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1-226 2018-08-11-227

大天后宫

旧称东宁天妃宫,位于台南市中西区,为主祀妈祖的庙宇。该庙宇原址本为明朝宁靖王朱术桂所居住的宁靖王府邸,后来在宁靖王舍宅之后转变成妈祖庙。旧有方志多记载是1684年由施琅入台后改为妈祖庙,但近来学者指出明郑时期东宁一地已有天妃宫,宁靖王舍宅的对象即是当时的住持僧圣知。

2018-08-11-228

2018-08-11-229 2018-08-11-230

平安符DIY

2018-08-11-231 2018-08-11-232

2018-08-11-233

龙目井

永历十八年(1664年),明宁靖王来台开凿,至今三百多年,井水仍清澈甘甜。

2018-08-11-234

2018-08-11-235

赤崁楼
 
1653年为当时进占台湾南部之荷人所建,最初称为「普罗民遮城」,与安平的「热兰遮城」遥遥相对,互为犄角。热兰遮城作为荷兰总督统治中枢,普罗民遮城则作为行政及商业中心。
普罗民遮城之建筑为三座略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每个台座之上皆建有西洋式楼房,城墙以糖水、糯米汁搅拌蚵壳灰作为接合料,以红砖石为主要建材叠砌而成,坚如磐石,经历三百多年仍可见厚墙及拱圈遗构。
历经三百多年的赤崁楼,今天的景貌是飞簷红瓦,楼阁巍峨。在历史变迁中,曾是荷兰时代的西式城堡,曾是清领时代的中式楼阁,曾是日本时代陆军医院,迄今的历史文物馆,见证著落日余晖下的沧海桑田。

2018-08-11-236

1625荷兰人以布十五匹,向原住民购换赤崁一带土地,在此设商馆、市街、仓库、医院,并命名「普罗民遮」为街名。
1653因郭怀一抗荷事件,荷兰人在赤崁修筑城堡以供防御,也做商业行政中心,荷兰称之「普罗民遮城」,俗称「红毛城」或「番仔楼」,后称「赤崁楼」。
1862台湾中南部大地震,赤崁楼上原已损坏的荷兰建筑全部倒塌。
1875沈葆桢为牡丹社事件领军来台,因行船安全,乃上奏请准建海神庙于赤崁楼遗址上。但因故延缓未建完成。
1886台湾知县沈受谦为振兴文教,在赤崁楼西侧建「蓬壶书院」,并在城堡残基上盖五子祠(供奉宋儒朱熹、程灏、程颐、张载和周敦颐)、「文昌阁」并复建海神庙。
1895日本时代始。日人把赤崁楼改为「陆军卫戌医院」。
1944日人开始整修荷兰城堡遗迹,拆毁大士殿,修建海神庙、文昌阁与蓬壶书院门厅。
1960原大南门城内之御赑屭碑座迁移至赤崁楼台基南侧。
1965修建赤崁楼,将海神庙及文昌阁的主要木架构改以钢筋混凝土,但仍仿制木柱、木梁式样。并将文昌阁前临赤崁街之出入口转移至民族路。

2018-08-11-237 2018-08-11-238

2018-08-11-239 2018-08-11-240

2018-08-11-241 2018-08-11-242

2018-08-11-243 2018-08-11-244

2018-08-11-245 2018-08-11-246

2018-08-11-247

2018-08-11-248 2018-08-11-249 2018-08-11-250

祈求魁星笔

2018-08-11-251

2018-08-11-252 2018-08-11-254

夜晚的赤崁楼更美

2018-08-11-255 2018-08-11-256

2018-08-11-257

2018-08-11-260

2018-08-11-261

晚间还有现场演奏

2018-08-11-262

2018-08-11-263

手绘看板

2018-08-11-264 2018-08-11-265

2018-08-11-266

胡锦鸟,就是 ViewSonic 的商标。

2018-08-11-268

台南4大古迹门票(半票)

2018-08-11-269 2018-08-11-270

发现古迹漫游卷,还可以这样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