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粉老是讓清朝和幾百上千年前的朝代比科技,比人口,比版圖………………

比軍事的時候多是帶著火器大炮穿越(彈藥補給都忘記了帶足,卻幻想能屠殺四方),比民生只和其他朝代末年天災人禍不斷的時候比,然後一臉的優越感…………

你反駁(武器離不開軍隊,軍隊離不開後勤和國力),這些人就會一臉優越感的表示鄙視你的智商(大清火器天下無敵,要後勤做什麼,搶不就行了)…………

所以,這些人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


一個異族政權,不遠萬裏來到關內,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把中華文明的傳承事業當做它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政權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我都感動落淚了,真的。太感動了。


清粉釣完明粉釣,是不是貼吧立了規矩之後,一批閑人都來知乎搞事了?


驕傲於他們優良的基因


亡國都沒有被清算,還過得不錯。這還不值得驕傲?狗頭,溜


清朝驕傲之處包括但是不限於以下方面:

大清太后憂國憂民,甲午戰敗頤和園搭天棚;大清少帝潛伏隱忍,待到新京繼承天命。

大清皇帝博學多才,道光帝請教羣臣「英吉利是否接壤」;大清大臣愛民如子,曾文正九江、安慶、南京剃頭。

大清文官清正廉潔,李中堂宰相合肥;大清武將英勇善戰,僧格林沁圍剿捻軍身先士卒。

大清軍隊兵多將廣,鴉片戰爭反攻定海大軍數百;大清府庫糧豐錢富,鐵杆莊稼俸祿不絕。

大清貴族行萬里路,鹹豐、光緒兩度西狩;大清智囊讀萬卷書,西洋科技乃奇技淫巧。

大清火器技術先進,抵禦英夷用前明舊物;大清外交理念新銳,寧贈友邦、不與家奴。

大清親王保境安民,多鐸揚州解民倒懸;大清公主思想新潮,川島格格酷愛男裝。

大清社會廣開言路,民心穩定文字獄先行;大清交通純真返璞,火車車廂牛馬來拉。

大清朝堂上下一心,守舊、洋務、清流皆為所用;大清將士萬千如一,四大水師互信互助。

大清君主體會民間疾苦,道光帝抽鴉片染花柳;大清遺民信仰堅定,辛亥之後滿城誓死不降。

大清美食包容兼蓄,老佛爺頓頓滿漢全席;大清文壇蔚然新風,十全老人帶頭作詩四萬。

帶清國這麼多優點,大清子民憑什麼不能驕傲自豪?


清吹的驕傲在於:我們對偽滿洲國殘餘勢力清算不徹底,導致大量偽滿洲國當權派混入革命隊伍,假借民族政策把清朝塑造為國家偶像,清朝至此成為「誰批評誰就破壞民族團結」的朝代之一。

狐假虎威,借不可抗力給朝代背書了。。某種程度的粉清在現在是政治正確。



問題太大,本事不夠,答不來答不來。

我只能說他是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專制帝國的頂點,集兩千年中央專制帝國之大成。

具體的自己去看歷史學的研究吧,清朝可以說是被研究的明明白白,好壞都已經評價出來,至少比在知乎上的不少觀點都靠譜。

不過大概率不會去看………


清朝的驕傲在於,在明代皇權無力壓制的文官地主集團,在清代被馴服的如同哈巴狗一般,除了對皇權搖尾乞憐,就是替主人看家護院,時不時汪汪兩聲,也是在喊「酋長英明」。

清朝的驕傲在於,漢家千年衣冠,至此全廢,反而被隔壁的朝鮮全面繼承,清代,朝鮮改「天朝使」為「燕行使」,朝鮮官員進京被漢族官員圍觀,贊其衣冠華美,問其可否借衣冠回家一穿。

清朝的驕傲在於,將一個千百年來無畏,寬容,開放的民族成功馴化為木訥,麻木,保守,怯懦的「東亞病夫」。

清朝的驕傲在於,乾隆皇帝將滿人的貪腐,弄權,徇私枉法的毛病一律歸因為,沾染了漢人習氣,並在批奏摺時喜歡用滿文,大批裁撤漢人督撫,將本就在滿漢雙軌制下做奴隸漢人再貶一級。

清朝的驕傲在於,華夏千年詩書典則,禮儀人倫至此掃蕩殆盡。

清朝的驕傲在於,蠻橫的打斷了明末開放的新風氣,將明末涓涓的新思想徹底扼殺於萌芽。

清朝的驕傲在於,修築滿城,四庫焚書,大興文字獄,代代出聖主。

清朝的驕傲在於,近代壓寶壓對了,不但沒有遭到清算,反而是孝子賢孫從龍入關,如今依然盤踞京城宣傳文化口,用影視劇為自己祖先洗白白擦香香。

總結,清朝太偉大了。


首先,要對比那也是橫向對比,拿著後代的先進火器打前代,莫不是失心瘋了?

