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種平均利潤率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

bbs.pinggu.org

上述模型,可以證明,私人資本主義前提下,社會經濟的運動,結果總是如下。

資本剝削,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必然阻礙做大蛋糕,天然背棄社會效率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簡單來想,80%的人口有鈔票2萬,20%的人口有產值4萬,若剩餘1萬,還能繼續擴大生產?

馬克思研究剝削,反對剝削,那就是因為,追求私人利潤=追求相對過剩=追求經濟危機。

馬克思說的剝削,特指資本剝削。資本剝削,不過就是勞資分享的意思,勞資分享勞動。

那麼勞資分享勞動,這個是客觀現象,客觀事實嗎?

那麼勞動創造財富,這個是客觀現象,客觀事實嗎?

剝削合法與否,合理與否,必須與否,必然與否,貢獻與否,風險與否,等等與否,都無所謂啊。

關鍵和根本在於,上述是否事實?是事實則剝削成立。反之,則剝削不成立,馬克思大錯特錯了。

換言之,批判資本論,反駁馬克思,要講學術講學理,確有能力否定上述的現象事實,別搞別的。

豬肝和豬心誰更貴??

www.zhihu.com圖標

首先,看到薛兆豐就來氣,主流經濟學界不待見的、沒有什麼正經學術水平的、好在外行群眾面前搖唇鼓舌的新自由主義鼓吹者,他說的話,都可以不聽,要學經濟學,還不如拿本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讀一讀,通俗易懂,大部分內容也符合主流經濟學的理論

回到問題本身,資本家通過無償佔有工人的剩餘勞動而剝削勞動力是政治經濟學常識

所以,關鍵是澄清剝削的概念,什麼是剝削:無償佔有他人勞動

那麼工人偷懶是不是構成對資本的剝削,根據剝削的嚴謹政治經濟學定義,不是的,薛這麼用只是暴露了其無知,那麼他說的關於資本家吃虧有沒有道理,客觀講,是有的,因為在資本家足額工資購買勞動力的時候,是購買了工人一天比如十小時的勞動時間,這是合同上白紙黑字寫的,資本家擁有了這十個小時,工人偷懶就是在「盜竊」資本家時間,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對吧,但問題關鍵在於工人再怎麼偷懶也不會盜竊超過剩餘勞動時間的時間,比如五小時是必要勞動時間,工人難道偷懶會超過五小時嗎,資本家恐怕早就發現並開除了吧,那麼工人偷懶個十几几十分鐘,只不過是隱性地減少剩餘勞動時間,讓自己少被剝削一點而已,有錯嗎,但資本家很憤怒,覺得被可恥地盜竊了

所以薛的言論清晰地表明了其屁股坐在哪裡


薛老師說的很嚴謹,資本被勞動力剝削。

資本和勞動力對比,資本是弱者。

但資本家不是。

薛老師這些話是對資本家說的,和P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幸好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


資本被勞動力剝削???

出賣勞動力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對,就是沒有任何資本的自由的一無所有的人,他只能把勞動力作為商品去賣。

被剝削的是勞動力,要是資本被剝削,資本早就關門跑路了。


我認為薛老師所關注的點從來就不是某個人或者某部分人的幸福。

他所關心的或者研究的,不是蛋糕怎麼分的問題,而是如何把蛋糕做大。我們經常說貧富差距大是不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把百分之八十的蛋糕都切走了,那個百分之二十我們說就是資本家,我們痛恨資本家。所以我們要求推倒資產階級,把這個蛋糕拿過來重新分。怎麼分更公平是學習馬原的我們因該考慮的事。

另一個角度是說,好像這個蛋糕怎麼分都不公平,無非是損失一些人的利益去填補另一些人,社會總的幸福並沒有增加。

薛老師和他的書里關心的是怎麼讓這個社會總的幸福增加。不是所有人都獲得差不多的、平均的幸福,而是讓所有人都比以前更幸福。

消極怠工、偷懶、原料的浪費這些現象只會造成社會總的物資減少,從長遠看不利於社會的發展。有人說難道就允許老闆剝削員工,員工偷個懶不行嗎?這不在討論的範疇,因為老闆對員工的剝削沒有使社會總的價值減少。批判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任務。

大家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氛圍下生活的,所以當有別的門派或者觀點出現時被罵很正常。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觀點本身和提出觀點的人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給了你多一種選擇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可以不同意,但是人身攻擊就不對了。

很多人在觀點上吵得不可開交,其實私下裡都是很好的朋友。


資本是社會運動規律,即剩餘價值生產,這個運動規律的兩極是資本家與勞動力,一般是兩個對象物,資本家與勞動力一般是對應兩個對象物,即兩個人格化對象。即張三與李四。

張三與李四,誰剝削了誰? 這並不是馬克思要說明的問題。張三與李四之間只是分配問題,馬克思說的剝削不僅僅是簡單的分配問題,實物分配或者價值分配都不僅僅是馬克思要說明的問題。

馬克思指出資本家與勞動力這兩極可以是同一個對象物,即資本家與勞動力可以是同一個人格化對象。如一些集體企業,生產者同時是資本家也同時是勞動力。即資本家與勞動力重疊在同一個人格化對象時,馬克思指出是自己剝削自己。

怎麼理解? 即人被資本規律統治著,為了剩餘價值獲取即利潤獲取而勞動著,這種把勞動作為手段的方式即是馬克思指出的所謂剝削。而資本主義之下,勞動作為手段是為了獲取抽象的剩餘價值即增值的貨幣,即人消失了,人即活勞動成了一種獲得增值貨幣的手段,這即馬克思要說明的資本主義的剝削內涵!


