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更應該注重無景點旅遊的開發

鄉村旅遊開發第二十一講:

前言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而無景點旅遊呢?大李認為,她是體驗經濟時代下,前旅遊時代結束後,進入後旅遊時代的一種個性化旅行業態。這種業態最具鮮明的四個特點是:一,自主。自主是自主選擇落腳點,自主選擇行走路線,自主決定景點;二,自願。自願就是自發選擇出遊夥伴,相互約定,自行組合;三,自助。自助就是自行選擇交通工具,駕車,搭車,乘車,拼車,自行把握具體行程;四,自由。自由就是不受旅行社固定導遊點的約束,不受旅遊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根據情況調整或改變行程計劃。

如此,無景點旅遊便跟全域旅遊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有緣地碰撞、交叉和擁抱在了一起。

整修民宿民居

在一次全域旅遊的座談會上,一個叫劉強的先生髮言說,他在山村裡搞了一棟民宿,叫「蠢廬」。後來大李瞭解到,所謂搞,就是整修,主人將老百姓的土磚青瓦的舊房子買下來,外牆不做改變,只是加固和粉刷,並且擴大屋檐下辣椒、玉米、絲瓜的懸吊量,屋內除裝飾外,還搬進碾槽、米舂、石磨、炭盆等,再設置生活用品全部使用煤油燈、篩米盤、木桶、瓦碗等,一切復古,將「土」渲染到極致。屋外牆面請書畫家題寫「蠢廬」,開辦的酒窖請作家創名叫「稀里佛圖」,不但民宿具備古色古香,還充滿現代人玩世不恭的趣味性。

大李饒有興趣地參觀蠢廬後,劉先生介紹,它這就是典型的無景點旅遊的落腳地,一年有不少於3000的城裡人自發地慕名而來,在蠢廬裏喫飯、睡覺、品酒、乘涼看星星、摘瓜果挖紅薯,做一切休閑到死的「蠢」事。

現在,隨著慕名而來的人不斷增加,他又在蠢驢旁邊整修了第二棟、第三棟。但他說,他的第二棟不模仿第一棟,第三棟又不模仿第二棟。每一棟都有創意,都有亮點。他也不準備將房子上升到什麼景點,也不接受幾A的頒發。「我就是我」。大李也認為,我就是我是城裡人無景點旅遊的最佳場所,甚或是象徵,更是現代人個性張揚的棲息地。

民宿民居,在旅遊開發中,比比皆是,在前旅遊時代,他們都成了景點,有的還是熱門景點。但這些景點,在進入後旅遊時代時,被個性化的人們拋棄了,或者說,必將慢慢拋棄。近兩年,像劉強這樣的第一波進入星星點燈式、不以景點打造為目的、以自身喜好為出發點而進行的民宿民居藝術裝飾的自由人,無疑是先知先覺的旅遊藝術家。他們都在開發、整修民宿時,灌輸了大量的藝術元素。也正因為如此,才吸引八方來客。

但如今的旅遊景點和景區,除了上天的鬼斧神工外,大多無藝術可言。因此,大李強調,全域旅遊創建,應該在突出了某個景點和旅遊產業的龍頭老大後,將重點放在(事實上,國家確定你地為全域旅遊示範區域,無疑是先擁有了龍頭景區的)無景點旅遊的整修和打造上,將「處處無景處處景」的文章做好,做出藝術性來。

挖掘民風民俗

去湖南的湘西州、懷化和雲貴高原旅遊,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當地的民風民俗。民風民俗,無疑成為當地的旅遊IP和品牌。當然,這些地方,因少數民族聚居,民風民俗風格鮮明,對漢人有非常強烈的震懾作用和品牌張力。那麼其他地方呢?

其實其他地方一樣都有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雖然不在城市體現,但在鄉村,大多十里十方言,而十里十方言,也可說成十里十風俗。也就是說,十個地方有十個不同的風俗習慣。風俗習慣中的語言風格,是區分民風民俗最明顯的標尺。就拿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來說,建縣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因地處湘鄂贛山區,祖上人口又大多由江西、廣東遷徙而來,具有強烈的客家文化氣息。大李總結下,發現這裡民風民俗與周邊不同的幾處在於:

