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两种现象可以从逻辑上串起来并推导出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人类勤奋努力进步的目标是什么呢?为了抵抗耗散。

耗散的大白话就是消散,死亡,绝种,腐烂,把能量还给天地。

耗散在现有宇宙观里是不可逆的性质(熵增,封闭宇宙里的能量无序化程度只增不减),所以人类只能不停的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引用爱丽丝梦游仙境),而且人类迟早会跑不动,所有抵抗都是徒劳。

勤奋的,特别是盲目的奔跑需要消耗体能,加快耗散进程,不符合个体的生存愿望。

但所有人都不奔跑,也和个体的生存愿望相违背。

脑补一下,地球上只有一百人,所有人都懒,最终会懒死绝种。但有一个人稍微勤奋一点,他就可以从别人的懒中获得很大的利益,然后就会有人跟风效仿。然后再脑补,一百人都变得很勤奋,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懒,这个人就可以通过滥竽充数获得很大利益,然后就会有人跟风效仿。

在这种人和人的博弈过程中,会在个体,以及种群里形成一种进化的稳定(在某个区间来回震荡)策略,即:人既有惰性也会勤奋,哪种状态处于激发态,取决于个体对形势的判断。

需要提醒的是,形成这些策略不是因为人类先知,而是因为人类形成了这些策略,才从而得到了人类如今的食物链位置,所以懒和勤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题外话,如果较真的看,病毒的食物链级别比人类更高,但它未必有人类这样的自我察觉能力。


这就是政治存在的必要了。


谢邀。

人与动物都有类似于熵增的惰性,倾向于最低能动。但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欲望」,人会被各种欲望驱使不断运动,为满足生存、繁衍、取舍、异同、情感等「差别」而不停运动。人对参照差异的敏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公」产生出「改变」的想法欲望,这个欲望不断驱动人类去改变,整体也在高速「进步」。而放眼其他动物,没有像人一样的逐欲的生物,为了基本生存繁衍也只「定期」发情,而人随时可以。人被称为欲望之兽不是没来由的。人之所以「高级」也在于非物质部分的活动远比其他生物剧烈,而物质躯体的能动性甚至低于其他生物,但人类「进步」远超其他动物。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后,又以其精神分析学家特有的眼光,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从人自身出发,著眼于人的本能,考察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历史观。

什么是文明?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许许多多的解释,但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的防卫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所积累而形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至于文明如何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与人生活的艰苦环境有关,但他更强调人的本能冲动的作用,认为人类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为求生存,不得不放弃原始本能冲动的满足,而转向其他出路,于是就创造了社会文明。因此,社会文明也就是性本能升华的结果。他举例说,达芬奇等人之所以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才华出众,就是由于他们特有的恋母情结,过早地激起了性欲活动,而遭受极深的压制而升华为天才的缘故。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本能欲望满足的过程,因此,文明和本能始终存在著尖锐的斗争。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加深了对人类自身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使人倍感痛苦;另一方面又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帮助人获得幸福。


1.求生欲——不得不行动

2.有智慧——咋样能省事儿

3.好奇心

人的本性不止懒惰,还有贪婪,还有好奇、虚荣等等


因为人类的本性大多不是懒惰的。

大部分人类很反对不劳而获。


懒惰只是相对于勤奋而言的,马克思说过,劳动才是人类的本能。。。至于不劳而获,那是由于物资的匮乏造成的人性扭曲,并非人的本性。。。


人类具有除动物本性之外的文化特性。人类的语言不同于其他任何动物的语言,这个丰富的语言系统是人类存在感重要的网路。在这个象征的网路中,人类玩著自恋的,自我价值感的游戏,以至于我们不再只是自然的动物,而是语言构成的灵魂,所以,我们有很多象征意义的事情需要完成而又永远无法完全企及,这就是欲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