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裡面有因果,遞進式,整體思維,數學裡面有歸納、推理,演繹法等各種思維模式,有些人能從這些基礎學習里找到方法,有些人學了也找不到,生活中也不會用。

思維模式的高低不同對人生或者有一些幫助,或者也沒有幫助。

相對的,人的品質品行對人生的幫助更大。

笨一點,不是大問題,最差不過成為芸芸眾生一員,但是品德壞了就可能進監獄。

國家追求的是國泰民安,要求的是穩定,顯然,思想品德上的正確性遠遠大于思維模式的重要性。

並且思維模式在學習各個科目裡面都有所涉及,想要更進一步深造學習,都是需要自己去努力了。畢竟我國的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先行普及基礎教育,才有可能繼續深造。通俗點講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所謂的思維模式如果固化成某本書某門課成為判斷高下的標準,那麼整體人群的思維模式就會越來越近似,同時會受限於出書的人水平,從長遠來看,其實害大於利。

人類在沒有思維模式這門課程上自我進化才有了百家爭鳴的思維上的長足進步,如果在所有人很小的時候就設定了思維的高低界限,那麼就等於另類形式的洗腦,讓人再難跳出自我設定的框架。

說的再難聽一點,有天資的就能從基礎讀物領悟並運用到生活里,天資差的人就算系統學了也只會照本宣科,留在書本上。

那麼,學了也是白學。


首先在教育資源,社會認知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部門和學校已經認識到了思維的重要性。而「思維」其實已經被拆分成很多部分以不同的形式進入了學校的課堂。

大致看了一下題下的回答,從答案里可以大致反應出「思維教育」在國內仍然任重道遠。

「只有當思維沒有很好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好的介質被構建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需要靠自身去悟「

「思維「重要嗎?非常重要,它可能決定了我們人的一生。很多時候,它會穿上各種外衣,以不同的形式影響我們。舉個例子,我們都會覺得「習慣」非常重要,那麼「習慣」從何而來?「行為「的持續重複形成了」習慣「,那麼「行為」又從何而來?「思維」也就是「想法」驅動了「行為」。可見,「行為「,」習慣「都是「思維」的不同外衣,同樣的,「性格」,「策略」等也是「思維」的不同外衣。

言歸正傳。我覺得大致上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公立學校暫時較少開設思維課程。

1。「思維」課程的內容和範圍太過寬泛

2。內容難以量化,構建周期較長。導致對教學效果,教師的評估無法有效評估和追蹤

3。目前國內本土的思維學科缺少有效的構建工具和實踐體系

4。教育國情。


1。「思維」課程的內容和範圍太過龐雜寬泛

思維到底學什麼呢?很難通過寥寥數言能夠說清楚。

然而剝開所有的表象,核心問題可以一言以蔽之:

幫助孩子們形成優秀的思維品質,讓孩子們擁有應對未來挑戰的核心能力。

在絕大部分的家長認知里,「思維」往往被直接和「邏輯」,甚至與「數學」掛上鉤。因為世面上大部分的「思維」課程就是以「數學」的面目出現的。但事實上,「數學」只是「思維」範圍里很小的一塊。

或者說,我們大多數人所能認識的「思維」只是冰山上的一小部分

回到「思維」課程內容太多的觀點,那麼「思維」課程到底會有哪些內容呢?下圖是一些我們在日常的思維課程中被明確列入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的版塊和能力。

在學校的教學體系里,很多的版塊會被分門別類的進入不同的課程加以運用或者作為其他學習目標的輔助工具。

比如:邏輯能力:主要在語文和數學課中都有涉及;溝通合作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法制課中會有涉及;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往往被作為工具用於完成習題;……當然這只是很淺顯的一些運用。

綜合來看,由於課程包含的內容太多,我們孩子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本身在每個學習的課程及環節中,都有運用和學習到上述「思維」課程的學習內容。所以現實情況就是很多的內容是被拆分到各個不同的課程和學習環節中。但這個原因只是表面的現象。

2。部分難以量化,構建周期較長。導致對教學效果,教師的評估很難做到有效評估和追蹤

我們在第一點中闡述了思維課程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少部分能夠以測試進行效果量化的內容(比如邏輯中的數學等我們可以以測試分數進行效果的評估),其他羅列出的學習內容及目標很難用分數或者僅僅一次評估去準確衡量。同時,我們孩子的思維構建一般從3歲開始就會逐漸地主動和被動構建。很多思維能力的構成本就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

