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對上帝的證明那一塊,那個地方就太牽強了,不能讓人滿意。我感覺想要駁倒他是很困難的。


(本人非科班出身,下面所回答的內容來自於貝克萊的《人類知識原理》與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還有《大問題》。)如不認同,就當瞎扯。

要想反駁倒貝克萊的觀點先要明白他的觀點是什麼。我姑且認為題主想要駁倒的觀點是他最為出名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而這個觀點則是出自於他的著作《人類知識原理》。

這個結論雖然很有顛覆性,但是貝克萊提出的論證卻簡單得讓人驚訝。只有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第一個前提是,我們感知到了物質性的對象,比如一個人,一棵樹,一個房子;第二個前提是,我們能夠感知到的只有各種觀念,比如顏色的觀念、軟硬的觀念、長度的觀念。從這兩個前提,貝克萊就直接推論出了那個顛覆性的結論:我們感知到的一切物質性對象,其實都是觀念,或者說,一切物質性的對象,都是觀念的聚合。

而在我看來,想要反駁他的理論有兩種思路。

1、從純邏輯的角度去反駁,這也是羅素對他的批評,要想反駁先要承認他證明了被感知到的事物是存在的,但是指出,他其實並沒有證明,「只有被感知到的事物才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他並沒有證明,沒有被感知到的事物不能存在。這樣的話,在感知和存在之間的等同關係就不成立了,至少是大大削弱了。

2、從經驗主義出發再往前一步,也就是休謨的思路,貝克萊雖然說是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對經驗主義的運用還沒到休謨那樣到最徹底的地步。

雖然貝克萊的理論顛倒了經驗和世界的優先性,不再是世界導致經驗存在,而是經驗導致世界存在。儘管他通過經驗確認了外在世界的存在。但如果把經驗主義的思路真正貫徹到底,我們其實是沒有辦法確定,這個外在的世界真實存在,我們只能確定關於這個世界的觀念在心靈中真實存在。至於這個世界是不是存在,我們是不確定的。

這個其實就是後來休謨對貝克萊的批評,休謨也由此得出了更加極端的經驗主義結論,把經驗主義推向了懷疑論,也就是懷疑外在世界的存在,懷疑我們關於世界的觀念是否真實。


歌德說過,哲學無法教授,能夠教的只是哲學的思考方法。

對於哲學思考的邏輯推理和形而上學可以成為思考者的方法,我只能停留在無神論的範疇。

我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於世界的感知和思考一定來源於客觀存在,對於沒有依據的思考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作為向內探索自己的內在感知僅能作為一種心靈撫慰和思維健身,但作為對客觀存在影響的依據,我找不到邏輯上和客觀上的解釋。

就象"三段論",如果大前提不成立,後面的推理再精彩,再嚴謹,我也會不屑一顧。

貝克萊是有神論者,他的學說正處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與神權針鋒相對的節點。

即然我們已經進入人文主義時代,那麼唯心主義的思考方式和結果對於我們的認識論還有什麼意義呢?


超簡單的小寶貝,他對於上帝證明,還有各種證明都基於一個對於思維和感知的錯誤理解。如果你不想讀Wittgenstein和Kant,我可以簡單說一下。Berkeley認為我們只能感知我們的idea,然後進一步擴展到世界上只有idea,可以算是近代唯心主義的祖師爺了。所以你只需要弄懂為什麼他idea的概念是錯誤的,就很好反駁他通篇觀點。

最粗暴的方法,我們TM直接感知實實在在的物體,而不是idea那種幺蛾子。這種叫做direct realism, 但講起來需要一點專業術語支撐,所以我就不講細節了。那麼反駁他的感知理論第二點就是他idea的概念是空洞的,不切實際的。按照他的理論,idea只能被他的主人解讀,那麼就是idea是完全私密的。完全私密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也就沒法解讀他,然後就成一個悖論了。細節的邏輯推理可以搜索私語悖論。

只要你把他思維感知的理論反駁了,剩下的東西就都反駁了,因為他一切理論基石都是他思維感知的理論(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perception/ simple introspectivism) 當然第一個對於他這一類觀點提出質疑的歷史人物應該是康德,顯得蛋疼可以讀一下transcendental reduction,裡面講的東西比較「深刻」,所以要是才接觸哲學還是先別碰了,因為真的不好懂。

貝克萊是馬赫和愛因斯坦的先驅啊,哪那麼容易駁倒的。


按照「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觀點。那麼上帝是主體無法以任何感知能力持續感知到的,那麼上帝存在嗎?

假設上帝不存在,可我們仍然堅持「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觀點。貝克萊有一個說法「觀念的存在絕對不可能離開心靈獨自存在」。那麼當一個主體消失了(唯物論翻譯:人死了),但是他的肉體由其他主體所感知(唯物論翻譯:我們去他的葬禮仍能看到他的身體)。那麼這個觀念是否不依賴於主體而存在?

貝克萊用於論證物質不存在時,有一個「觀念是被動的,觀念不能產生新的觀念」的觀點,那麼男性的精子與女性的卵子以觀念的形式存在於人的意識中,可這兩種觀念的結合誕生了一個新的主體。那麼觀念不就可以生成新的觀念了嗎?


討論哲學問題,是應該要避開像我這樣的宗教人士的。

我讚賞敢於表達思想的所有人,不願意也不會去爭論什麼,更談不上去反駁了。

最後,謝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