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傅佩榮老師的西方哲學史音頻。關於這個問題很困惑,請指教。)

如果一顆小樹苗長成一顆參天大樹,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由「質料」變成了「形式」?可大樹也是木頭做的,而且變大了「質料」應該更多了不是嗎?

還有「到最後,有一個最完美的形式和最完美的存在」,那請問到最後「質料」還存在嗎?


我的理解:

木頭、釘子、膠是質料,桌子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桌子

導管、管胞、木纖維和木薄壁組織細胞以及木射線是質料,木頭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木頭

細胞壁、細胞膜、線粒體....是質料,細胞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細胞

蛋白質和核糖核酸是質料,細胞膜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細胞膜

各種氨基酸是質料,蛋白質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蛋白質

各種原子是質料,氨基酸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氨基酸

氮原子原子核和電子是質料,氮原子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氮原子

質子和中子是質料,原子核的樣式是形式,兩者結合成了原子核

........

世界上的萬物千姿百態,實際上不過是一百多種化學元素用了不同的形式所構成

一百多種元素,不過是質子、中子、電子用了不同的形式所構成

人和土壤形式上完全不同,但元素組成上差不多,形式不同而已

.........

整個世界,無論哪個層次,只要分解下去,就可知道這個層次是由更少的質料和某種形式構成的,往上看,千姿百態,往下看,沒有區別,千姿百態不過時組合方式不同而已。

你可以這樣理解:

如果世界越往小層次分解,那麼看待它的組成,它就是用極少量的質料和不同層次的多種形式構成的,如果一直分解下去,恐怕只剩下一種質料和無限多的形式了。

一種質料也就相當於沒有質料了,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有不同,如果它本身沒有不同,也就沒有這個世界了。一個完全沒有差別的世界,連時間、空間、有、無的差別都沒有了,只剩下複雜的精神了。


謝謝邀請。個人理解應該是指從粗糙的混亂的形態,上升到精緻的整齊的形式。這兩個概念的這種模型應該很好的適用於某些情況,但是不可能是完全通用的。


質料與形式可以理解為靜態的潛能與實現。

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是事物的特徵。雞的組成材料構成了雞的形式(煽動翅膀也飛不了多高,打鳴等),而雞的潛能構成了雞的實現。當雞死後,雞的形式不復存在,只剩下雞的物質,雞就不再是雞。由於雞不可能變成鵝,所以說雞沒有鵝的潛能。

也就是說,質料是必不可少的,形式是衍生出來的,所以即使完美的形式和完美的實現,也有質料和潛能,只不過是量的問題。完美是因為它不需要過多的質料就可以形成多種多樣或高級的形式,不需要什麼潛能就是最好的樣子。所以這樣一個存在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哲學家的上帝。

關於小樹長成大樹這個例子。即使小樹長成大樹,它還是樹,也就是說形式不變,那麼質料也不變。它不可能變成花,所以潛能不變,實現不變。


這麼理解講者的意思是有問題的。。題主的問題是討論形式和質料的關係,但是是在變化去理解形式和質料。。。。其他幾個回答也都蠻扯淡的,顯然就是沒看過《形而上學》或者只是看了一半。因為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就已經直截了當的說過四因,前兩個是形式的因和質料的因,後兩個就是有關變化的因和變化目的因。這一個層面都是原著最最基礎的字面意思了,不知道就說明壓根沒去看過。。非哲學專業可以學習哲學,但是還是要循序漸進,逐步的從講課了解然後還是必須要去讀原著的。。