所以,難量化,長周期的特點,成為思維課程很難進入現有大多數教育體系的原因。

先說長周期,因為「習慣「也好,思維能力的結構化和模型化也好,都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周期去完成的。一般來說,如果希望孩子的擁有優質的思維品質。在3-10歲這個時間段中,至少需要孩子按照正確的方式通過3-5年的連續接觸,學習和構建去完成。而我們知道,目前絕大部分的幼兒園和小學的大部分課程體系是相對獨立而非一體化的。這個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只在其中某個時間段去學習和構建,是很難保證良好的效果的。我們在實際的接觸中,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在6歲左右,就會陸陸續續有比較明顯的思維能力結構化和模型化的顯現。

綜合這兩點,學生如果只在幼兒園學習,時間長度不夠;而只在小學階段學習,又會遇到因為思維結構化而造成的改變困難,從而拉長整個學習和構建的周期。畢竟,在白紙上作畫難度要遠小於在畫卷上修改。所以學生很難單單只通過幼兒園或小學階段就完成整個周期的思維學習。

其次從評價來說,認知能力我們可以通過試卷和測評去進行量化評估,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和效果。但我們看到上面的思維課程的絕大部分學習內容,我們始終是希望被孩子吸收,遷移,構建。運用到生活中,最終變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習慣。

舉個例子,有個思維模型被我們稱作「紅綠燈法則」,我在很多的回答里都提到過。

紅綠燈法則是一個從3-4歲開始就應該被構建起來的思維模型,它指導著我們凡事「三思而後行」。當它被我們的孩子遷移到生活中時,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在去做任何一個決定和行動之前,都會控制衝動,經過思考以後再去行動。而在學習中,最淺顯的則是孩子在去完成習題時去進行有效的審題而不是一做了之。

那麼從衡量上來說,這個思維法則的學習目標就很難用分數或等第進行衡量。並且在整個的思維學習過程中,本來就是一個從量變慢慢到質變的過程。如果這個目標我們的孩子在某個方面顯現效果,但在另一個方面可能因為情緒等內外因素沒有顯現。那麼我們應該如果衡量和評判呢?

同時,我們會認知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在思維課更多以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下,很多孩子在各方面的進度和特點可能完全不一樣。舉例說明:快速的記憶有多種方法,對數字敏感的孩子可能在能用編碼法的快速記憶情況下,優勢明顯;而想像能力強的孩子可能更多在能用聯想法的情境中顯示優勢。當他們互換時,我們可能就「記憶能力」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正因為上述的原因,在很多學校中,如果完全進行思維構建。教師很難去評估學生的完整學習效果;學校很難去考核教師的教學效果,家長也極難評估學校的課程質量和必要性。這一串「很難評估」導致了,很多學校會認為進行這類課程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決定。

3。目前國內本土的思維學科里有效的構建工具和實踐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首先聲明,我並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人,但客觀的來說,我們在這塊的教研和科研中,和先進理念相比,還是有所差距的。理論有差距,實踐方法可能相差更大。思維教學,單有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尤其對於一線的教學工作來說,實踐的意義遠比理論要來的大。而實踐中,最終要的兩個因素:「工具」和「介質」。

工具而言,工具最大的作用在於:幫助學生創設情境;同時給予更有效的方法。我們現在已經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思維課程開始逐漸放開書本,運用遊戲作為教具。我們關注了很多的課程,在創設情境方面做的很不錯了,讓孩子更有興趣的去進行學習。問題在於,大部分的課程由於理論基礎不足,更多的工具只能被運用在比較淺顯的解決認知問題上,而對於更深層次的思維能力構建,思維品質提升力不從心。當然,某種程度上來說,進行更容易進行評估效果的認知提升,更符合家長的需求。

工具同樣也要起到幫助孩子更有效率的進行學習的作用。拿上面的紅綠燈法則來說,我們如果天天在孩子耳邊念叨「要三思而後行」,顯而易見對絕大部分孩子來說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當我們運用工具,規定思維動作,讓孩子按照方法去做。對於孩子的效果要好的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覺察能力強,解釋能力弱。有正確的方法去參照模仿,意義要遠大於簡單的說教。如果說孩子的思維是「摩天大樓」,工具的作用就像腳手架,而腳手架的意義並不在於束縛住孩子,而在於最終的拆除。

