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研判:

根據國家部委相關政策,貼近政策,導入項目,同時符合政策中規定的補貼標準。文化旅遊類項目支持相關部委,發改委、旅遊局、農業部、住建部、財政部等。

二、資源分析:

從宏觀的區域經濟分析,區位情況,地區消費力情況、該區域的上位規劃、競爭對手情況、項目是否可形成競爭壁壘、資源的獨特性(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是否具有導入IP的可能性,是否擁有巨大的市場價值和經營價值。

三、定位:

定位包含總體定位,根據項目的資源獨特性以及對項目的未來發展期待,給予總體定位。在總體定位下又包含目標定位、功能定位、戰略定位、市場定位等一系列定位。

四、IP導入

這個時代IP為王,獨特而有價值的IP受到大眾的追捧,獨創IP或導入知名IP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所以傳統景區+強大IP將成為新的文旅項目模式。創造一個獨具特色的IP,通過粉絲人羣集中較多的地方入手,如一本暢銷書,一個遊戲、一場電影、一部連續劇、一部動畫片。

五、功能分區

將整個地塊進行功能劃分,通過人羣劃分,結合不同人羣的消費習慣,不同地塊進行功能劃分,每個功能片區要先進行定位,產品延展,不同功能區域的設置,要符合遊客心理,滿足喫住行遊購娛等需求,在合適的地點植入合適的業態。在功能區可以直接提出商業模式,比如功能區哪些是快速平衡資金(地產售賣),哪些租、哪些自持(商業模型)。

六、景觀提升

作為一個景區,必然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富有活力的景觀點,滿足遊客獵奇、拍照紀唸的心態。所以整體環境是綠色的,局部是五彩的。景觀則具有新奇特的特點。有些景觀同時也可具有實用的功能,比如休憩。以及遊線設計

七、運營理念

(一)財務模型

營收、投資粗算。做出投資分析,解決老闆最關心的問題。

(二)金融支撐

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國開行、農發行政策性貸款、政策性補貼;導入金融模式,如PPP模式,BOT等政企合作模式,制定政策吸引社會投資的形式。相關部委的政策補貼

(三)營銷設計

品牌設計、活動設置、宣傳形式、銷售渠道 (四)智慧旅遊

針對項目實際需求,業態佈局植入相關智慧旅遊板塊。

(五)運營目標

解決企業(利潤)目標,解決政府(就業、形象)目標,解決原住民(參與致富)目標,解決遊客(旅遊的本質目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