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晴雯/台北报导

8个月大的琪琪,日前跟妈妈出游时,被妈妈抱在怀中乘坐在友人驾驶的自小客车副驾驶座,虽然有系安全带,但车子因速度过快自撞电线杆,安全气囊启动,造成妈妈及友人轻伤,并导致琪琪重伤下半身瘫痪。医师提醒,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降低伤亡率7成以上,,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照顾,除了会提高危险外,也是属于儿童虐待的「疏忽」范畴,恐涉儿童虐待。

▲医师苏一宇说,安全座椅被证实可降低事故中儿童伤亡的比例。(示意图/资料照)

琪琪被紧急送到台北慈济医院急诊室时,虽然意识清楚,但背部挫伤、下肢瘫软无力毫无知觉。透过核磁共振与电脑断层检查,发现她除血胸外,更伴随脊椎压迫性骨折,第九节胸椎完全断裂、脊髓损伤。

神经外科医师紧急替其施予椎板融合术,固定脊椎预防进一步伤害,待情况稳定后转至儿科加护病房由儿科医师苏一宇治疗照顾。虽然手术成功,但胸椎神经断裂造成琪琪下半身瘫痪、失去知觉,日后站、坐皆需辅具协助,且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失禁、无法自行排尿,未来的成长路上,将面临许多困难。

苏一宇表示,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31条3项明确标示「小型车附载幼童未依规定安置于安全椅者,处驾驶人新台币一千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锾」,且相关规定指出:年龄在一岁以下或体重未达十公斤之婴儿,应放置于车辆后座之婴儿用卧床,面向车子后方;年龄逾一岁至四岁以下且体重在十公斤以上至十八公斤以下者,应坐于车辆后座之幼童用座椅,予以束缚或定位,并面向前方;年龄逾四岁至十二岁以下或体重逾十八公斤至三十六公斤以下之儿童,应坐于车辆后座并妥适使用安全带;每一安全座椅仅能乘座一位幼童,以保障儿童乘车安全。(详细规定见内政部网站)

苏一宇说,「安全座椅被证实可以降低事故中儿童伤亡的比例。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降低伤亡率7成以上,且一旦发生车祸,未使用安全座椅的儿童死亡率为使用安全座椅儿童的8倍。」此外,诸多实测影片皆证实事故发生时,在车子强烈撞击力道下,孩子会瞬间产生30倍往前冲的力量(即原本10公斤的幼童,会产生300公斤的冲击力道),父母会因无法抱住而发生憾事。

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除违反上述法规外,恐也触犯「儿童及少年保护法」的范围。苏一宇说明,虐待不单是指身体上的损伤,更包含儿童疏忽层面。照顾者的责任除基本温饱外,也包括给予儿童应有的医疗、教育、安全。因此,父母应注意而未注意、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照顾,皆属于儿童虐待的「疏忽」范畴。儿童虐待看的不只是爱,而是有没有提供孩子所需的照顾。

苏一宇表示,医疗有极限,虽然救回琪琪性命,但也对琪琪造成严重伤害,若安全气囊爆开的位置在头部,或造成肝脏、心脏破裂的严重情事,后果更无法想像。他提醒民众,虽然有些家庭考量经济未购买安全座椅、或购买后因孩子哭闹而未正确使用,但无论如何,孩子的安全仍是最重要的。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才能真正保障孩童的安全,健康长大。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