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是當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培育和建設產業定位明確、綜合承載力強、文化內涵豐富、旅遊及人居功能突出的特色小鎮,能夠更好地發揮各地特色資源優勢,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吸納農村人口就業和就近轉移,加快推動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從而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有效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切實提高城鎮化的發展質量和水平。

 

20162月國家提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中明確提出,要有重點地推進小城鎮建設,打造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和特色小鎮。河南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要避免陷入幾個誤區,找準着力點,推動特色小鎮健康可持續發展。

 

注重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設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於“特色”,保持“特色”鮮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鎮的核心原則。特色小鎮建設既不能盲目跟風、照搬照抄現有成熟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也不能脫離實際進行新一輪圈地開發或造城運動,否則不僅會導致“千鎮一面”、毫無“特色”,還會導致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因此,必須立足於已有的產業、環境、人文等要素資源,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對特色小鎮進行科學規劃和建設。

 

具體來說,特色小鎮建設從數量規模、功能定位、產業發展,到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公共服務,再到建築風格、文化挖掘、形象塑造,等等,都要進行全方位思考和系統設計。要按照產業、城鎮、土地、生態和公共服務等多規合一的要求,科學編制發展規劃,精準定位特色小鎮,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旅則旅、宜商則商。通過科學選擇產業和佈局項目,推動產業、文化、旅遊和社區等功能性要素深度融合,以產業所能吸納的就業人口確定人口規模,以人口規模確定建設用地規模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佈局,從而實現“人、鎮、業、景”等要素的和諧共存,使特色小鎮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具有鮮明特色。

 

突出產業特色,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鎮”,但必須依託一定的產業基礎和人口規模建設發展,產業特色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支撐。特色小鎮的發展要避免出現只見廠房不見社區、只見新鎮不見新人的現象,它既不能等同於房地產開發,也不是產業園區的簡單複製,更不是“園區+商住區”等功能的簡單相加,而應該是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發展的綜合平臺。

 

在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於本地資源優勢,按照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的原則,突出產業特色,在“一鎮一業”上做文章,加快特色新興產業的培育或歷史經典產業的優化升級,逐步形成集羣、集約、規模的小鎮特色產業模式。另一方面,要立足於“產、鎮、人”的深度融合,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着力創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和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商業配套和公共服務,打造出集產業、就業、消費、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宜居宜業現代化城鎮社區,從而實現各種資源要素的有效集聚。以產業培育凸顯“特色”優勢,以人氣聚集體現“小鎮”功能,從而形成特色小鎮持續成長的動力和活力,推動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實現雙贏。

 

深挖人文內涵,塑造城鎮品質與特色

 

每個地方都有着獨特的山水人文特色,而特色小鎮的“特”就是要喚醒這種千姿百態的山水人文魅力,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也是特色小鎮的靈魂所在。特色小鎮既不適合建設現有城市中的大體量高層式建築,也不能盲目追求“大、洋、怪”式的國外風格,更不能建設“產業園+風景區+文化館、博物館”之類的大拼盤,而要依託已有的自然和歷史資源,深挖人文內涵,塑造城鎮品質與特色。

 

以旅遊產業功能爲主導的特色小鎮可以發展成爲景區式小鎮;有些歷史人文古鎮、自然風光優美的小鎮可以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培育文化旅遊特色功能;其他類型的特色小鎮應該在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保持現有人文特色的基礎上,對自然、歷史、人文進行保護、傳承和創新。通過加強保護山脈、河流、植被等各類自然特色,注重延續歷史文脈,把文化基因植入到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和形象塑造中,實現獨特的自然風光之美、錯落的空間結構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歷史人文之美的有機統一。

 

創新體制機制,發揮政府的市場主體作用

 

特色小鎮的評選和命名只是推動其發展的有效手段,但並不代表政府就是創建特色小鎮的唯一主體。特色小鎮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僅靠政府的大包大攬顯然行不通,而必須創新體制機制,摒棄傳統園區平臺管委會主導的推進思路,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作用,使其共同參與到特色小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中來。

