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我国“降成本”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价格手段本质上主要受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影响,对照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来源:《小康》 中国小康网

  |作者:钟卫国

  2019年3月15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提振社会民众信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比如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现行10%的税率降至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9%下降到16%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般工商业电价在2018年降低10%的基础上,又提出“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要“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摄影:meisupic

  一、广东能源消耗有关基本情况

  今年3月11日,广东省能源局新组建后的首次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2018年,广东全省能源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天然气消费量约2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是全省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煤炭消费约1.68亿吨,同比减少2%;油品消费约3340.51万吨,同比增长7.23%。全社会用电量6323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超6000,发达国家水平,同比增长6.11%,居全国首位;全年用电统调最高负荷1.0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约23.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近年来,尽管我国“降成本”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价格手段本质上主要受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影响,对照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现阶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单位GDP能耗、CO2排放等指标)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常态,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才是治本之策。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能源、电力的内容很多,单位GDP能耗指标已经成为一个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201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1%,2019年预期目标下降3%。

  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30年保持全国第一,但一些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而不强,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不足并存,发展新动能仍较为乏力,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二、节能增效是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摄影:素素

  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也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行业和产业标准,并已取得阶段性实效,但对标发达经济体仍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1.能源消耗水平仍然较高。当前,广东单位GDP能耗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是日德法等先进国家的2-3倍。要实现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消费强度“双控”目标,必须把节能、减排、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的预期目标。

  2.工业产品能耗仍有较大空间。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约八成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外省调入和国外进口。2018年广东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而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6%,制造业理所当然是节能增效的重点领域。根据我国工业产品能耗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测算,目前我国建筑陶瓷能耗约为国际先进水平的2倍,合成氨、墙体材料、乙烯、炼油等单位能耗分别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50%,工业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

  3.需求侧管理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当前,电力系统总负荷和峰谷差都持续增大,2018年广东最高负荷1.09亿千瓦,最大峰谷差达到4000多万千瓦,最大峰谷差率38%,迫切需要探索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鼓励广大用户采用各种有效可行的措施改变需求总量和需求方式,以取得降低电耗、移峰填谷、节约用电的实效。

  三、有关思考与对策

  针对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源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产业节能降耗。坚决不再新上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两高一低”)项目,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持续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优化实现节能增效。加强对重点单位耗能的监测与考核,全面促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推行绿色改造和智能改造。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攻关突破,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

  二是加大智能创新力度。大力建设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全面感知、智能互动、远程调控,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推动节能管理实现快速突破提升。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建设综合能源系统,实现由设备级节能向系统级节能、平台级节能转变,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切实降低企业、用户的综合用能成本。

  三是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健全电力需求响应机制,以及峰谷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和尖峰电价等政策体系,完善需求侧竞价、容量辅助服务等市场化措施。制定和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推广目录,引导电力用户加快实施能效电厂项目。(作者单位: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

  《小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