現在的資本家和一百年前的資本家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在這一百多年裡有共產主義運動也有人權解放運動,勞動者的權益也得到越來越多的保障,剝削的生產關係也變得不那麼殘酷,但是生產關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如果勞動者剝削資本家,那麼生產關係倒轉,勞動者掌握了收入分配的主動權,資本家吃殘羹剩飯,那麼勞動者會積累足夠的財富變成資本家,資本家的資本會減少。如果我作為勞動者資本比現在馬雲多,馬雲的資本比現在的我資本還少,那麼請問我是資本家還是馬雲是資本家?


不要斷章取義,發言者的完整意思是,「如果資本家不做管理工作,他就會被勞動力剝削」,而不是說資本家會被勞動力剝削。

看清楚別人的完整觀點再噴吧。

要是哪天我認為,「如果沒有警察,壞人就可以隨便搶劫「,說不定到了知乎就會被噴,說我支持壞人隨便搶劫了。

你們都不看前面的「如果」的嗎?


這個人還是按照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和邏輯,當然會得出這些結論啊,他說再多為資本家辯護的理由也是正確的。

但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生產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存在根本缺陷、最終會成為歷史的制度。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讓他超越了封建制度,但當資本主義無法繼續發展生產力的時候,他自然會被淘汰。

資本家和勞動者本身在生產過程前、中、後一直處於不對等的位置,勞動者無時不刻被失業和生存問題威脅,除了勞動力價值他們一無所有,不得不向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出售自己的勞動。

剝削,從生產開始,資本家提取「差價」剩餘價值的那一刻就存在了。哪怕利潤降低,資本家還會將所謂的風險轉嫁到工人身上,延長工時、開除,勞動者要麼加班猝死、要麼失業跳樓。

我沒說某馬、某劉、某為。

關於所謂中產階層這個概念,有知乎朋友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那些信以為真,以為已經離開了無產者隊伍的所謂中產階層,一旦停止出賣勞動力,就會發現他們自己所佔有的那些生產資料,車子房子全都是表面的,自己的生活仍然無法維持。


這種論調並不稀奇,上上個世紀,資產階級學者早就有人提出了,資本家和工人利益一致性。當然是被老馬一頓批判...

好了,我們簡單看看圖片里這位大佬的論調。

1,資本投入企業,然後等勞動力來和它配合。

這裡敘述明顯是有問題的,首先,固定資本和勞動力(可變資本)都是資本家同時預付的資本,從抽象的生產上看,並不存在誰等著誰的問題;其次,資本並不是等工人來配合,而是將工人勞動降低為勞動力,工人是屈從於資本的,工人出賣勞動力為生,且只能從事資本所安排的工作,否則工人只有餓死,而資本的價值量卻可以在投入的部分得以保存,甚至還能投入其它行業或者產生利息。

2,勞動力可以在工作時開小差,做私人的事,所以資本被浪費,被剝削。

資本被剝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整個生產過程中資本根本不會產生價值,何談被剝削?生產過程只有可變資本,也就是勞動力才能增值,而這種增值是在流通過程中實現,所以資本既沒有被浪費,也沒被剝削一說,相反,資本追求增值,最大限度的追求剩餘價值,使工人屈從於機構,屈從於機器,對於工人來說,這與他本質是對立的,所謂的開小差,也不過是對這種對立的反抗,對不屬於他自己勞動的抗議。

3,防止資本被剝削,社會財富就會積累。

當然,積累的不過是資本家的財富,和工人有半毛錢關係?哪怕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對工人最利好的情況下,也不過是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資本財富越積累,所需要的工人數量越龐大,工人為了能多掙錢,就不得不更加高強度工作,舉個例子,外賣越發展,外賣小哥單子越多,就越是沒日沒夜的工作;二是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工人工資永遠追不上資本增值速度,而社會需求被不斷拔高,資本家和上層社會文明總是不斷向下層擴散,主觀上我們工人也想讀好的學校,也想吃好的,穿好的,甚至還想旅遊!客觀上資本創造的生產不停挖掘消費潛力,為自己擴大市場,這二者重合,相對貧困就更為嚴重!而且資本所造成的人異化,片面化,畸形化更是罪惡滔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