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的回答。我再描述一下,我並不是說不學普通話,在學校學普通話是應該的。我是說現在壓根兒我們這輩人在家全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必須跟著用蹩腳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這樣是不是太過了。雖然有答主說長大了,會方言的就多了,他那是會嗎?很多方言名詞都不知道好嗎,有時候他們只是用了方言的發音而已!


說方言是隔閡或者說方言沒用的朋友們,請聯想一下,按照這種思維邏輯,那中國人的美食是否要訂立一種口味標準,取消各大菜系以及地方小吃,畢竟不同菜系和地方小吃會嚴重影響同為中國人的味蕾標準!


方言需不需要拯救?這個問題,先聽起來好嚴重。

普通話是一定要學的,至於方言的學習,我覺得是跟家庭環境有關的小朋友學習語言是非常迅速的,比如說我本身我是講客家話的,但是我小時候是看電視劇動畫片還有央視新聞長大的,然後我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已經是學會粵語和普通話了。

如果在家裡或者是家鄉這樣的地方大家講的都是家鄉的話,小朋友是很快就會學會的。


現在國家的政策就是全國統一都說普通話,廢除當地的白話方言。


方言有什麼用嗎?你吃的藥品說明書會用你們那的方言寫嗎?完全就是阻礙人類溝通的東西,跟裹小腳一樣消滅的越徹底社會才能進步的更快,阻礙偏遠地區經濟發展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語言不通,外面的人融入不進去,裡面的人出不來


沒救。

因為

講普通話,做文明人。


方言只不過是溝通的工具,不實用拋棄就是了。書同文,語同音,咱們離世界大同又近了一步。


簡單說看這吊樣方言是沒救了


方言本身就地理隔絕,政治隔離的產物,現代交通工程與工具使日行千里變得稀鬆平常。人們跨越千里不用路引介紹信。是方言存在的土壤消失。北上廣深,一座小學一個班真正的本地土著可能不足50%,教方言,那來自大江南北的孩子怎麼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