 

建設特色小鎮必須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既凸顯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保障,在規劃編制、平臺搭建、機制保障、服務提供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要探索組建由政府充當“有限合夥人”、其他主體共同決策的特色小鎮建設組織機構,以多元方式引導各個主體參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等全方位建設,形成特色小鎮建設的合力。加快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藉助已有的各級城鎮化發展基金的撬動作用,加強政金、政企、金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與民間資本共同成立PPP投融資企業,提升特色小鎮建設的投融資能力和規模。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週刊介紹】

 

建設特色小(城)鎮,已成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

《中國特色小鎮融媒體週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以“面向特色小鎮,爲特色小鎮建設者服務”爲宗旨,依託中國企業聯合會50萬家會員單位,聚焦本報創刊30年來的企業家資源,由《中國企業報》專任團隊編輯出版,是目前國內唯一以特色小鎮爲報道對象的央媒電子刊,唯一與國家“千企千鎮工程”辦公室合作的央媒電子刊,唯一兼具特色小鎮建設與資訊傳播的綜合平臺。

《中國企業報》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爲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臺,是爲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化智庫型傳媒。

 

【內容特點】

 

(一)新聞的獨家性:本刊所有報道的新聞,全部來自《中國企業報》全媒體矩陣記者的獨家報道;

(二)資訊的實用性:所有編輯入冊的資訊,都是圍繞着特色小鎮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市場資訊;

(三)解讀的權威性:我們充分發揮央媒優勢,依託《中國企業報》的產業智庫資源,爲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政策新動態,適時尋找最權威、最有公信力的專家解讀與引導;

(四)服務的針對性:我們除了有強大的傳播團隊、傳播渠道,我們還有一支由政府官員、院士學者、金融投資、諮詢規劃等組成的實操團隊,能爲小鎮建設者提供定製化服務;

(五)容量的延展性:《中國特色小鎮融媒體週刊》,每週一期,每期至少推出3--6個爆點欄目或內容,期發字數大約在3--5萬。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爲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型式的內容。

 

【欄目設計】


(一)新聞速遞:記者深入特色小鎮一線的採訪報道,小鎮新聞,及時呈現。

(二)政策看臺:本刊對國家不同部委,全國各省市區,先後出臺的不同功效的政策,及時予以平臺化梳理,邏輯化呈現。

(三)案例展示:對正在建設中的特色小鎮,引入成功案例總結其經驗;挑出建設中的“敗筆”,以此提醒相關方減少失誤。

(四)專家解讀:完整呈現相關專家針對小鎮建設,提出的分析和建議。

(五)融資大法:特色小鎮建設的最大障礙是融資瓶頸。此欄目以PPP模式的爲基本內容,探討和報道小鎮建設的不同融資通道。

(六)“鎮”在前方:關注小鎮建設的趨勢,尤其關注“園中鎮”、“村中鎮”、“基地鎮”、“旅遊小鎮”、“通航小鎮”等新形態小鎮。


《中國特色小鎮融媒體週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2-明年71日)。每週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週報中可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
融媒體週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週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週刊供稿,週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佈。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佈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

010- 687357176870145768701052

聯繫人:江先生楚先生,劉先生

郵箱:[email protected]

 

【賬戶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賬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週刊訂閱(請點此鏈接


 



峯會主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推動園區轉型


參會報名請點此鏈接》》


中企君薦讀




三十年正芳華,青春正好——《中國企業報》成立30週年特別奉獻


2018兩會特別報道——《中國企業報》採訪報道了近百位部委領導、院士和企業家代表委員,還重點採訪報道了近百位擔任地級市市長書記的代表委員。


聚焦全國兩會——中國企業報2019兩會專題報道

----------------------------------

本圖片系《中國企業報》原創,編輯:米果。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如您需要修改獲取授權,歡迎後臺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爲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相关文章