圖片里的文字里所說的宇宙萬物都是形而下都是物,而質料,形式,(另外還有解釋變化的動因和終因,四個加起來)都是形而上學。題主舉例小樹苗長成大樹,我們現在同一顆小樹苗逐漸長成大樹的問題上去說,就先暫時不偏到其他的什麼忒修斯之船balabala的問題上,先從基礎說。在亞里士多德那時還沒有現代化學植物學的理論框架,因此只能觀察小樹苗和大樹,我們把它們歸於共同性是樹,樹就是它們的質料,而小樹苗的形是是小樹苗的形式,大樹是大樹的形式,兩者的形式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天知道這個變化的過程叫做植物的生長,是指通過吸收外界的碳化合物和水通過植物的生物反應使其中的碳元素變成了自身的質料。但在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框架里,這個緩慢的生長過程中,就是緩慢的質料增加,同時產生形式或者形狀的變化,那麼從小樹苗生長到大樹就是變化的動因,大樹或者更大的樹或者死亡就是小樹苗的終因(或者叫做目的)。質料和形式可以解釋運動的事物,但是不能解釋變化的事物。這裡顯然就得包涵形式,質料,動因,還有終因四個原因。

再來說講者的問題,亞里士多德的原話是「自然物和人造物」,而不是宇宙萬物。那顯然就已經混入了我們國學當中的萬物天成,或者神學裡面的萬物神創的思想。這是不對的,在亞里士多德理論裡面是沒有這個思想的。因為只要有混入了一個「成」或者「創成」的思想。就把變化的動因和終結因都捏入了質料和形式裡面。這麼解釋形而上學的四因是沒錯的,但是去解釋形而上學的質料和形式就不對了。。

解釋質料和形式的關係比如大學裡經常用的。碗的質料是陶瓷或者塑料或者金屬等硬質,碗的形式產生了一個開放式內外不同空間,碗的動因是其生產過程,碗的終因是碗的功能性比如盛放物體。玻璃碗塑料碗陶瓷碗金屬碗,對於碗來說只要是能夠提供足夠的承受力的質料,似乎都沒有什麼區別(有毒塑料,橡膠或者冰也行)。當比如陶瓷碗打碎了,碗的質料依舊沒有變,但是形式卻被破壞了,那有些大一點的碎片說不定還能盛點什麼,打碎也就加到陶瓷碗的碎片的動因裡面,那麼陶瓷碗的終因肯定受影響的。或者換個例子塑料碗的質料沒有那麼容易打碎,但是我在碗的底部一個孔,形式又變化了,底部穿孔的塑料碗的動因和終因也就隨之又變化了就盛不了小於孔直徑的物體了或者液體了。再比如,我把碗倒扣過來蓋住一隻雞蛋。那麼這裡碗的質料沒有變,碗的形狀也沒有變但是碗的形式還是變了。。。。

諸如此類。。。。


中文在這翻譯得有問題,看哪版的外文資料我忘了……


亞里士多德雖然區分了質料和形式,但在自然世界中,他認為不會存在沒有形式的質料和沒有質料的形式,每個事物都是質料和形式的統一,是他們倆的合成物。

但你對質料和形式的理解貌似是覺得,質料會轉換為形式。形式是質料的高階狀態。

而羅素所講的,是亞里士多德關於變化的說法,例如一個種子,只是潛在的一顆樹,但現在現實他還不是一顆樹,因此變化的過程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就是從潛能到現實,然而雖然一個現實的事物是從潛能而來的,但如果不是現有某種現實(例如樹木這個概念)那就不會有從潛能(種子)到現實(樹木)的運動。

而所有的事物都有潛能,那把潛能發揮到最大,那種不具備任何潛在性的事物,就是最高層次的,這個最高層次並不是就不是由質料和形式構成的了,只不過所有事物之所以變化的原因就是這些層次最高的不被任何推動的推動者,高層次的是運動(變化)的「理由」。


1、英文materials--材料,即哲學所說的質料;

2、不止亞里士多德,西方哲學通用;所以,凡在哲學著作中見到這個詞,即可理解成--質料;

3、這個詞,可=S蘇格拉底;譬如,S是P,也可以 --m-是-p;

4、為何如此切換?說起來很麻煩,牢記就可以啦,不要被其他曲解所誤導。

5、S--蘇格拉底--是--人--1-P-2--男人老人哲人好人壞人等等;

6、S--的形式--人---form--內容則為--心-m-靈的好壞?

7、材料materials---m--也暗示了這個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