再說一下「介質」,我們通常把思維課程的教師稱作為「介質」,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有非常大的不同,我們傳統的教師可能更適應傳授和灌輸。而思維課程的教學更多的在與教師通過觀察,判斷介入時機,運用工具介入引導。很大程度上,教師只是引路人,他無法將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強加與學生身上。而只能在「介質「的引導下,讓學生將學習內容和目標「內化」最終形成比較好的效果。而只有通過學生本身的「內化」,學習效果和目標才能得以體現。

很多小學裡都會要求學生在某些年級開始「錯題本」,但即使我們老師教授了具體的用法,並將其規定了必須完成的作用,但「錯題本」幫助孩子總結錯誤原因,但更重要的目標是避免下次再犯類似錯誤則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並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去獲得。由此可見,沒有合適的「工具」和「介質」,很難讓孩子將這種思維模式內化成真正屬於自己的能力。

4。教育國情

這一點,我本不想說。但為了更完整一點,還是稍微的提一下。

a。在國內外實踐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一般幼兒園階段教師學生比不建議超過1:8,而小學階段一般不建議超過1:12。因為教師作為「介質」需要實時關注每個孩子的不同表現,及時關注到某個孩子身上出現的「介入點」,快速運用工具進行介入。而當過時再介入,效果就會有比較大的差別。但人的注意力和精力畢竟有限,這就決定了比較低的教師學生人數比。

b。當一個班級學生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對於教師來說最省力的做法是「強調紀律和共性」,這是為什麼我們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來越不願意去開口去提問的原因。

c。區域之間教育資源,理念的不同和偏差。

綜上所述,目前為止,思維課程還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在學校中存在著。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思維課程在國內和學校中一定會以更積極主動形式存在。謝謝


原因有很多,對於思維或者說認知的規範性,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其次,由於缺乏統一性,那就會產生主觀上的偏見。一個人認為對的,另一個人認為錯。一個人認為好的,另一個人認為壞。因此,對於思維、認知上的教育,更多的還是要依靠家庭,或者說自身去發現與刻意練習。如果基於這種主觀上的偏見所引申的猜想的話,那就是出於政治考慮。這裡沒有貶義的意思。人做為一種社會性動物,與信息不對稱現象,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認知偏差,而社會的穩定性又希望人的認知能夠趨於平衡也就是所謂的共識。相對越趨於統一共識的群體,則具備越強的穩定性。而社會整體的進步又離不開思考者的探索。這種社會現象與思維的不確定性,存在著先天的矛盾。它們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因此,正常的做法有可能是,不提倡,不排斥。因此,現在民辦的創新教育才有生存的空間。公立的學校緩慢轉變。

或者換個說法:如果,公立學校開設思維課程,那麼你希望這個課程都包含什麼?應達到哪些效果?如何評估考核標準?等等這些問題... 我想,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同的人會給出千奇百怪的不同的答案。而且,對思維的對與錯不像技術類或技能類,人們的意識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認為是錯的,則很容易產生被洗腦的主觀臆斷,這對社會的穩定無益。而讓所有人都認可的理論,又何其難。那麼多哲學大家,討論上千年,最終也沒達成一個統一的共識,何況今人?

因此,對於思維的教育,只能是:一靠有緣人引導,二靠自身悟性。後者為主,無它!


估計公立學校的考核指標中思維的權重沒有那麼高吧。私立學校經濟來源主要是高昂學費,或者一些私人和一些基金的捐款,因此需要滿足這些組織和個體的需求,而他們對教育的標準更高,思維方式也更西方化。而公立學校的經濟來源更多是國家和教育部撥款,所謂誰出錢誰說了算,教育部需要正在站在更高更社會化甚至更政治化的層面去考慮整體的教育問題,相對而言思維課程就是一個太小的點而在眾多其他問題面前稀釋化了。


不絕對準確,但有道理的一句話:知識靠學、能力靠練、思維靠悟。


我專門研究過這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有更優質的學習方式,為什麼沒有引進?有更有效率的方式,為什麼沒有引進?如果你真想知道答案,我建議你私信我,這個東西不適合發出來。


思維培養在學科課程里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