1、語言交流文化

如方言的發音與廣東話有諸多雷同之處,與周邊汨羅、嶽陽、長沙、修水、通城、銅鼓無一相同。

2、婚嫁壽慶文化

如嫁女、拜壽的禮節多得數不勝數。與周邊的汨羅、瀏陽也都不相同。

3、喪葬道場文化

如老人過世,一邊設孝堂,一邊設道場,搞得熱熱鬧鬧。大多數地方只有孝堂,沒有法師道場,或者孝堂道場弄在一起魚龍混雜。

4、民居風水文化

雖然房子跟中國大多數地方一樣靠山而建,但建房前打基礎和升梁以及封頂都有一套非常嚴肅的儀式。

5、辭舊鬧新文化

如除夕之夜比其他任何地方多一個辭年風俗,且這一夜也決不互相喊拜年。

6、耕讀教化文化

如私塾中對尊老敬賢、長幼有序的教育和對「先生」、對手藝匠人的尊敬都非常講究和重視。對一邊讀書一邊耕種的生活方式非常提倡。

7、重女輕男文化

平江稱老婆為「夫娘」,對女孩、女人特別寵愛和尊重。

8、中醫偏方文化

平江隸屬山區,野生中草藥多,民間祖傳的藥方也非常豐富,而且積累了許多藥到病除的故事。

9、戲曲山歌文化

如山歌、夜歌、燈戲、嗩吶、絲弦、鑼鼓都獨成體系。

因此,有歷史、有文化的平江,做全域旅遊開發,只需要做兩件事。一件事是把平江縣城多年的全國衛生縣城複製到各個鄉村,讓處處無景處處景的山村奠定環保、衛生的基礎;第二件事是,發動有文化、有想法的村民(也可以讓外地村民或城市居民到當地落戶)像劉強那樣,恢復和創建民宿民居,也像平江籍的著名作家、畫家彭見明和兄弟彭東明(也是作家)那樣,將老家祖屋整修成「坪上書院」,把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向外地遊客開放,不但弘揚了平江的民風民俗,還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大李在貴州鎮遠,在重慶黔江,在湖南懷化,看到了許多的民風民俗景點,但美中不足的是,感覺後開發的都在模仿前面的,沒有什麼新意,更無創新。久而久之,我想,追求個性化旅行的人們,就只有自己開著車,帶著朋友和家人,鑽到山裡面自己去尋找了。

疏理自然生態

鄉村與城市比較,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在於山水美景、自然生態。從事全域旅遊開發,如果說民宿民居還要恢復、裝修一兩棟房子,民風民俗還要籌建展示館什麼的話,那麼疏理自然生態就幾乎不要做什麼了。因為在現在的農村,村村通車,村村焚化垃圾已經做到,多年來的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工作都完成得差不多,餘下來的就是怎麼將自然生態環境做一個全面的疏理,換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怎麼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鳥。

大李在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袁花鎮新偉村發現,該村很會利用金庸的影響力,儘管金庸還在世,也不在浙江居住,但仍然大打金庸牌,將村裡的公路綠化、民宿民居,以及農業生態,都創建、打造得賞心悅目和金庸化。同樣,在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的林伯渠故居,大李也發現,故居周邊雖然沒有湖,也沒有像樣的山,更沒有參天大樹、山泉和歷史民宿,但有大片的農田。當地將農田裡的水稻和公路邊的綠樹疏理得似畫出來的一般,讓人有想佇立、凝視、深呼吸、回味,甚至躺下來翻個滾的想法。

上一週,大李參加「全國首屆李元度學術研討會」,在最後一個議程前往李元度的家鄉湖南省平江縣三市鎮中沙村考察時,發現那裡同樣青山綠樹,雖然李元度的故居舊屋已經蕩然無存,但大李想,恢復歷史名人故居,如果不跟當地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和特色小鎮的打造結合進行,就有點本末倒置和抓大放小了。因為在探討中,很多人認為,要恢復故居,不知要投多少錢,不知要拆多少現有的老百姓房子,難度很大。而大李的想法是,無需拆任何一棟房子,無需建多少棟古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和恢復。重點在於美麗鄉村建設、民宿民居和民風民俗的藝術性恢復,以及李元度文韜武略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總之,疏理自然生態纔是第一位的。

培訓全民導遊

全域旅遊的定義中,有重要的一條是提升當地市民的文明素養。這一點確實重要。

全域旅遊,意味著任何一處都是旅遊景點,任何一位生活在當地的人都是導遊。話說回來,即使不是導遊,每一個公民的文明素養也非得提高不可。反之,當地的旅遊有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功虧一簣。

無景點旅遊,旅遊者會漫無目的地行走。行走過程中,有可能問路,有可能車子停下來看田邊風景,有可能進入百姓的家裡瞄這瞄那、看東看西。

問路的時候,大姐會不會說普通話?大哥會不會不厭其煩地指路?

停在田邊看風景的時候,大叔會不會把牛趕一邊,以免泥土濺到遊客的車上?大嬸會不會捉著一隻雞纏著對方買下?大爺會不會主動將當地地名的由來和當地的一些傳說講給陌生人聽?

遊客進入老百姓的家裡,大嫂會不會第一時間笑臉相迎,給遊客搬凳拿椅,然後端水泡茶?會不會陪著客人一一察看,一一講解?在客人提出購買農產品和瓜菜水果的時候,會不會公平交易,不宰客欺生?

……

以上是全域旅遊地區黨政機關尤其是主管部門應該履行的義務,也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全民素養和導遊意識的提升,就沒有當地旅遊氣候的形成,也就更談不上旅遊為第一大產業和旅遊品牌、IP戰略的打造。

總結

其實,無景點旅遊不僅是全域旅遊示範地才應該創建,而可以的話,應該是所有有旅遊開發願望的地區都來效仿。效仿好了,不僅為自己的安樂窩創建好了環境,有了收入和增加了一份事業,還為當地的旅遊宣傳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大李理想的願望是:無論你的當地是不是全域旅遊地,都可以在自己家裡挖掘民風民俗,整修民宿民居,疏理自然生態,帶著一顆藝術的種子和佛徒般服務的心,以一影響十,以十擴大百,最終讓自己的生息地成為全域旅遊示範區,而且是永久的示範區。

如此,人生就完滿和有意義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