要是這樣的話,那共和國軍隊穿越,那是不是直接就吊打噠韃清?要是民國孫總統帶著軍隊穿越,直接就把韃清揍翻了,順便喊一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這清粉真厲害 ,他應該多想想,韃清是怎麼被老外吊打的,自從1840年被老外吊打,然後韃清就是一直跪,直到1949黨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大概算算,跪了將近400年了,雖說辮子割了,但思想和精神上的辮子還依舊存在於某些人身上,否則,現在怎麼會出現這麼多崇洋媚外的人?

還有,我要說一下,韃清的火器真不咋地。

我韃清在被老外吊打時,還用著明朝末年的火器,這還是在土裡面發掘出來的,韃清的皇帝還感到十分高興,

只能說,清粉真是厲害

連孔老夫子的像都能改成小辮子。

孔老夫子若是泉下有知,大概會默默的感嘆道:「我韃清萬國來艹,雖遠必賠」

作者道「笑死額嘍!!!」


清朝是除開宗教政權(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外的極權主義的巔峯。

所謂極權,即武力上控制是不夠,還要控制思想,最大程度上挖掘被統治者的奴性,把被統治者變成羊羣。

滿清是最成功的極權施政範例。

首先是堅決暴力消滅異見。

康雍乾三代持續百年,持之以恆地發動文字獄,任何反對意見和苗頭都要重拳出擊,寧可錯殺,不能姑息。

修《四庫全書》的同時大量銷毀他們眼裡的無用書籍,典型如科技書籍《天工開物》因作者的反清立場而絕跡於中國,被日本留存於世。

然後是篡改文飾,抹黑污衊一切敵人。修明史,按照統治者的想法黑朱明,黑起義軍。樹立所謂的榜樣和先進,比如通過「反間計」的編寫把袁崇煥從奸佞變成了忠良。

效果顯著,完蛋的時候也有一大羣兩腳羊要陪葬,有相同追求的統治者,御用文人和奴才對此羨慕不已。


最大的驕傲,就是所有你們歌頌的,清朝都是做的最好的。

比如寧古塔


驕傲一,清朝是真正把西北西藏蒙古關外和中原地區連成了一條血脈的唯一封建王朝。在過往中原王朝對這些地方大多是是間接管理,通過對當地首領授官和封賞來維持地區和平。而清朝是實打實的將這些地區的統治權、管轄權吸收到了自身體系裏。並且有效的將東亞版圖大陸地區的國家納入自身的朝貢體系。

驕傲二,清朝是真正做到,或者說是民族融合政策做得最成功的封建王朝。在過往,很難有各民族同時效忠一個皇帝,也基本沒有一個封建王朝是能把所有民族的精英都納入自身統治體系當中的。而清朝的確做到了。可以說當前民族融合的基礎是清朝打下的。

驕傲三,清朝疆域確立了中國現代版圖法理基礎。也是凝聚五十六個民族的理論基礎。因為不論按照漢唐時期算,還是宋明時期,中國的合法版圖法理權都很難覆蓋現今的960多萬平方公里。只有清朝真正維持住了核心地帶的法理權。雖說割讓了很多,但縱向對比,清朝的疆域法理權依舊是最合適的。而袁世凱後來接受清帝的禪讓,民國這纔有法理權搞五族共和的旗幟。否則按照孫中山的漢人十八省建國理論,其他民族也可以說,你們漢人是被滿人征服奴役的,我們也是,你們能革命獨立,那我們也可以有法理獨立。這樣中國就會四分五裂。

