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儘管我國“降成本”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價格手段本質上主要受供求關係等市場因素影響,對照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更加註重短期與長期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

  |來源:《小康》 中國小康網

  |作者:鍾衛國

  2019年3月15日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了提振社會民衆信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措施,比如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19%下降到16%等。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般工商業電價在2018年降低10%的基礎上,又提出“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要“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製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

  攝影:meisupic

  一、廣東能源消耗有關基本情況

  今年3月11日,廣東省能源局新組建後的首次全省能源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2018年,廣東全省能源消費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天然氣消費量約2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是全省能源消費增長最快的品種;煤炭消費約1.68億噸,同比減少2%;油品消費約3340.51萬噸,同比增長7.23%。全社會用電量6323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超6000,發達國家水平,同比增長6.11%,居全國首位;全年用電統調最高負荷1.09億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約23.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近年來,儘管我國“降成本”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價格手段本質上主要受供求關係等市場因素影響,對照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更加註重短期與長期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現階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單位GDP能耗、CO2排放等指標)倒逼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爲常態,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纔是治本之策。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能源、電力的內容很多,單位GDP能耗指標已經成爲一個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2018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3.1%,2019年預期目標下降3%。

  廣東經濟總量已連續30年保持全國第一,但一些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仍受制於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大挑戰,特別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不強,裝備製造業關鍵零部件絕大部分依賴進口,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核”等問題突出。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大而不強,低端產能過剩和高端產品不足並存,發展新動能仍較爲乏力,產業轉型升級任重而道遠。

  二、節能增效是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

  攝影:素素

  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一,也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規劃、政策法規、實施方案,制定了相關行業和產業標準,並已取得階段性實效,但對標發達經濟體仍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

  1.能源消耗水平仍然較高。當前,廣東單位GDP能耗已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是日德法等先進國家的2-3倍。要實現能源消費總量與能源消費強度“雙控”目標,必須把節能、減排、增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單位GDP能耗下降的預期目標。

  2.工業產品能耗仍有較大空間。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約八成的能源消費主要依賴外省調入和國外進口。2018年廣東工業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3%,而製造業能源消費佔工業能源消費的比重爲86%,製造業理所當然是節能增效的重點領域。根據我國工業產品能耗水平及國際先進水平測算,目前我國建築陶瓷能耗約爲國際先進水平的2倍,合成氨、牆體材料、乙烯、煉油等單位能耗分別較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50%,工業企業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巨大。

  3.需求側管理作用有待充分發揮。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有利於提升企業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當前,電力系統總負荷和峯谷差都持續增大,2018年廣東最高負荷1.09億千瓦,最大峯谷差達到4000多萬千瓦,最大峯谷差率38%,迫切需要探索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鼓勵廣大用戶採用各種有效可行的措施改變需求總量和需求方式,以取得降低電耗、移峯填谷、節約用電的實效。

  三、有關思考與對策

  針對當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中能源消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建議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產業節能降耗。堅決不再新上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兩高一低”)項目,嚴格控制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持續淘汰落後產能,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佈局優化實現節能增效。加強對重點單位耗能的監測與考覈,全面促進製造業等重點領域推行綠色改造和智能改造。加強對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攻關突破,切實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行業競爭力。

  二是加大智能創新力度。大力建設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實現全面感知、智能互動、遠程調控,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推動節能管理實現快速突破提升。大力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建設綜合能源系統,實現由設備級節能向系統級節能、平臺級節能轉變,提高系統整體運行效率,切實降低企業、用戶的綜合用能成本。

  三是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健全電力需求響應機制,以及峯谷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和尖峯電價等政策體系,完善需求側競價、容量輔助服務等市場化措施。制定和發佈電力需求側管理技術推廣目錄,引導電力用戶加快實施能效電廠項目。(作者單位: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

  《小康》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