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少天天,不耐其煩的教導我們如何屠龍,已經很好了。

他教我們如何革命,如何造反,如何取得民心,如何宣傳與反宣傳,如何鞏固組織,如何瓦解對方,如何構建軍隊與警察,甚至是如何犯錯與如何改正,等等!

並且這一切他都強迫我們去了解,去記憶。

我害怕的是他不想塑造我了,開始讓我讀四書五經,弟子規,古蘭經那就完了。


緊張、團結、嚴肅、活潑。雖然我不懂一個人怎樣既緊張又團結,要嚴肅還得活潑。

這是一個極好的問題。

政權,尤其是長期穩定的政權,足以塑造一個民族。一羣人一旦形成民族,成為了一個共同體,就具有了穩定的文化性格,就具有了獨特生命力。這些共同經歷和記憶,就塑造了一個個個體。

比如說漢族,瞭解越多,越會覺得漢族不是血緣意義上的民族,而是文化上的概念。你看,漢族的名稱,就來自於大漢政權的長期塑造。

如果是唯血統論,那稱漢族之前,這些人從哪裡來?你可以說是秦人楚人趙人吳人越人…,問題是這些人並不是同一血緣的,而是各有不同來源。再往上,可以追溯不同緣起的原始部落。這是大漢以前。

大漢以後呢?更是如此。漢末到隋唐,那是各種民族的極大熔爐。兩漢最多五千萬人口,到了三國只剩不到幾百萬,損失率超過80%。五胡亂華,有很多少數民族內遷中原,原有漢人南遷,成為客家人。

這些少數民族人數是很多的,如今都到哪裡去了?都漢化了,成為了後來漢族的一部分,融合了,消失了。他們認可了以儒家為代表的漢文化,也以大漢帝國榮光為榮光,也認為堯舜禹湯孔為聖人,這就是共同記憶。但是這個過程是殘酷的,經過了三百年彼此殘殺,經過隋唐才最終融合。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所謂漢族,其實是認同中華文化的多源共同體。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應該是伊斯蘭族或者基督族(如果有的話)。

我有一個形象比喻,這就像是長江黃河,一路奔湧而下,沿途不斷吸收各個支流的河水,但是水入長江,都叫做長江水,你還需要還能分清那戳水是漢江水,那戳水是洞庭水?

從上古到如今,匯入漢族這渠水的支流,春秋戰國是一波,五胡北朝是一波,五代十國是一波,遼金蒙古是一波,最後滿清一波。積累到今天,才形成了中國佔90%以上的漢族主體。更準確滴說,應該叫華族。

是的,答主借題發揮,以此說明白漢族是怎麼回事。回到題主說的塑造上,這個成就的取得,全靠著政權的塑造,尤其是長期穩定強大政權的塑造。每一次持久大一統,都是對此前各族融合成果的確認,也是對華族的再次塑造。

政權,除了統治之權,還有教化之權,而這長期教化,便是塑造。
人權高於主權!竟然有人信了
如果說法律是底線。

gd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了。


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原理老師,請不要把我留給你們的題目在知乎上求助,自己思考更好。


政權管不著你,也懶得管你。你得分清政權和法治的區別,政權維持法治,法治控制個人。法治不塑造個體,它只是限定了行為的外沿。


不要想得那麼簡單這個問題,有一個作用力就會有一個反作用力,一方面是塑造一方面也在被塑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