驕傲四,清朝在末期時依舊沒有輕易放棄核心地帶。割讓給毛子的北方領土大多地廣人稀,難以有效管轄,可對西北、西藏卻是寧願跟毛子和英國佬硬剛也要保住。這說明清朝的大帝國意識非常強。這也給後來新中國的版圖貢獻了重要力量。並且退位時,橫著對此奧斯曼土耳其也好,縱向對比其他中國王朝末期也好。成績單都是最好的了。

驕傲五,清朝的確洋務運動沒有達到自強的目的,可大量輸送留學生出國的確為後來的人才儲備奠定了廣泛的基礎,而洋務運動客觀上又是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步基石。為後人留下了底子,但不幸中途遇上了買辦政權給耽誤了,頗為可惜。

驕傲六,清朝雖然亡了,但清宮戲依舊深入人心,不說早期戲說乾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拍出之後火遍大江南北。就近幾年,甄嬛傳,宮,步步驚心,延禧攻略依舊火爆。可以說留下了豐富的戲劇創作題材。

驕傲七,死了還能為中華兒女貢獻最後一份力量,那就是隻要把民族的衰弱甩鍋給清朝,那麼就萬事大吉了。

驕傲八,滅亡一百多年了,還能讓無數皇漢咬牙切齒,真是厲害呀!


@太嶽呂伯夷 轉發一個我看著挺好的回答

如何看待清朝的問題上,毛主席、周總理早就說過該批判的就得嚴厲的批判,該承認的就勇敢的承認。

1.《毛主席對老舍談康熙》一文中「毛主席一開口便說,滿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對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過偉大的貢獻。他還說,清朝開始的幾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主席說康熙皇帝的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那個時候就牢固地確定了的,他不光派任管轄的地方官員,而且派兵鎮守邊防。他三徵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進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擴送六世達賴喇嘛進藏,趕走入侵的準噶爾人,踏著前人的足跡,為維護祖國西南邊疆的統一大亞邁出了關鍵性的一大步,前後費時二十年。他進剿臺灣,在潮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鬥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在鞏固東北邊疆上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樣,東南西北四方,中國版圖的基本格局便確定了。

2.《周恩來選集(下卷)》收錄的《接見嵯峨浩、溥傑、溥儀等人的談話(一九六一年六月十日)》?:

【  現在談談滿族的問題。滿族統治階級入關統治中國近三百年,奴役各族人民,雖然曾使中國一度強盛,但最終還是衰敗了,這應由清朝的皇帝和少數貴族負責,滿族人民是不用負責的,他們也同樣受到災難。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是對的。溥儀先生當時才幾歲,他也不能負責。載濤先生當時是大臣,要負一部分責任。至於「滿洲國」時代,溥儀、溥傑都應該負責,當然更大的責任應由日本軍國主義來負。溥儀、溥傑合作的書揭露了這一點。你們的書應該修改一下再出版,書裏自我批評太多了。那些事情都過去了。新中國成立十一年啦,中國人民對清朝的殘酷統治和壓迫,印象已經淡了,記得的人也不多了,但歷史還是要按照事實來寫。清朝亡了,說明它不好,這一點歷史已經做了結論。

  現在的問題,是要恢復滿族應有的地位。辛亥革命以後,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政府歧視滿族,滿人不敢承認自己是滿族,幾乎完全和漢人同化了,分不清了。民族將來是要互相同化的,這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但不能歧視,不能強制。因此現在還要把滿族恢復起來,事實上一九四九年以後已開始這樣做了。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它做了許多壞事,所以滅亡了。

  但也做了幾件好事:第一件,把中國許多兄弟民族聯在一起,把中國的版圖確定下來了,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第二件,清朝為了要長期統治,減低了田賦,使農民能夠休養生息,增加了人口,發展到四萬萬人,給現在的六億五千萬人口打下了基礎。第三件,清朝同時採用滿文和漢文,使兩種文化逐漸融合接近,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清朝在確定版圖、增加人口、發展文化這三方面做了好事。康熙懂得天文、地理、數學,很有學問。俄國彼得大帝和康熙是同時代的人,因為俄國地處歐洲,手工業比較發達,他汲取了西歐的經驗,發展了工商業。中國當時封建經濟的統治比較穩固,工商業不發達,康熙只致力於發展封建文化。清朝所做的壞事,歷史已經做了結論,用不著多提,做的好事是應該講一下的。漢族是個大民族,也做了很多好事,這就不用提了。

  這個思想不是我的,是毛主席多次講過的。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要說明就是和滿族人結婚了也用不著自卑;我稱讚了清朝做的好事,也不要驕傲。】?

