?

你當真國家沒當真的

你看洪武26年李成桂怎麼嗶嗶的?

不徵之國?當真?當真還是要當傻逼?

上以帝命, 命推刷泥城、江界等處來投女眞人物。

上謂左右曰: "帝以兵甲衆多, 政刑嚴峻, 遂有天下。 然以殺戮過當, 元勳碩輔, 多不保全, 而乃屢責我小邦, 誅求無厭。 今又責我以非罪, 而脅我以動兵, 是何異恐喝小兒哉!"

都承旨李稷曰: "然則何以對之?"

上曰: "吾且卑辭謹事之耳。"

命與侍中趙浚、金士衡等, 議所以奏聞。

你當真要評價?要評價啥?天朝大國沙文主義?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豬爸爸自己都不當真你還當回事多真起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