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新闻INNEWS 记者刘承恩/台北报导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与实施友善农田的农友合作,启动田野声景调查,于田边架设自动录音机,记录野生动物的鸣叫声,并开发可自动辨识动物叫声的人工智慧(AI),分析速度约人工方式的千倍,且准确率可达九成,开创用声音进行野生动物生态调查的新方法。

初春的清晨5点半,天边断断续续传来3、4声急促而清亮的「丢、丢、丢」声,是冬候鸟青足鹬,正三三两两地赶著飞回北方的繁殖地。几只泽蛙还不想休息,不时地发出「啯、啯」声,随著声音间隔愈来愈长,缓缓沉寂。突然间,白腹秧鸡一连串响亮的「苦哇-苦哇-苦哇、哇、哇」声音打破了黎明前的静谧。红冠水鸡、褐头鹪莺、彩鹬、大卷尾…等鸟儿们一下子全叫了起来,开始了清晨喧闹的大合唱。记录这段声音的录音机架设在宜兰员山,一处由「农田里的科学计划」团队经营的生态友善农田。

为什么要用录音机作动物调查呢?特生中心主任杨嘉栋说明,因为声音是很多动物的重要沟通方式,也是野生动物调查的重要对象。但由于野外调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而很难长时间进行。利用录音机可以全年无休的优点,代替调查人员在野外听声音,再把录得的声音带回分析,可以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录音机不会只录到动物的声音,还会录到风声、雨声,以及人为产生的各种机械性声音等,这些声音合称为声景(Soundscape),特生中心研究员林瑞兴解释。把动物声音从大量的声景资料中抽离出来,是非常耗时而专业的工作。为了减轻负担并加快速度,特生中心正在开发可以自动辨识动物声音的AI。经过初步测试,AI每小时可分析250小时的录音档,约是人工分析速度的1000倍,而且准确率可达九成。虽然目前只能辨识少数几种物种,但透过资料的持续累积,相信未来在物种和准确度上都将有很大的进展。

特生中心在新北市贡寮区也有架设录音机,是「狸和禾小谷仓」生态调查员刘恩豪父亲的水梯田,也属于生态友善农田。杨嘉栋主任说,早期台湾为了快速满足食物需求,在田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代价就是污染了环境,犠牲了生物多样性。瑞秋•卡森为了警告人们滥用农药的后果,在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而与特生中心合作的这些农民朋友,他们在生产的过程中都不使用化肥或农药,并且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土资源,因而称为生态友善农业。

从我们录到的声景资料中也可以印证,友善农田的春天非常热闹,一点儿都不寂静。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农民朋友能跟进,加入生态友善农业的行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