談話中?周總理專門強調:「這個思想不是我的,是毛主席多次講過的。」毛主席講過的,而且是多次。

這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原話,是對清朝最好的評價。


「新疆」的名字就是清朝起的,意思就是「故土新歸」。

清朝建立後,開始著手解決西北問題,經過康雍兩世多次用兵,康熙帝更曾御駕親徵,終於1757年全面平定準噶爾。兩年後,清朝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亂,從此確立了對天山南北的主權。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駐惠遠(今霍城縣境),統一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此時清朝政府統治的地域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全境,還包括中亞的部分地區,這些地方當年為準噶爾所佔領,隨著準噶爾被殲滅也歸入清朝版圖。

  收復新疆後,清朝政府為加強邊防,從東北陸續抽調滿、錫伯、索倫等族官兵駐防新疆。經過世代繁衍,這些民族也成為新疆當地少數民族之一。

  1840年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開始衰弱,西方列強開始侵略、瓜分中國,早就垂涎中國西北領土的沙俄也趁火打劫。清同治三年(1864年),俄國趁新疆部分地方發生叛亂,逼清廷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即《塔城條約》,將新疆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南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俄國,這些地方現在分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等國。

  與此同時,位於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國 (烏茲別克人建立的王國)也趁新疆發生叛亂,派大將阿古柏率大軍侵入新疆,先是佔領南疆大部分地區,建立起阿古柏汗國,後又於1870年攻陷北疆重鎮迪化(今烏魯木齊),佔領了北疆大部分地區。沙俄趁機渾水摸魚,於1871年佔領固勒扎城(後稱伊寧,今伊犁),聲稱暫替清政府管理,以免落入叛軍之手。

  在清朝肅清了陝甘一帶的叛亂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復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事務。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軍收復天山北部大片地區。次年(1877年)又越過天山南下,一舉收復南疆。此時只有伊犁還在俄國手中。左宗棠集結大軍,作出不惜武力收復的姿態。在這種情勢下,沙俄與清朝於1881年簽訂《聖彼得堡條約》,在獲得五百萬兩白銀的賠款和新疆西北部兩萬平方公里土地後,將伊犁交還中國。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國版圖。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並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寓意「故土新歸」,這就是今天「新疆」這一名稱的由來。


清朝有什麼值得清粉粉的只有清粉最清楚,就像只有明粉才知道他們最在乎明朝什麼一樣。

我只能從非清粉非清黑的角度說說看法,清朝相對其他中國朝代做得最好的是版圖的擴大和對疆域的控制,版圖基本上是中國歷史上有效控制最大的(僅次於元朝),新收復了新疆,連西藏也控制得很好。尤其是在處理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的關係上,漢唐宋明所受的北方遊牧的威脅和困擾,清朝解決得非常好。

另一個方面是雍正搞攤丁入畝,抑制地方豪強,對清朝續命作用很大,雖然後來被他兒子乾隆廢了一部分。加上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很勤勉,所以清朝也算長命王朝,要不是有西方暴起入侵導致革命,清朝壽命還要長。

這裡提值得驕傲的,清朝的不少缺點就不說了,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但漢人可以為官晉陞,百姓依然可以安居樂業,社會主要矛盾依然是階級壓迫,而非民族壓迫,而且文化道統也是中原的。所以清朝依然是中國王朝。


歷史方面的驕傲在於無論皇漢承認與否,大清都是少數民族立國的巔峯與典範。

黑清之前需要明白一點,遼,金,西夏,元,北魏,前秦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在漢化程度,運氣,國力,基層統治力,政權穩定上沒有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王朝比得上清。如果你連清都無法忍受,基本等於少數民族就沒有哪個王朝能讓你待見!(當然遼粉,金粉這種例外)

清朝也建立了真正中國的雛形實實在在的建立了對西藏,蒙古地區的統治。就算革命黨出於民族情感也無法抹除情對中國的深遠影響,這種影響無論夾雜著屈辱或是輝煌都是我們應該承認的。

在現代國家宣傳的便利在於,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是目前黨國民族融合宣傳的最佳選擇!有大一統意識形態的輿論支持。大明延平王和施琅之所以都是英雄也來源於這一意識形態!


