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絕念般若現,

起用之時用此物。於不動處住空心,三輪恆常繞此物。此物能現彌陀身,

念此在此彌陀現。

彌陀與你會此中,如何歸家依汝念。(附帶請教往生問題)


善男子云何名為大聲清凈陀羅尼門。

若有菩薩修習於此陀羅尼門。應以無著清凈妙念安住真實。心絕動搖威儀凝靜。以決定心說微妙法。令一佛剎所有眾生。隨其類音普聞其聲悉解其義。如是或二佛剎。或三佛剎或十佛剎。或百佛剎或千佛剎。二千百千乃至十方。無量無邊俱胝那由侘百千佛剎。其中眾生亦各隨類。普聞其聲悉解其義。

善男子若此菩薩。於眾會中處師子座。其座量。高一俱盧舍。以師子王威力所持眾寶嚴飾。如是或復半由旬量一由旬量千由旬量。或復量等須彌山王。或復其量高至梵天。隨諸眾生心之所樂。令其各見身座大小而為說法。正說法時十方諸佛悉現其前。為此菩薩演說妙法。菩薩聞已。即能以此陀羅尼力。一時聽聞總持不忘。深入義理現證相應身心怡暢。一一法中成一境性。一一字句聞無所聞。即於如是聽聞法時。而常演說無有障礙。

若諸菩薩深入如是一字聲門。一切諸法悉入此門。即從此門出生。演說一切諸法。且初第一說阿字門出生無邊無數法門。所謂

阿者 一切法無來。以一切法體無來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去。以一切法體無去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行。體無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住。體無住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本性。體本清凈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根本。體初未生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終。體無初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盡。體無去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生。體無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出。體無作者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求。體無相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礙。體相涉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滅。體無主宰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行處。體無願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生死。體離分別無分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言說。體極聲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可說。體無聲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差別。體無處所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分別。體清凈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心意。體不可求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高下。體本平等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可解。體如虛空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可說。體過言道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限量。體無處所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生。體無生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本凈。體本無相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我。體即我性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眾生。體本清凈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壽者。體無命根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補特伽羅。體離所取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本空。體性寂靜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相。體性實無際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和合。體性無生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行。體本無為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為。體過行無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共。體無能解人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聚會。體無積集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出。體無出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本性。體本無身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相。體相本凈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業。體無作者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果。體無業道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種植。體無種子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境界。體不可取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地界。體無諸結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縛。體本散滅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聚散。體本無為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漏。體惑不生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自生。體初無生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濁。體無有對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對。體本無作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色。體無大種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受。體無受者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想。體過諸相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行。體離有愛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識。體無分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界。體空平等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入。體過境界門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境界。體無去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欲。體離分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色。體無根本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無色。體難思見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亂。體無可亂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思議。體不可得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意。體本無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可執受。體過境界道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阿賴邪。體無因緣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常。體本無因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斷。體不礙因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名。體無相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離。體不相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住。體無住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熱惱。體無煩惱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憂惱。體無惡業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習氣。體本無垢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垢。體本清凈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本清凈。體無形質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體。體無依止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依止。體無動作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動。體離執著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障礙。體同虛空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同虛空。體無分別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色相。體無境界因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顯示。體皆相似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相似。體無境界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境界。體如虛空常平等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闇。體無明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明。體無對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過。體妙善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是。體無妄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開解。體無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見。體無色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聞。體無聲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嗅。體無香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嘗。體無味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觸。體無所觸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知。體本無法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無念。體離心意識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不思議。體性菩提平等平等無高下故。

又阿字者 一切法寂靜。體本不生亦不滅故。

善男子菩薩如是。得此大聲清凈陀羅尼門。入第一阿字時演說諸法。或經一年或復十年。百年千年或百千年。或一小劫或一大劫。乃至無量無數大劫。說此法時不離阿字。

如說阿字義無有盡。說餘諸字亦復如是不可窮盡。如是建立開示法眼。其義深遠其語巧妙具足清白。

又善男子菩薩住此陀羅尼故

得身清凈。威儀寂靜故。

得語清凈。辯才無礙故。

得意清凈。慈悲觀察故。

得施清凈。財法無吝隨喜他施故。

得戒清凈。無破無穿無缺漏故。

得忍清凈。無怨無對無障礙故。

得勤清凈。於妙事業無退轉故。

得禪清凈。無著無慢亦無味故。

得慧清凈。開智慧眼決癡膜故。

得業清凈。普修一切勝善業故。

得眼清凈。天眼遠見一切色故。

得耳清凈。天耳遠聞諸佛法故。

得鼻清凈。普嗅如來凈戒香故。

得舌清凈。獲得隨心清凈味故。

得身清凈。雖現處胎胎不染故。

得意清凈。善能分別微細法故。

得色清凈。所有色相妙莊嚴故。

得聲清凈。所聞皆是順法聲故。

得香清凈。施戒聞香之所燻故。

得味清凈。獲大丈夫上味相故。

得觸清凈。身手所觸妙柔軟故。

得法清凈。所知皆獲法明門故。

得念清凈。所聞憶持無疑忘故。

得心清凈。超越一切魔境界故。

得行清凈。出過所解甚深法故。

善男子菩薩得此最勝不共大聲清凈陀羅尼故。大聲普遍十方世界。光明普照。為彼一切世界眾生。分別演說一切如來所說妙法。令彼一切法眼開明。

善男子我今略說此大聲清凈陀羅尼門初入次第一門之中少分之德。若廣說者。復有無數無量無邊不可說義。

如說於此一阿字門無量無邊不可窮盡。餘一一字亦復如是。皆以無著智慧之門漸漸修入。


很簡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第一義,是佛理)。明心見性,悟後起修(第二義,是傍佛)。帶業往生是魔說。沒學,離佛很近。學了,離佛很遠。地獄門前僧道多。做夢娶媳婦,凈想美事。打坐玩幻覺,凈想美事。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先從自己每個起心動念是不是犯了貪嗔癡開始吧,除過念經外,實修也挺重要的。

輪迴屬於精神上的,你這輩子的肉身和各種資源 親情都帶不走,所以好好經營享受吧~

1空心絕念般若現, 著空相

2起用之時用此物。 著用相3於不動處住空心, 著住相4三輪恆常繞此物。 著常相

1空相+般若現=真我

2用相還未起=真凈3住相+不動=涅槃真樂4三輪常相+繞有=因果恆常不離有是真常

常樂我凈=明心見性?

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回事。。。
佛教中所有的空都是指因果

繼續努力吧。

空有一如般若現,

用不用時皆一念。

動不動處絕此心,

三輪本自常寂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