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新聞媒體各種搶眼球的標題、人肉饅頭。捏造、造假的新聞和不屬實的報道。如何看待(批判)這種不良作風?對我們的生活等方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總體來說,浮躁。

具體說會很累,盡量吧。

國內的新聞媒體除了央視和北上之外,其他地方的新聞媒體都很一般,部分地區很業餘。

央視的一套,四套和十三套沒的說,如今依舊秉承著新聞媒體的嚴格要求,其餘頻道也不以新聞為主。

北京呢,因為本身就是全國最先成立電視台的地方之一,再加上「天子腳下」,所以也是非常自律的。

上海,國內地位很高,幾乎等同於「天子腳下」,外加自我要求很高,也是很負責任的新聞媒體。

其餘呢,除了各省市自治區的晚間新聞之外(六點或六點半的省級新聞聯播),其餘時段的所有頻道幾乎都沒什麼人真正關注。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沒人關注也就沒了收視率和廣告,也沒了影響力。那麼就要窮生變,變則通。就出現了曾經的一個名言:沒事總想搞個大新聞。除此之外,同時還出現了另一種想法:湊合湊合完了,哪兒有那麼多新聞。

以上所說,包含電視台,電台,紙媒。

除了以上的問題,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人員的素質偏低,或者叫責任感偏低,報道大事輪不上,報道小事沒人看,所以就又回到之前的結論:湊合湊合完了。

就這樣,拋棄了(或者說是沒了這方面意識)深挖新聞背後的真實,整個團隊瀰漫著浮躁和湊合的氛圍,導致,應付交差,不做細緻的驗證,人云亦云,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帶入到新聞里,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俯視所有事件。

這些也就出現了題主的提問。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只接受短新聞(微博那種100多字的)和不停追求新聞即時性(甚至想知道一分鐘前發生的新聞),所以很多人會發現,央視,北上的新聞好像永遠慢半拍,其實他們是在核實,驗證。而其他地方的新聞越來越快,快本身沒有錯,但結合上述問題,事情就大條了。

本身已經在想搞大新聞和湊合的思維里了,再加上還想快速,這新聞就愛出問題,舉個例子,很多人都會說,現在新聞要等幾天看,不然總是反轉,事實如此,一些專業能力很低的媒體會貪心不足蛇吞象,快速報道事件,還自以為找到了敲門,那就是只說表象,這麼做,的確可以一定程度下免責,但只有表象,卻缺失了真正的事件本質,就是極不負責的做法。舉例:今天在馬路上,寶馬車主辱罵行人。ok,把表象報道出去了,很多人看完之後不會去等著看後續的報道,甚至根本沒有後續報道,但事情的本質很可能是行人多次侵犯了寶馬車主的利益,所以導致了被當街辱罵。

這樣一來,當人們知道本質之後,自然要懷疑這家媒體的權威性和職業操守。但這家媒體還會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因為只是「負責任」的報道了表象,殊不知,因為專業不強,沒有細緻驗證,應付交差,人云亦云,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俯視這些缺點早已深入骨髓,在撰稿的時候總會有一兩句話帶有偏向性,所以,信任崩塌了。

差不多就是這樣,再往細里說還可以繼續,但太累了。


什麼叫新聞媒體:亦稱大眾媒體,包括紙質媒體和電子媒體兩種。

既然是大眾媒體,有些現象很正常。

關鍵原因是有需求、有市場。人都是趨利的,大眾喜歡什麼,就製造什麼。


希望能做到有事說事,但不要沒事找事


行業混亂的主要原因是門檻太低,從業者良莠不齊,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

說個我親眼見過的,很多二三線城市的記者,連高中都沒畢業,搞個假文憑就上崗了。


看了這些標題。你就懂如何看待了。

他就是大名鼎鼎,大家一直口口相傳的Propaganda之父,Edward Bernays。

他可能沒什麼名氣,但是他的舅舅大家都認識。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學那個。

BTW,他們都是猶太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