第一條。來自於錢謙益在大明搞科舉舞弊,自己直接掏錢買狀元,當考官賣暗號。

在大清這樣的操作不論你是誰,結局就是砍頭。

第二條,在於大儒戴震敢質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第三條,在於慈禧太后敢於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向所有列強宣戰。

第四條,在於滿蒙漢可以同時入仕一個朝廷。

第五條,在於世界第一個發現肺鼠疫,堅決隔離。包括大學士在內,沒有特殊。

第六條,在於清朝敢於不惜工本越過喜馬拉雅山毆打尼泊爾。

第七條,在於太平天國燒書,清廷印書。

第八條,在於清廷肯赦免顧炎武,張元濟這樣的人。

第九條,在於第一個授予防疫工作人員勳章的是大清「二等雙龍」空前絕後。


清的優點很多,但個人覺得這應該歸功於中國曆朝歷代封建王朝的經驗積累。說白了就是清的那些優點和民族無關,不過是中國封建王朝發展到的體現。

首先清相對來說皇帝比較靠譜。雖然也有逛妓院染性病的奇葩(同治)。但整體還算不錯。相對明朝的修仙皇帝,將軍皇帝,木匠皇帝,清朝皇帝的愛好還好一些,能力平庸的也還算勤政。更沒有五代十國的那種殺人為樂的暴君。這麼看是野豬皮的遺傳好嗎?並不覺得,白山黑水給人的是天性的釋放並沒給人禮教法規。明的奇葩皇帝多很大原因是傳承子嗣單薄選擇小。許多明皇是王爺出身,沒有經過做領導人的系統培訓。專業化的內閣又十分強勢(明清流的傲氣在清被殺得乾乾淨淨。)使得明皇更多關注自己的愛好而不是自己的職業。這種情況越到明末越明顯。而清的皇帝子嗣之多不用說了(貌似後期也單薄了些)阿哥們從出生到成年的系統培訓要高出明朝不少(感興趣的可以查查阿哥們讀書上課的時間),成年後大多皇嗣有歷練的機會,皇位競爭激烈,皇帝交接方式平穩(印象沒有皇子政變的情況)。對官員的控制比明更奴僕化。所以清的皇帝更加靠譜。主因就是吸取了明皇帝的教訓。而無暴君的角度來講,宋明清就沒什麼暴君了,主因也是儒教禮法的進入皇帝培訓的課程裏,修身養性的結果罷了。

第二點相對老百姓稅收比前朝更加合理。清朝有許多稅收改革名詞,永不加賦,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化納糧。這些改革雖然沒能徹底改變老百姓被地方官壓榨的情況,但卻也實實在在改善了老百姓的生存環境,集中了國家收稅的權利。取消人頭稅,取消功臣後裔地主的不納稅權利。相比前朝動不動隨意加贈百姓稅務要好很多。但同樣主因也是清看到明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過於壓榨百姓,知道想要自己作威作福穩定,就得給大眾留條活路。而清末賠款加借款,是所有朝代沒有過的,著實坑了民國一把,也坑了百姓一把。

其他的更能說明清的優點是時代的發展了,比如人口破億紅線原因很大是土豆傳入中國,文化發展承接前朝。雖蒙古等周邊遊牧管理更好但並沒有消除自古中國北方有強敵的境況(匈奴,突厥,五胡,契丹,女真,俄羅斯)

其他清朝本的特色能算優點嗎?辮子最後成了外國嘲笑中國人的標杆,滿族八旗清末養出了一堆廢物,弓馬騎射最後被大炮火槍打的慘不忍睹。所以單論女真本身那些文化習俗實在沒什麼值得讚揚的了。

秦亡於殘暴嚴苛,漢亡於寵信宦官,唐亡於內亂,宋亡於外亂,明亡於苛責百姓加小冰川。清則亡於新制度新時代對舊時代的碾壓,如果不是資本主義帝國的船堅炮利,恐怕清還可以活的更久一些,因為清是中國封建王朝發展的極致,還不過也是極限了。


清朝說起來,功績太多,驕傲太多,就說一個,自東亞又各種政權,從來沒有一個朝代,像大清一樣,能成為:滿、蒙、藏、回、漢,這五個在東亞有重要地位並且各自建立國強盛國家的民族的共主。

東亞幾千年歷史,只有一個清做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