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都關注的頭條號,你關注了嗎

嶽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嶽麓山腳下,嶽麓書院創建於宋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嶽麓書院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嶽麓書院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歷史上嶽麓書院人才輩出,為中國乃至世界培育了許多卓越的人才。宋朝皇帝宋真宗覺得嶽麓書院辦學很不錯,親賜「嶽麓書院」、御匾懸掛於大門正上方,嶽麓書院由此名氣衝天,千年不衰,前來嶽麓書院求學者絡繹不絕。

嶽麓書院大門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湖湘文化的象徵,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副聯,這是流傳最廣的對聯之一。

嶽麓書院這樣一副名聯到底是誰寫的呢?

這幅對聯出自嘉慶進士、嶽麓書院山長、「南楚第一人」袁名曜之手。

袁名曜字道南,號峴岡,(1764-1835),嘉慶六年進士及第,參與修《高宗實錄》,兼國史館纂修、日講官等職,是皇帝比較器重的文人。1812年,袁名曜成為嶽麓書院山長,袁名曜在湖南名生非常多,桃李滿天下。魏源、雲貴總督羅繞典等都是他的弟子。袁名曜被兩江總督陶澍推為「楚南第一人物」。袁名曜為湖湘文化傳播、嶽麓書院中興立下了不世之功。


嶽麓書院門前有著「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一副對聯,這個被堪稱湖湘歷史上流傳最廣、名頭的一首名句,更是湖湘文化的象徵。讀過幾天書的,人們都會知道這副對聯的,正所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們知道這副對聯是怎麼來的嗎?出生名門,桃李滿天下。天下這幅名聯,是有著嘉慶人之手,出自嶽麓書院袁名曜之手,聆聽著歷史的迴音,感受先賢風采。首倡「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是睜眼開世界的第一人。

這副對聯的由來故事,有一天,袁來到湘楚之地,感動濟濟人才,桃李滿滿。然後人們都脫口說出一句名言「惟楚有材」;後人前江後浪推前浪,滿懷才智,門生張中階立馬回應過來答對說「於斯為盛」。這樣的一應一合讓大家齊齊稱讚,師生合對更是流傳下來,被稱作是千古奇對,神韻深深,慢慢變成了嶽麓書院的大門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一聯,讓湖湘文化獲得了永恆的生命。


謝謝邀答。

這副對聯據說是清代嘉慶年間嶽麓書院山長袁名曜,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從巜左傳》裡面集了這個上聯,惟楚有材,但《左傳》裡頭是"雖楚有才,盡晉實時用之",改成了"惟楚有才"。下聯由當時書院的一個學生叫張中階,他答了上來,它是《論語》裡頭"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取了後四個字,然後構成了這一幅嶽麓書院的門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