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指出,人行設立的貨幣政策目標如廣義貨幣總計數(M2)等已不符合現在的金融環境。避免宏觀槓桿率持續上升,馬駿建議應該修改「中央銀行法」,進一步提升人行在貨幣政策運用的權力。

香港信報報導,馬駿在其新著「利率市場化與貨幣政策框架轉型」指出,大陸的貨幣政策架構並不清晰,演變方向也不清晰,人行對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沒有明確定義。人行以前每年訂出M2和人民幣新增信貸增速的目標,後來調整為M2增速目標、取消了信貸增速目標,2017年又調整為M2增速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兩個目標。

馬駿認為,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以M2增速等數量目標作為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已無法適應新的金融環境,反而會導致利率的波動和經濟波動。國際央行絕大多數在1個(穩定物價)至3個目標(穩定物價、就業和金融穩定)之間選擇,但像人行這樣的情況絕無僅有。

此外,人行各項工具分別達到什麼目的、為何使用等,市場眾說紛紜,傳遞的信號也往往不明確。

他表示,大陸目前的貨幣政策調控體系與現代化治理體系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為了建立一套能有效維護宏觀經濟與金融穩定、避免宏觀槓桿率繼續快速上升的貨幣政策架構和利率調控體系,他建議應修改「央行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人行決定貨幣政策工具如何使用的權力。

此外應取消M2目標、存貸款基準利率,代之以某個短期利率(政策利率)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明確只有一個政策利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