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在部黨校舉辦2019年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培訓班,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成就,部署今年科技創新和信息化重點工作。副部長劉小明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和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分析研判新形勢新任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凝聚共識,形成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支撐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全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

  武裝頭腦 指導實踐

  劉小明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交通運輸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部分,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着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些重要論述是做好交通運輸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並以此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是要深刻把握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勢。二是要堅定信心矢志不移自主創新,不斷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裝備等領域科技發展。三是要構築強大科技實力和創新實力,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行業是技術集成應用型行業這一顯著優勢,強化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研究和應用,不斷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人民羣衆出行需求。四是要深化改革着力激發創新活力,要堅決掃除阻礙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障礙,優化交通運輸科技政策供給。五是要造就大批優秀科技人才,激發交通科技人才開展原創性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六是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既要實事求是、謙虛謹慎地認清存在的差距,也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於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七是要紮實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交通運輸行業必須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爲指引,在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斷推動國家科技創新水平提升,有力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收穫成就也面臨挑戰

  劉小明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提升,我國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取得一系列成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世界領先,攻克了高原凍土、膨脹土、沙漠等特殊地質的鐵路、公路建設技術世界級難題,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先後建成通車運營,港珠澳大橋等一批項目建成舉世矚目。交通運輸裝備製造技術大幅提升,“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實現世界首次時速420公里交會和重聯運行,並實現時速350公里達速運營,大型客機C919訂單超800架。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廣泛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廣泛應用,“互聯網+”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行業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實施重點科技項目清單管理,率先出臺加強行業科普工作的意見,突破了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儀器開放共享難題。但仍存在科技創新總體水平不高,基礎性、前瞻性研究有待加強,對外科技合作面臨風險,科技創新體系有待完善等方面不足。

  劉小明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從人類發展看,正在經歷由“工業革命”邁向“信息革命”的新階段;從我國發展看,正在經歷由“富起來”邁向“強起來”的新階段;從行業發展看,正在經歷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新階段;從交通科技發展看,正在經歷從跟蹤追趕爲主邁向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

  面對新時期科技工作的新形勢,劉小明表示,要堅持從全局看局部、從未來看當下,“跳出交通看交通”,努力做到“謀勢、明道、優術、篤行”(謀勢就是要順勢而爲、開拓進取;明道就是要判明方向、找準遵循;優術就是要創新方法、務求實效;篤行就是要腳踏實地、擔當作爲。),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

  構建“一個體系”打造“五大支撐”

  劉小明要求,以深化改革爲引領,加快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立足需求與問題導向,要構建一個體系,打造五大支撐,加快提升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以優異的創新實績爲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力量。一個體系,就是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爲引領,不斷強化統籌,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市場主體、體系完整、層次分明、主線清晰、重點突出的新時期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體系。五大支撐,就是要着力打造戰略規劃、技術供給、標準規範、網絡信息和創新人才五大支撐。具體來說,一要強化戰略規劃支撐。做好技術預測,編制好中長期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把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二要強化技術供給支撐。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和國際科技合作,加快補上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短板,重視前沿技術研究佈局。三要強化標準規範支撐。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加大科技成果向標準轉化的力度。四要強化網信發展支撐。加快推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不斷強化行業網絡安全保障。五要強化創新人才支撐。注重培養交通一線創新人才,切實爲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鬆綁減負。

  劉小明強調,加快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是全行業的共同任務,全行業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弘揚創新精神,強化作風建設,爲行業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